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这个,再也不用担心中年危机!

最近我的闺蜜刚离开体制,投入到火热的互联网行业。她毕业后千辛万苦的考上了老家(三线城市)的公务员,当时收获了很多同学羡慕的眼光,她也很是得意!

前几天她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想辞职。她说那些毕业后选择北上广的伙伴,包括我,如今再接触,发现差距很大。

无论是收入,还是眼界和思想。她觉得自己每一天都在被飞奔的我们抛下,让她惶惶不可终日。

尽管现在开始北漂,比起刚毕业那会儿更加困难重重(因为成了家,有了娃,年龄大),但是她仍然坚定的迈出了这一步。

其实我从心底里是佩服的!

之前就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说,很多人正在脱离体制,选择创业或者到民企。如今活生生的例子真的发生在身边,让我突然意识到,职场的格局正在默默且剧烈的改变着

学了这个,再也不用担心中年危机!

中国经济发展增速逐步放缓,目前正在完成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型。经济主战场已经从矿业、冶炼、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工业,向消费、服务、金融、高科技等领域转型。

同时由于综合成本的不断上升,部分密集型制造业正在撤出中国市场,向成本更低或更贴近市场的国家转移。

双重变化叠加在一起,外企大量退出中国市场,民企用人需求量下滑,国企、央企编制缩减,大量的劳动者,包括企业高管失去原来的岗位。

学了这个,再也不用担心中年危机!

再加上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虚拟显示等科技的发展,技术突变不断颠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商业世界的竞争规则与态势。

互联网使人与人链接的成本更低,沟通更加高效透明,合作更加高频。

过去受限于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可以轻而易举找到合伙人共同完成;

过去受限于市场规模不能成立的生意,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精准客户;

过去受限于信息障碍不能满足的个性需求,也能利用互联网找到服务者。

互联网环境下催生的新的商业模式,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更愿意把全职职工的工作,变成短期的项目,雇佣一些签约制的独立员工。即能高效的迎合企业发展,又能降低企业成本。

学了这个,再也不用担心中年危机!

  • 到2020年,自由工作者平台和相关服务提供的市场价值约达630亿美元,而2014年仅为100亿美元 ——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 2016年美国的自由工作者数量已达5500万人,占美国劳动力总数的35%,在过去两年增加了2百万人 —— Upwork 《2016年美国自由职业者雇佣研究报告》
  • 澳大利亚的Freelancer.com注册用户2270万人,截止到2016年底发布的职位数量1090万个

无论是你是主动,或是被动,“职业转型”几乎是大部分中年职场人都要面对的。

这种转型,往往会付出很高的试错成本。比如对目标行业信息渠道的受限,转型到不同类型企业的文化磨合,以及新兴行业的学习和适应等等。

这些风险让很多想要转型的高端人才充满焦虑的同时止步不前。

学了这个,再也不用担心中年危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