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很多喜歡喝茶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覺得別人泡的茶很好喝,而自己沖泡的茶卻無法泡出自己想要的滋味,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其實,主要是自己在泡茶時會忽略很多細節,因為是自己喝,沒有客人,所以不會太過於注重細節。但是細節往往決定成敗,想要衝泡出一杯鮮爽、甘醇的茶細節很重要。

1

溫杯潔具不可少

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無論是沖泡普洱茶還是綠茶、黑茶、紅茶等都需要潔具,將泡茶所用的器皿放在沸水中燙一遍;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溫杯潔具”,除此之外溫杯還可以讓茶湯的滋味更上一層樓。

如果沒有進行溫杯,而直接將茶湯倒入冰冷的茶杯中,茶杯會吸走茶湯的熱量,導致茶湯溫度降低。茶湯的口感、滋味也會大打折扣,除了溫杯還可以將第一泡茶湯倒入茶杯中,在將茶杯溫一遍

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2

取茶量要注意

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取茶量需要根據在場的人數、泡茶的器皿來判斷,沒有絕對的標準。如果茶壺的容量為100毫升左右,投茶量一般為5—7g左右。投茶量很重要,如果投茶過多茶湯會太濃,投茶量不足水味會很重,導致茶香不足。

拿不準投茶量時就使用電子稱來稱量,這樣會更加準確。等自己很熟練之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口感喜好來投茶了,或者根據客人的要求不斷進行調整,以達到自己或者客人想要的口感。這和“食無定味,適口者珍”的道理是一樣的。

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在泡茶時使用的器皿是紫砂壺就更要注意,因為紫砂壺出湯較慢,時間上要把握好。紫砂壺形狀各異,體積大小、壺嘴、壺形都不一樣,因此投茶量也各有不同。所以說同一款茶不同的紫砂壺能泡出不同的口感,大家可以多做嘗試,總結經驗,然後在做出調整。

3

沖泡時間有講究

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沖泡時間很關鍵,沖泡時間的長短會直接影響茶的口感,這其中也有很多細節需要掌握。比如:注水時間和出湯時間,很多人泡茶會忽略了注水時間,只計算泡茶時間,其實注水時間也要包括在泡茶時間當中。

第一道茶為洗茶,所以泡茶的時間不用太長,隨著沖泡的次數不斷增加,沖泡的時間也會逐漸增加。前三泡茶葉中含有的營養物質析出速度較快,而後面幾泡會較慢,所以時間也會增加。

若沖泡的是散茶或者碎末較多的茶,其沖泡時間則可以略微縮短,因為散茶或者碎末較多的茶內含的物質析出速度很快。沖泡的茶為緊壓茶或者在醒茶時不容易將茶葉完全泡開的茶,就需要將泡茶的時間增加,讓茶的內含物質析出。

4

水溫是關鍵

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水溫和泡茶時間都很重要,都會對茶湯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同的茶需要的水溫自然不同,水溫過高會損壞茶葉,水溫過低茶葉的內含營養物質則不會析出,香氣則不揚,茶的特質也表現不出來。

在這裡就用普洱茶為大家舉例,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而沖泡生茶和熟茶所需的水溫是不一樣的。沖泡普洱熟茶的水溫為100℃,3-5克幹茶配於100-150毫升水為宜,後面幾道的出水時間比沖泡生茶要短。在沖泡普洱生茶時水溫最好在90-96℃為佳,普洱生茶較為苦澀,一般前幾泡沖泡時間要短。

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每一種茶需要的水溫都有不同,很多人很難把握。不過現在有了專門燒泡茶水的壺,在壺的底部會顯示當前水溫,對於新手來說是個很不錯的選擇,等有足夠的經驗了就可以隨自己的心性沖泡了。

5

水線的影響力

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水線“就是泡茶人所說的注水方式,很多覺得水線很簡單,只要往壺中注水就可以了。其實,注水也有很多講究的地方,注水方式就分為:螺旋式注水、環圈注水、單邊定點注水、正中定點注水。

注水方式主要有五個變量: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緩、水線的走勢、水線的高低、水線的粗細。這些都會對茶湯的口感、溫度、濃淡、飽滿度產生影響。

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有一些茶咖啡鹼含量非常高,含有的物質也非常豐富,要想沖泡好,則需要用獨特的沖泡手法。採用沿杯壁定點注水的方式,這種沖泡方式茶葉不會被水衝擊。並且出湯也不要太急,出湯過急湯質會變差,苦澀味也很強。

“香靠衝,湯靠吊”簡而言之就是在沖泡茶時,想要讓茶湯高香,就用快水猛衝茶葉,使茶葉在器皿中快速翻滾,讓水和茶葉充分接觸。而想要讓茶湯綿密柔軟,就採用單邊定點注水,讓水慢慢的注入器皿中。

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哪幾泡茶是精華?

俗語說: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餘香,八道有餘味,九道十道仍回味。那麼到底那一道茶才是最好的呢?

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正如俗語所說,第三道、四道茶的口感是最好的。因為第一泡、第二泡茶葉才剛舒展開來,真正的滋味還沒有泡出來。在第三泡、第四泡的時候茶葉已經完全的舒展開來,精華的滋味也在兩泡中被泡出來。而到了後面幾泡的時候,茶葉中的內含物質已經逐漸減少,滋味也不如第三、四泡,但是仍有餘味,仍能讓人回味。

這些細節都沒留意過,難怪你泡的茶不好喝!

人要歷經考驗才能苦盡甘來,泡茶也一樣,只有不斷的實驗,摸索,在失敗中去總結經驗,才能泡出一杯好茶。茶道就是在完美中尋求更完美。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發佈,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