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錢」工作不可恥,但是可疑……

人生最悲催的,莫過於和一個你不愛的人過盡一生。

感情如此,職場亦然。單純為了賺錢,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其本質與妓女無異。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老軍,他在一家國資背景的金融公司做VP,正幫公司籌劃著明年上市。

前些日子,我們經常在一起喝酒聊天,話題自然也少不了談及彼此的工作。

記得有一次,老軍對我開門見山地說:“哥,這份工作我不想幹了!”

聽到這句話,我頗感詫異,於是問他:“你現在不挺好嗎?公司前景一片光明,待遇不錯職位也高,難不成是找著下家了?”

沒想到,老軍搖了搖頭,嘆了口粗氣。

“好啥啊,我已經年過30了,感覺目前的工作狀態不是我想要的,每天疲於一些瑣事,沒有一丁點兒價值感,再幹下去可就要廢了...”

“那接下來你準備幹什麼?”,我盯著他暗淡無光的眼神接著問。

“不知道...反正覺得幹啥都比現在強,現在每天去公司都像是上墳。”

“... ...”

為“錢”工作不可恥,但是可疑……

1

理想的工作,

是不把錢當作唯一目的。

網上流傳一個段子,說員工辭職的主要原因無非是:錢少事多離家遠,位低權輕責任重。

以上幾點說的都對,但若套用在老軍身上卻不適用,因為促使老軍萌生辭職想法的,本質上是價值感的缺失。

通常來講,絕大多數人工作一段時間都會產生情緒上的週期性反應,短則兩三個月,長則五六年,具體表現就像被黑暗吞噬在空蕩的夜裡,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意義。

比如曾經我天真的以為,理想的工作就是賺錢,而賺錢的目的是為了不工作。

因此,當之前的工作在賺錢上滿足不了我的時候,就會萌生出自己當老闆的想法。畢竟,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寧為雞頭不做鳳尾”的觀念。

可自從真的當了老闆後才發現,比起賺錢而言,工作的意義更為重要。因為倘若打工還可以說辭就辭,但做了老闆基本只能“死而後已”。

為“錢”工作不可恥,但是可疑……

比如,我的另一個朋友之前在“鵝廠”OMG事業部擔任高層職位,2年前辭職下野創業,前前後後公司換了3個方向,從O2O幹到區塊鏈,跨度非常大。

之所以頻繁換方向,自然是因為上一個項目堅持不下去,所以不得不被動追逐“風口”。

由於這位朋友是個技術大拿,有一技之長,所以即便是在創業過程中,也經常有不少大公司伸出“橄欖枝”,高薪邀請其參與某個項目。

雖然我的朋友中間也心動糾結過,可每每碰到這類“機遇”,最終還是忍痛拒絕......

他之所以這麼做,原因其實很簡單:不想在不愛的事情上荒廢生命,用他的話說,同一個你不愛的人結婚,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但可惜的是,當我問及他“究竟什麼是你所愛”時,他只是低頭沉默,久久回答不上來......

由此可見,工作的意義猶如愛情,兩者無分對錯。所謂的價值感,不過是你對其所賦予的認知。

為“錢”工作不可恥,但是可疑……

2

職場中最痛苦的狀態,

莫過於“萬死不辭”。

工作的意義無非大小,辭職的藉口卻有高低。

比如,我曾瀏覽過一個名為“辭職俱樂部”的豆瓣小組,裡面有20多萬人同時表達了“想辭職”的意願,其中大多數都在埋怨上司的摳門、同事的狡詐、客戶的難纏......然而很少有人將“辭職”落實到了行動上。

於是乎,我給這類人起了個外號,叫“萬死不辭”。顧名思義,就是說你寧願每天被氣死一萬次,卻仍然不敢辭職。

其實,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因為不敢辭職的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這個人沒得選擇。

依我看來,倘若你能將工作賦予意義,或是機會的誘惑足夠大,那就一定不會出現不敢辭職的狀態。

所以,我們時常會認為多數基於外部環境干擾所萌生出的辭職想法,都是比較“低級”的表現。

因為這就如同經濟學中一個常用的術語,即“鱷魚效應”。

其意思大致是說:假如有一隻鱷魚咬住了你的腳,如果你試圖用手去擺脫,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手與腳。你越掙扎,你就會被咬住的越多。

所以,正確的求生秘訣,應該是果斷地砍掉被咬住的那隻腳,為的是拯救你身體上的其餘部分。

為“錢”工作不可恥,但是可疑……

回到現實當中,工作中我們或許會遇到不喜歡的人、難解決的問題,它們就像一條鱷魚,咬住我們死死不放。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相比留戀自己被咬住的那隻腳,不如狠狠地砍掉它,以免自己在未來被生吞活剝。

畢竟,那些你所在上一家公司遺留的問題,必然會在未來的某段工作經歷中再次呈現。

這其中,就包括了“最高級”的職場困局,也就是“工作的意義”。

為“錢”工作不可恥,但是可疑……

3

比賺多少錢更重要的,

是你的能力基因。

“意義”對於工作而言如此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尋找到工作的意義呢?

答案就是“心流”(flow)。

所謂“心流”這個詞,是由心理學家米哈里創造的,其意思是指當你完全投入在當下著手的某件事情時,會全神貫注地享受其中並伴隨著的一種高峰狀態。

這就像工作中我們時常會說一個人做事很“燃”,跟打了雞血一樣。

比如C羅奔跑在足球場上時很“燃”,馬友友拉提琴時“燃”,朗朗彈鋼琴時“燃”,喬布斯做產品時“燃”,馬雲演講時“燃”……

這裡說的“燃”,其實就是一種“心流”狀態。其具體表現,就是當你投入到一種自我的角色時,會自然屏蔽兩種外界干擾:一是“外在評判”,二是“時間感”。

舉個例子。羅永浩在公開演講中,說自己的手機是“全球第二好用的手機”時,並非是在刻意表演或者吹噓,而是他全身心投入到了當下的角色中,以至於屏蔽了外界的看法,完全沉浸於自我的價值感當中。

所以,“心流”本質上是一個人的內在驅動力,擁有了它,你就擁有了持久的耐心與豐富的價值感。

我們時常會說,企業的人才經營之道,就是要把“對”的人放在“適合”的崗位上。

然而,中國人很多都是“官迷”,特別喜歡權利爭奪的遊戲,每個人都想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為權力越大可調配的資源就越多。

事實上,這是大錯特錯。因為管理者和專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工作屬性。

管理是和人打交道,專家是和事打交道。

所謂“術業有專攻”,一個能做管理者的苗子,未必專業能力要強,他需要的是八面玲瓏、瞭解人性。而作為一個專業人士,最重要的不是“會來事兒”,而是他對一件事情的鑽營是否有足夠的耐性。

因此,職場中最重要的不是你“想要什麼”,而是你“適合什麼”。

倘若你把自己的“天賦”放到了錯誤的位置上,結果就會發現人生處處都是“坑”。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基因錯配”。

一個人的“基因”(也就是“心流”)決定了他做事的方式,甚至存在的價值。

比如,如果你是名創業者,公司的項目需要融資。那麼很多投資人一上來就會做DD(盡職調查),他們會從周圍人身上了解你的性格以及過去,目的是為了判斷你的基因,是否能匹配上做的這件事兒。

如果你是個有強烈技術型基因的人,做的卻是一件營銷驅動的事,那麼投資人要麼放棄你,要麼給你匹配一個營銷型的合夥人做CEO。

職場亦是如此。一個良好的公司管理機制,往往都會把人才分門別類,即把真正的人才分為管理崗與技術崗,為的就是“用對人、做對事”。

所以,當你的工作失去了意義時,不如冷靜的問自己:目前的工作,到底是否符合你的“基因”。

如果不是,我想你或許可以回憶下,從過往的經歷中,有哪件事能夠讓你集中精力、忘卻時間、忽略外在的聲音,並時不時體會到莫大的成就感。

畢竟,能決定你職業價值的不全是錢,還有努力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