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军事方面来说,二战时的希特勒和斯大林谁用兵更厉害?

冷静的帅锅


写在前面

本回答以历史史实作答,不涉及对希特勒和斯大林的褒贬。

大战之前

要想比较希特勒跟斯大林,我们需要借助二战的苏德战场来进行比较。在观察俩位元首来说,他们俩个其实都没有所谓的军事才能。在用兵上其实都是刚刚达到入门水平。

可能有些人就觉得不屑。希特勒没有用兵才能的话,是谁三个月之内便横扫西欧?半年之内便兵临莫斯科城下。斯大林没有才能,那是谁最后反攻德国,逼迫希特勒自杀?

其实我想说的是,有些事情是必然。首先对于一个国家制定一个战争总方略,其实这不难。要是你是希特勒,当你看到一副欧洲地图后,我想你的战略大方向已定。向东或者向西,这俩个选择你选一个当然希特勒选了西。对于斯大林,当看到你西面有一个如同虎狼一般的邻居,你所做的便是要多加防范,斯大林也确实做了在西线布属了六十万的兵力,不过一开始就被吃了。后来反攻当然要打到德国本土,不然多捞呀!


所以,希特勒跟斯大林都只做到了大方向的正确,这并不能体现他们的军事能力。唯一能体现军事能力的是战场的细节,即相关的军事行动所使用的战术,那么从这一点上说,无论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是刚刚及格。

剖析苏德战场来反应二者的指挥能力

在苏德战场上德军一开始是节节胜利的,这得益于德军使用的“闪电战战术”。但这种战术并不能提现希特勒的军属能力,因为发明这套战术的人事故的脸。

而另一方面,在苏德战争前,苏联内部搞了个大清洗运动,在苏军中凡是有些经验的老将都被斯大林枪毙干净,运气好的也被流放西伯利亚。为了支持自己的重工业计划,苏联将农业作为自己国家工业的殖民地,在欧洲粮仓乌克兰大搞“集体农庄”,引起民众不满。而搞政治出身的斯大林有被害妄想症,总认为这是由于一些富农勾结西方势力作的鬼,大肆镇压民众,导致内部民心不稳。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军及其傀儡国家的军队执行“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结果苏联西线全线崩溃,战线推至列林格勒-莫斯科-东乌克兰一线。

所以这段时间看出斯大林的军事才能并不高毕竟苏联平均战线被反推700多公里。甚至德军士兵都已经可以看清莫斯科的那颗红星。而作为希特勒,面对即将破城的莫斯科,凭借自己的直觉,调转兵锋,直扑斯大林格勒,为了阿塞拜疆的油田,早已急不可耐了。这可能跟希特勒具有艺术家感性的认识有关。

而这场战争的后期,希特勒固有名将,却未得其善用,战机一错再错。此时斯大林同志的救火队员朱可夫将军从远东调了回来,战况急转之下。

在苏联几乎变态的制造能力下,德国人在军事上硬生生被耗垮。可是希特勒还是凭借自己感性的直觉玩下去,最终饮弹自杀。


极幻仲文


一只森林狼和一只北极熊的对决,身上的肉毕竟是不对等的。

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正式实施后,在纳粹德军闪电战的进攻下,苏联西部各军区的部队全线崩溃,斯大林在震惊、羞愧和痛苦中沉闷了将近一周时间,说白了一时有点懵比。直到7月3日才公开露面发表讲话,号召苏联人民开展卫国战争。风水轮流转,等到1945年柏林即将陷落时,希特勒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杀,从某种意义上说,希特勒在军事指挥上有点艺术家的气质,而斯大林在苏德战争中的统帅表现,更像一个笨拙的拳击家。



艺术家的潜质是有飞蛾扑火的精神,要么火灭要么死亡;拳击家只是用最原始的办法想着去赢。

这与两人的从军经历有关,希特勒所谓的军事生涯只是在一战中作为士官打过阵地战,所以被国防军蔑称其为“巴伐利亚下士”,他没有就读过专业军事院校,没有当过军官参与战场高级指挥。作为基层士官,希特勒比较崇尚军人的勇敢和荣誉感,也没有受到所谓主流军事思想的影响,再加上自身艺术类出身,使其接受新事物的兴趣和能力较强,比如对装甲部队的运用,闪击战的思想甚至伞兵突击等等,并且经常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时凭借“直觉”,而这个东西却是把双刃剑。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前做过很多欺骗行动,最后连德军总参谋部也判定入侵地点是在加莱,而希特勒总是半信半疑,他始终认定登陆会在诺曼底,唯一的理由就是“可怕的直觉”。此类战例不少,但后遗症是希特勒经常因此违背军事常识和罔顾前线实际情况,下达不切实际的作战命令。



斯大林在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是做过西南方面军政委的,打过“白卫军”,虽然偏重于政治工作,但是仍然具备一定的大兵团指挥经验,对军队的参谋专业、司令部业务和战役实施程序的了解远胜希特勒。正因为了解,所以深知作战组织的复杂性,在具体的作战指挥中比较信任和重用专业军人,比如朱可夫、科涅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名将,自己只决定大的战略和人事任免。这个资历形成的缺点是指挥中规中距,没有奇谋和艺术,受固有军事思想影响较大,一时难以适应现代化战争。

因为出身问题,希特勒对普鲁士军官团控制的并不到位,军官团部分成员甚至几次谋划要干掉他,所以希特勒对德国陆军有着本能的不信任,这种互撕影响了作战指挥的顺畅性和统一性,希特勒在1943年亲自兼任了陆军总司令,甚至在柏林战役前指定希姆莱出任集团军司令,这就有点搞笑了。而斯大林没有这方面的牵绊,一直保持着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个人意志基本能够得到执行,军队中也没有反叛势力。



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方面,希特勒理解的不如斯大林;而在战略构想的灵动性层面,斯大林确实又不如希特勒,比如基辅战役,朱可夫合理的建议被其否决,致60余万苏军被俘。

综合起来看,在最高统帅这一位置上,希特勒全面能力的表现略好于斯大林,对于执行命令不坚决或反对自己作战思想的将领,大多也以解职处理,而斯大林习惯于使用更简单粗暴的方式,动蹴枪毙;德国军队“质量与技术”的长处被希特勒发挥的较好,给苏联红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而斯大林惯用最笨拙但朴实的方式,一点点消耗德国人的资源和实力,用“重量和数量”的优势逐渐压倒对手,如果国家实力对等,苏联恐怕要输掉这场战争。



但问题是,正如西方军事学家所指出的那样,纳粹德国缺少赢得这场战争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一旦不能在短时间内击溃苏联的抵抗能力和意志,而陷入综合国力的长期对决时,德国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北极熊皮糙肉厚,一击不能致命的话,被咬下几块肉是无碍生死的。

这个时候,希特勒和斯大林个人的军事能力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到了1944年以后,就算把这两个人互换个位置,仍然改变不了战争的结果。


度度狼gg


希特勒更会用兵 从二战所有德国高层日记 将帅回忆里来看 希特勒有底子 原因很简单 因为没有在正规军事院校毕业 所以更能批准大胆的方案 例如西欧战役 如果失败龙德施泰特冒进的A集团军群会被整个吃掉

希特勒战略眼光出众的例子很多 当德军入侵南斯拉夫前 他给墨索里尼写了一封信 高速墨索里尼 德军进攻以后 南斯拉夫会跟希腊夹击阿尔巴尼亚的意军 结果南斯拉夫真的出动五个师杀入阿尔巴尼亚意图收拾掉意军 与希腊军队取得联系 加上英军回过头来一起对付德国人

巴巴罗萨不能说是个错误的方案 制定方案的核心人物是两个 18集团军参谋长马尔克斯将军与参谋部出的方案 方案不同处在于 一方以公路为核心推进 另一方以铁路为核心推进 这时总司令勃劳希契认为应该从中心突破 沿着明斯克 斯摩棱斯克 直取莫斯科 希特勒命令重新指定方案 很明显汇聚德国精华的总参谋部勃劳希契的方案有问题 不顾两翼苏军 就算拿下莫斯科 普洛耶什蒂油田也在苏军的轰炸范围内 德军分三路补给都跟不上 何况一路

41年基辅会战后 在东线奥廖尔开了一次最高军事会议 希特勒的主张 中央防守 古德里安继续南下斯大林格勒 这种主张 得到了南方集团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的支持 他不希望放自己的爱将走 但中央集团军司令博克 却希望继续攻打莫斯科 他不希望自己的部队在野外过冬 更希望在莫斯科过冬 他得到了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额与总参谋长哈尔德支持 并保证冬季前一定拿下莫斯科 在这种保证下 古德里安又被折腾会了中央集团军 结果很显而易见

42年希特勒继续要求南下斯大林格勒 首先合围顿河以西苏军 但博克却擅自越过顿河攻打重镇沃罗涅日 从战术上看德军很出色两天攻下了沃罗涅日 单从战略上 魏克斯的第二集团军被订在原地 五天无法移动 导致顿河以西苏军大批退入斯大林格勒 战斗结束以后 只抓了二十来万苏军 哈尔德面对希特勒的质问 说了谎话 欺骗希特勒 苏军已经人力匮乏 这句话 导致了希特勒分兵南下高加索

希特勒之所以后期越来越不信任陆军 根本原因就是陆军与希特勒不是一条心 各有各的方法 西欧战役 曼施坦因明升暗降由南方集团军参谋长升任35军军长 被哈尔德一脚踢开了总参 因为曼施坦因三番五次上报自己的方案 这时陆军一心要求希特勒与西方和谈 不想打仗 没自信能打赢 机缘巧合 出于对陆军的尊重 希特勒接见新组建的5个军军长 他见到了曼施坦因 接受了这一伟大的方案 希特勒越到后期越丧心病狂 跟陆军长久的欺骗有直接关系 导致双方跟仇人一样

斯大林在战略上没有出色的眼光 再战术上的表现 从伏尔加格勒该名称斯大林格勒就能看出他在跟白匪互砍的时代只会也很出色


机智的七哥


非要比的话还是斯大林厉害一点,不过其实两个人就军事指挥能力来说都是弱鸡。所以说比较他俩谁用兵比较厉害其实是比较他俩谁对军事指挥的干预比较少,从这方面来看无疑是斯大林做的更好。

首先,二战或者说所有的战争都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厮杀,甚至战场上的战斗本身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最后比拼的还是敌我双方的综合国力,所以发展国力才是大局,战场上的指挥其实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

其次,斯大林和希特勒的军事指挥能力其实都不高,而且和我们的蒋公一样都有越过将领直接指挥军队的毛病,但总体上看来斯大林对军事指挥的干预比较小,事实上,除了战争一开始时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引发了近百万苏联红军被俘之外,他对军事指挥的直接干预比较少,引发的不良后果也比较小,但是反观希特勒就不同了,他莫名其妙的原地休整造就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敦刻尔克大撤退,使得英法联军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存,在东线他的一系列指挥也使得德军错失良机,陷入了持久战的泥潭中最终兵败身死。

最后,作为军队的最高统帅,希特勒和斯大林的人物更多的是所谓“将将”,对于优秀将领的正确使用就可以体现出他们的军事才能,在这一方面斯大林无疑做的更好,尤其是他对于“救火队员”朱可夫元帅的人尽其用更是直接导致了战争局势的逆转,而反观希特勒的话,一大批优秀的统帅比如隆美尔、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都被先后撤职乃至杀害,所以说从对优秀将领的运用方面,斯大林也是强过希特勒的。

综上所述,斯大林的军事才能尽管也不是十分突出,但相比之下还是要强过希特勒的。


英勇的少年大侠


这句话应该换个方式问

【单从军事方面来说,二时希特勒和斯大林谁用兵更失败?】

因为仔细研究两位自传会发现,他们擅长的从来不是军事,而且在军事上说是弱鸡也不为过。

希特勒擅长的是演说鼓动和驭人之术,斯大林擅长的是冷血无情和驭人之术。就如古时候韩信和刘邦的对话: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虽然说韩信有拍马屁的嫌疑,但却说出当领袖所必备的素质,就是驭人的能力。斯大林和希特勒在这方面各有所长,但都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但在军事上二人都是门外汉,但同样的二人手下都有一大票“名将”和“军师”,正常来讲,让这些梦之队自由发挥就好了,但二人也都忍不住插手,典型的外行指导内行。所以才会说换个问法,比谁用兵更失败!

【打遍欧洲无敌手,说的就是我】
如果真要说军事素养好的领袖,那应该是拿破仑,但拿破仑在驭人方面和他的军事才能相比,就弱了很多,但比普通人肯定是要强的,后来的一些做为也与其志得意满和大环境制约离不开,失败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希特勒:【其实我画画很不错,一直想进艺校没成功,只能来当国家元首了。】


瓦尔登的船夫


当然是希特勒。军事无非是两项战略和战术。战术来源于战场经验,这种经验主要来源于下层军官的战场历练,比如打架,那个更有力量更有经验的人打得赢,一群新兵很难和一群老兵抗衡。

当然希特勒是照顾不到战术问题,他主要是管战略问题。当时最主要的战略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机动,大范围的包抄,强大火力的突击。这种战略思想当时是一场革命,正如伊拉克战争的大规模空袭,切断敌方的信息和补给是一场革命样,一战还是阵地战占主导地位的。希特勒更能接受新事物,听从了军事家的意见,短短几年就把德国的这种能力发展到极致,而斯大林呢?二战初期几乎没什么机械化的快速部队,更别说那种战略思想了。严格地说,不论是莫斯科之战和斯大林格勒之战,都是一种落后的战略方式对一种先进的战略方式。希特勒会输完全不是军事上的原因,而是因为侵略丧失了道义上的优势,天气和国力支持不住的原因。

说到军事家,人们总是想起《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有一千个锦囊妙计,其实战争根本没什么妙计。首先是政治,然后是战略思想,再次就是有一群有战术经验的人。至于军事指挥,就在于知彼知已,然后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这种实际情况包括政治和敌我双方情况的贴切把握。中国革命开始的游击战是当时实际情况下的最好战略,辽沈战役的锦州之战如果换一种情况是很危险的,这场战役的高明之处在于很贴切地把握了敌我双方的态势,而不是什么锦囊妙计。如果对敌我双方估计错误,东北野战军就可能被围歼。

所以不要去迷信什么军事指挥,军事首先是政治,然后是战略思想,再次就有战术素质的人。指挥者就是制定一套贴切地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

斯大林在军事上根本没什么高明之处。


蓝天白云77597639


这俩人是半斤对八两。

希特勒总是用士兵的观点去对待作战行动。在战争的态度上,总是莫名其妙。

比如战争爆发前,希特勒突然召集军队领导们,说1940年以后会与英国爆发战争。让勃劳希契等人目瞪口呆。希特勒为此扩军备战。所以英法宣战是出乎他意料的。

斯大林用政治手腕看待战争。他的做法简单粗暴,就是撤职、枪毙。德国进攻苏联也是出乎他的意料。有点懵。

现代战争,归根结底是资源战争。是各种武器装备技术手段的对抗。战争是体量对抗,技术战术只在数量相当的时候才起作用。比如西线的法国北部战役。

苏联的物质力量在开战时是不如德国的。只是到了1943年以后才超过德国。在数量大锤打击下,技战术没有什么用了。

希特勒和斯大林比打仗是没什么可比的。这个问题就好像让两个厨子比掰腕子。


天明遥遥山海关


首先二者都不是军事人才,即便是德国在战争前期的军事突破,其实也不是他的功劳,具体的战争计划的提出,拟定,执行,都是其将军们在做。当然希特勒把这些功劳全都算在自己的头上了。而战争中德军战略和战役上的失误和失败,希特勒这个对军事很无知的下士却把过错全都记在了他的将军们头上,而很多时候这种错误其实就是希特勒自己造成的!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而斯大林也不是军事人才,但二者有个区别,就是希特勒喜欢瞎指挥,不懂装懂。而斯大林就比较聪明,在战争期间充分相信他的将军们。当然战前和战后的政治斗争很残酷,所谓卸磨杀驴就是这个典型!


花开花谢1980


斯大林与希特勒都是战略级用兵大师。希特勒能在西方的监督狭缝中脱颖而出,把英、法等国玩弄于股掌之间,不简單。二战前期,希特勒用自创的闪电战术打遍西方无敌手,惊震世界。

但是希特勒在与斯大林的较量中败北,证明两个人不是一个重量级。

苏德战争前期,希特勒靠闪电战打了斯大林一个措手不及,证明其玩弄阴谋诡计的高手,闪电战有一定的战略优势。一旦斯大林依靠其坚强的意志挺过这一关,希特勒就乱了方寸。在1942年以后,希特勒利用苏联暂时的困难与斯大林战略的失误,开始还能讨些便宜。随着斯大林改进其战略战术,与战时经济的恢复,希特勒基本上处于下风。并且越来越乱了分寸,只到最后灭亡。

那么斯大林比希特勒优势的地方是什么呢?

第一、钢铁般意志,领导苏联人民挺过难关。

第二、科学合理的工业管理。不但战前开始在东部部署工业基地,而且及时把沦陷区的上千个大型企业搬迁,安装并投入运行,使苏联战时生产快进入高潮,有力地支援了前线。

第三、不断改进的战略战朮。在战争后期,不但能够改进战略领导,依靠总参谋部进行指挥,而且注意发挥前线指挥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了上下同心。相反,希特勒到战争后期瞎指挥的多。

第四、注意研究新式武器,并快速装备部队。T34型坦克,多管火箭炮,波波沙冲鋒枪都是拿手的武器。形成火力上的压倒优势。到战争后期,苏联己形成自已独具特色的大纵深战术。而希特勒的闪电战早己风光不再。

随着1945年苏军攻占柏林,苏德两国的战略高下已有结果。


青春舞动中国


两个人半斤八两吧!

希特勒和斯大林的军事能力仅处于战役水平的,也就是说他们最多能指挥一个师或者军进行作战,至于集团军群和方面军的战略级别则是都是不合格!


两个人在战役前期都由于个人的干预而导致了双方的一个重兵集团全军覆没。斯大林禁止他的西南方面军近80万人撤出基辅,最终造成了史上最大的合围战产生,苏军损失了整整一个方面军的兵力。而希特勒则在1942年的夏季攻势中严禁他的第6集团军撤离斯大林格勒,最终使得这个东线最为强大的步兵集团军全军覆没,遭遇东线开战来最大的惨败!这些惨败都于双方的最高统帅干预有的直接的关系!

之后斯大林基本放弃了对前线具体军事行动的直接干预,只在大的战略目标上做出决断。而希特勒则与之相反,对于军队的指挥变本加厉,甚至干预到了营一级的指挥,最终的结果就是德军的东线防线四分五裂,北方集团军群被苏军包围于库尔兰半岛,中央集团军群几乎被全军覆没,之后被编为北方集团军群同样被苏军切割包围于东普鲁士,基本上在希特勒担任陆军总司令后,德军的东线基本上陷入崩溃,连基本的防线完整都做不到。



所以用的来说这两位领袖具有独特的战略天赋,却没有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基本军事指挥能力,这源于他们没有受过系统且长期的军事指挥培训,这一能力是无法靠天赋能弥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