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我的家

黄河岸边我的家

作者丨崔旭媚 摄影丨刘文明

我在黄河边长大,我的家和黄河只有一坝之隔。从小喝着黄河水,听着黄河奔腾翻滚的声音,倍感荣幸。黄河岸边的人们,忠厚善良,勤劳朴实。历年以来无数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安分守己,靠天吃饭,种着自家所分的那几亩地。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辛辛苦苦,无怨无悔。

一望无际的黄河,雄伟壮丽。两岸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春暖花开的季节,阳光明媚,桃红柳绿,走在黄河岸上,微风拂面,春色怡人。许多游客从四面八方,来观赏黄河的美景。他们高兴地拍照留念,欣赏着黄河的秀丽景色,依依不舍,流连忘返。还有的带上食品,带上餐具,在黄河岸上野餐。看着黄河水缓缓的流淌,享受大自然这如画的美丽景色。高兴之余,用情高歌一曲;“我漫步黄河岸边,浊浪滔天向我呼唤,祖先的历史象黄河万古奔流,载着多少心酸、多少愤怒、多少苦难,黄河向我呼唤……”

每到天气干旱之时,黄河的水会慢慢见少。那些爱捕鱼的人们,就会如鱼得水,各显神通。他们带上鱼网,提上水桶来到河边。一个捕鱼人的身后,有无数个围观的人在观看。看到一网下去,活蹦乱跳的大鱼小鱼就会自投罗网,大家都高兴得摩拳擦掌,齐声喝彩。黄河的鲤鱼美味独特,回味无穷,未曾出锅,满屋子里就散发出了香喷诱人的美味,让人急不可待,馋涎欲滴。

黄河岸边我的家

到了六月份,黄河两岸,树木成荫,蝉声萦耳。人们白天早早地把手电筒充好电,准备去照消息牛(蝉蛹)。黄昏,夕阳西下,黄河落日,红彤彤的太阳,倒映在河面非常漂亮,水面上恰似又升起了一轮红日,景色优美而又壮观。人们看着落日慢慢地西下,直到看不到它的踪迹,便拿着手电筒去寻找消息牛。消息牛营养价值很高,高蛋白,它的外壳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黄河岸上的手电筒一晃一晃,好像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若隐若现。每当看到一个消息牛,高兴得像捡到了宝贝一样,然后把它放在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瓶子里,继续前行。一会功夫,十几个或二十几个消息牛,便装进了瓶子里。带着自己的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家 ,即锻炼了身体,又借此乘凉,还收获满满。

二零一三年,南展区房屋改造,我们黄河岸边的人们,很多年就期待的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终于实现了。国家照顾给了一部分补贴,楼房相当便宜。许多的弱势群体,和部分老年人,安排了廉租房。不用花一分钱,住进了崭新又舒适的楼房。近四十年的土屋年久失修,早已破旧不堪。每到雨季,也是最担心的时候,外面雨停了,屋里还嘀嗒、嘀嗒地下个不停,于是,盆盆罐罐的就都派上了用场。屋外的墙皮,也被狂风暴雨的冲击而脱落。相比之下,真是焕然一新,如愿以偿了。

村里没有广场,没有花园。(现在,正在建造中)夜幕降临,黄河岸上空气新鲜,成了大家的散步景点。一对对情侣手挽着手,慢步走在黄河岸边,低声细语,情意绵绵,欣赏着黄河永不褪色的美景,诉说着心中永久不变的爱恋。年幼的孩子被大人牵着小手,不敢放松,生怕跑到公路中间。年龄大的搬上马扎,坐在不防碍交通的一边,手里拿着扇子,扑打着偶尔飞来飞去的蚊子,说说笑笑,趣味盎然。

黄河岸边我的家

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老百姓对于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多改变,好的生活品质,可以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看,我们社区的老头老太太,个个红光满面,精神倍增。天刚蒙蒙亮,三五成群的老太太,就开始遛弯,锻炼身体,她们一边走一边聊着天,不一会的功夫几里路完成。习惯了串门聊天的农村人,都喜欢在楼下结伴聊天。冬天晒太阳,夏天在阴凉处,听她们聊天也是别有一番韵味:

“老嫂子,我们可赶上好时候了哈,住着这么好的楼房,还月月领着老年钱,真是享国家的福了。”

“不是咋地,他婶子,咱们真是享受上了,你说这地暖咋这么好呢,又干净又暖和。”

“是啊老嫂子,我以前有冬天冻脚的老毛病,住了楼以后养好了。”

“现在,刮风下雨都不怕,也不用抱柴禾了,连厕所都在屋里,多么方便啊。”

“哈哈,知足啊!”

从老年人的言谈举止,精神面貌中看出了农村的发展。现在,土地流转,农民不再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身体健壮的外出打工,或做点小生意,年龄大的领着土地流转钱,和每月的老年补贴,旱涝保收,安享晚年。

我从家徒四壁的旧房子,搬进了舒适明亮的楼房。以前,晚上出门黑灯瞎火,手里不离手电筒。现在,天没擦黑街道上已四处灯火通明。从下雨后坑坑洼洼,泥泞难行的小胡同,到平坦宽敞的水泥预制街道。从黑白电视到彩色液晶,冰箱和空调从无到有,生活虽不富有,却也衣食无忧。

家乡不豪华,但很依恋它;乡亲很朴实 ,感觉很亲切。黄河岸边的人们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沐浴着好时代的春风,一代一代继续前行……

黄河岸边我的家

黄河岸边我的家

崔旭媚,网名,雪梅,垦利区人,小学文化,非常羡慕知识渊博的人。个性签名:淡静若水,沉默是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