巴菲特为什么买入中石油?

2003年春天非典(SARS)肆虐神州大地,多数人的行动被限制在有限范围内,经济活动骤减,2003年4月份,香港恒生指数经过长年的盘整和下跌,跌回十年前,最低达到8409点,为多年来的最低点位。也就在这个时候,沃伦.巴菲特用伯克希尔悄然买入中国石油的H股,共投资了4.88亿美元,买入了23.4亿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3%。

巴菲特为什么买入中石油?

美国有个财经专栏作家说:“巴菲特投资中石油,那是他老糊涂了。”而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早在3年前,他就已经在关注能源产业。巴菲特说:“我不了解中国,所以不会对中国作出什么样的判断。但我明白石油与其他能源产业在中国的前景会非常好。”

当时很多人认为他购买中石油股票,是为了通过控股进入公司。以他过去的投资历史来看,确实有相当大的可能性,但是对中石油来讲显然不可能,因为具有国营背景的中石油,政府持股高达85%,以巴菲特1.3%的股份,显然难以对公司的管理决策充分表达意见。对此,巴菲特幽默地表示:“只要在投票时与中国政府保持一致,那就相当于我们一起控制公司了。”这说明他对进入公司参与运营决策的目标并不抱期望。后来的事实证明,巴菲特的真正目的是“低买高卖”,巴菲特在持有中国石油股份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实现盈利35亿美元,增值8倍。

巴菲特为什么买入中石油?

不过,有一点可以证明的是,由于当时中国大公司的股价都很低,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又极其快速,未来的获利空间巨大,这应该是巴菲特投资中石油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他在出手之前,应该也是作了周密的部署和详尽的考察,其中就包括与中石油有关人员的接触和研读财务报表。我们再回头看巴菲特的投资原则对企业的要求:必须是消费型垄断企业产品,简单、易了解、前景看好;有稳定的经营史;经营者理性、忠诚,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先;财务稳健;经营效率高、收益好;资本支出少、自然现金流量充裕;价格合理。

从这些条件来看,中石油是非常符合的,在他介入的时候,中国股市也正处于一个低迷徘徊期,亦符合他“低迷时入市”的原则,因为购入价格相当低,当时中石油仅为每股1.65港元。4年后,巴菲特接连7次以12港元的均价抛空了所持有的中石油股票,从中净赚277亿港元,可谓大捞一笔。虽然巴菲特曾在事后受访时表示了后悔,认为过早减持中石油股票是一次值得商榷的决定。他没有想到股价仍然坚挺了这么久,同时也表示:“如果中石油股价大幅回落,我会再买进。”

然而,必须重视的是这件事背后的意义,巴特对中石油进行了合理的估值考虑,并由此传达出了取舍信号。只要价格还是这么高,他就绝对不会购入,毕竞,在低迷时入市,在疯狂时离场,一直是股神根本的投资原则。而那一年也是中国股市最疯狂的一年,10年过去了,买入中国石油的股东们仍然解套无期。

再多说一句吧,中国股市现在已经不能用低迷来形容了,中国楼市现在已经不能疯狂来形容了,投资导向简直一目了然,当然中石油除外,而找到好的中国企业也是一种有难度的选择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