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的排长,提了!

31岁的排长,提了!对于大龄基层干部, 绝没有什么“一步慢,步步慢”因为只要一步慢 ,就无路可走了


31岁的排长,提了!​我的战友黄大锤终于提了。当了四年正排职排长,他在刚刚召开的干部任职命令大会上,被破格提拔为连长。

大锤,1987年生,2006年应征入伍,2012年保送入学,2014年毕业担任正排职排长,今年31岁。如果没有意外,他的军旅生涯本会止步35岁,以正连身份退出现役。如今,这样的破格提拔,延长了他的军旅生命,让他的未来,有更多期待。

1

大锤是一个熟练掌握伞降、潜水、狙击等10余项特战技能的“三栖尖兵”。军校毕业后,他连续3年夺得单位年终军事训练考核干部组第一名。曾赴巴西出战“第二届国际丛林巡逻比赛”,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7侦察尖兵”竞赛,夺得多项冠军。从他的履历不难看出,大锤是士兵中的佼佼者,也是基层军官的优秀代表。倘若这样的人真因为达超临而被迫退役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近乎于黑色幽默般的无奈。也许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了,大锤毕业时年龄已经27岁了,却在正排职岗位上干了4年,生生干到排长超龄了。这不是因为大锤还不够优秀,也不是单位干部积压论资排辈,只是因为大锤遇到改革期间干部调整冻结了。

此次破格提拔,不能不说是组织根据相关规定,对优秀打仗人才的续命式抢救——让他的军旅生命能走得更长。

2

大锤的经历让人感慨,努力终究有收获,天无绝人之路。他的付出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和相应的回报。然而,大龄排长能破格提拔的确实是极少数,有不少优秀基层干部因为达超龄的原因抱憾脱下军装。

目前,我军的大龄干部主要集中在士兵保送、士兵考学的人群中,他们有过当兵经历、经过院校系统培训,积淀了较好的军事素质基础和指挥打仗本领,前期很容易融入基层展开工作。

但随着岗位变迁,学历低、年龄大等一些“硬伤”就显得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发展。许多大龄排长毕业比同批排长小四五岁,比同龄干部低两三级。很多事不是自己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输在起跑线”,成了许多干部的难言之隐。

31岁的排长,提了!

3

目前,我军相当一部分学员28岁才是少尉正排职排长或者中尉副连职排长,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不少干部就不得不考虑起退役走留问题。青年军官本应朝气磅礴,心无旁骛为事业奋斗,而他们过早看到了职业天花板,奋斗积极性受到打击。

优秀士兵保送学员以服役不满7年为例,毕业定为正排职、授予少尉军衔,年龄在25—27岁左右,按目前正常步骤,到正连职时多数年龄已经超过了30周岁。而对于士兵考学学员,年龄偏大者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士兵。他们在地方大学已经学习了两三年,当兵两年考学后又在军校读四五年,毕业时也已经28岁左右。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六七年内,从副连职排长晋升到营级干部,军旅的每一步,都容不得一点差错。干部提拔有一个“一步慢,步步慢”的说法,而对于这些大龄排长来说,则是一步慢,就没下步可走了!

既然我们的政策鼓励在士兵中提拔干部,那显然并不是就希望他们短短服役数年,便退役回家。

4

制约大龄排长发展的除了年龄,还有发展渠道。士兵出生的干部来自基层,普遍知兵、懂兵。这是他们的优势,但有些时候,这样的优势又会转变成一种劣势。他们经过院校学习培训回到原单位,大都被长期安排在基层工作,从短期看有利于打开工作局面,但从长远看,这样会造成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学员缺少机关工作经验,任职经历单一,不利于长期发展。

他们长期在基层工作,干具体事务性的工作多,做研究探索性的工作少,交叉任职、换岗锻炼的机会也不多,影响和制约了此类干部思维层次的提高和能力素质的提升。不可否认,一些士兵当上干部后开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骄傲自满。

但也存在部分单位选人用人观念偏差,认为士兵提干干部理论功底不扎实,发展潜力有限;甚至在提职和选调机关干部时卡“第一学历”。从调查情况来看,许多提干学员为前途感到忧虑,认为自己年龄大,发展受限,再努力也得不到重用,迟早会被部队淘汰,与其将来被动转业,还不如现在趁年轻早作打算找个好工作。个别干部甚至主动拒绝调职,等尽快超龄退役。

31岁的排长,提了!

5

严卡任职年限,能够一定程度上确保公平,避免选人用人中腐败问题的滋生。公平与效率本就是一对矛盾共同体,在部队人力资源管理上,我们能做的,就是更精细化一些。比如基层干部的蹲苗,提干生在入学前,本就已经在基层蹲了很多年了,让他们与没有当兵经历的干部一起蹲那么久,是否能够进一步提升能力素质?是否有这样的必要?比如院校学习培训,对于很多士兵学员来说,那些基础军事科目,是他们在考学前就已经熟练掌握的,让他们与青年学员参加同样的课程学习,是否存在教育资源与个人时间的浪费?能否有针对性加大军事理论知识学习?针对他们量身打造学习方案?

必须承认,一段时间以来,我军的干部培养模式还较为粗放,不管是提干生、青年学员、国防生,通通遵循同样的模式,走一个路子。经历不同,年龄不同,专长不同,自然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培养路径,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6

大锤被越级提拔为正连职干部了,他的军旅路还有很长。无独有偶,友邻单位某海防旅的一位29岁提干排长,也被越级提拔为正连职指导员。这个夏天,我们希望能多听到一些这样的声音。职级的提升不能成为个人从军或提干的根本目的,但出于部队更好发展的角度,我们必须要为优秀的大龄基层干部制定合理的成长路径,延长他们的服役年限,避免优秀作战人才的流失。

自古猛将发于卒伍,那些知兵懂兵、深爱部队、一心打仗的大龄军官,理应得到更好的未来。希望我们的基层,能多出一些像黄大锤这样破格提拔的干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