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出来卖的,凭什么他赚这么多

大家都是出来卖的,凭什么他赚这么多

归根到底,大家都是出来卖的。你能卖什么,决定了你的收入最终落在什么档次。而一个人能合法地卖的东西,无非就四样:1.卖信息 2.卖钱 3.卖他人的注意力 4.卖自己的时间

大家都是出来卖的,凭什么他赚这么多

其中最高端的,靠卖信息赚钱,信息不对称是白手起家最快的捷径,越不对称,越来钱。

古代消息迟滞,商旅靠A地买,B地卖的差价就能赚取巨额财富,这是因为"什么东西在哪里稀缺"的信息是差价的关键,一旦掌握就站到了价值链的上游。

垄断了信息交换节点的人,往往在体系中拥有最大的议价权,什么都不需要自己干,光靠制定游戏规就能赚钱。

low-点的例子就有,就是经常被白领们嘲笑的房地产中介。

尽管这十几年来穿着廉价西装的中介们一直被认为和洗剪吹是一个档次的,但这波房地产交易大潮确实让这个行业赚的盆满钵满,许多席丝因此逆袭成功。

话说现在北上深一套很普通的市中心房子,哪个不是千万元起跳,这其中的中介费按2%算就是20万,一年只要能做成几单,性价比远超天天加班到深夜的白领们。

赚卖信息的钱,天生就要比和卖时间赚的钱容易些。除了商业掮客,还有权力掮客,更加无本万利。

比较轻松的,是用钱来赚钱,房产增值、房租、利息、股权收益这些都算靠钱赚钱。

年薪几十万,不如拆迁户。

香港人把买房叫"上车",把工薪阶层购置的第一套楼盘叫"上车盘",其实特别形象一想象一群人跟着汽车跑,只要你能跳上这辆车,你就是在车里坐着躺着,也比外面那些追着跑的人要移动的快。

这,就是是靠钱赚钱的魔力。

大家都是出来卖的,凭什么他赚这么多

性价比最高的,靠卖他人的注意力赚钱,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其商业模式可以用一句非常久远的大忽悠话来概括:"全中国只要每个人给我一块钱,我就是亿万富翁了"。

注意力经济这个东西的规模其实很好计算,假设一个人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外,还有4小时闲暇时间,那么注意力生意就是在抢这四个小时。

所谓得屌丝者得天下,在卖注意力这个行当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年几百万上千万的来钱,无本万利,玩的就是群聚效应和屌丝经济。这些新经济的现状有时会让许多传统的,循规蹈矩好好读书上班的人心里不平衡。

就比如说网络直播,我知道在比如陌陌直播这类的平台上,一个脸蛋还不错的漂亮姑娘月入十万不是问题,凭的是什么?男屌丝够多,男屌丝手机有支付功能,满足这两点就够了。

所以对于这些姑娘来说,这个以前自己根本不敢想也想不到的神奇的时代就这样来到了。

不划算的,是靠卖自己的时间赚钱,大部分人,没本金、没人脉,空有时间,便只能靠卖自己的时间来赚小钱,俗称讨生活。

这当中聪明一点的人,靠逼着自己念书、进修、升职来增加劳动效率,能多赚那么一点。 而大部分智力无法支持提升劳动效率的人,就只能靠增加劳动时间长度来增加收入。凌晨3点就起来摆摊的重庆小面夫妻,和加班到天亮的职场精英并没有质的分别,他们的收入和自己的劳动时间长短挂钩。

想要跳出卖时间的泥潭,关键的关键,是降低劳动边际成本,或者寻找能降低劳动边际本的领域。

我们会想:一个人的收入到底由什么决定的?你的收入=同一份时间卖给多少人

你服务越多的人,你服务一百个人,服务一千个人是不一样的,你把你的时间卖给越多的人,你得到的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