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太极拳,化解矛盾于无形之中

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太极拳,化解矛盾于无形之中

几个月来,小理终于逐渐适应了公司的节奏,可算喘口气了。晚上,他约和光、老四几个聚聚。

但小西却又来不了了,微信说有几个难缠的家长一直在闹,她得陪校长接待。

这都什么事啊?老四嘟嚷着。

学校真的那么忙吗?和光也不理解。

小理知道一些情况,说没办法,现在的学校都这样。很多校长快忙死了,也快愁死了。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家长更难缠。每天都要接待好几个家长问这问那的,态度不好还不行,学校的很多工作都没时间研究了,真没办法。

你有办法啊?看你不屑一顾的样子!小理说了半天,突然发现和光的嘴角好像在似笑非笑,于是叫起来,向和光叫板。

呵呵,我能有什么办法?只不过看你们有情人难得一聚,就突然想起来一个故事。和光忙着虚情假意的谦虚下。

什么故事?别装了,快说说。大家都饶有兴致。

是这样,你们知道《逻辑学》中有个原理,叫“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对当关系推理”吗?。

什么乱七八糟的!

看你们也不知道!那“绕开矛盾解决矛盾”呢?

@IY,l;l’;l;##$%5#%....

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太极拳,化解矛盾于无形之中

好了,你们看啊,学校呢,其实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综合体,比如教师和学生的矛盾,校长和教师的矛盾,学校和家长的矛盾等等。尤其是现今的社会,家长视其独生子为掌上明珠,为维护其利益,所以经常性的要“参与”学校 管理,于是不可避免的把这种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的矛盾上升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的矛盾了。因此,现在的许多学校校长每天都要被迫的接待家长,处理纠纷,解决这个矛盾,也因此耽误了很多正事。

什么,接待家长不是正事吗!小理和老四听到这里不答应了,

当然,接待家长也是“正事”。校长就是要解决矛盾,不解决矛盾,让你当校长干什么!和光继续讲。

但是,解决矛盾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有多少人是解决矛盾去了,但往往是矛盾没解决,他到陷于矛盾之中了,这矛盾还能解决吗?

所以我的意思是说,对于小西她们的一把手,校长,在工作中,一定不要陷于矛盾之中,要善于绕开矛盾解决矛盾。

行了,行了,快说故事吧!

那这回说一个你们知道的,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细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鲍细娅按照父亲遗嘱,向求婚者猜盒订婚。鲍细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细娅肖像。求婚者谁通过这三句话,猜中鲍细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谁就可以娶到鲍细娅。三个盒子上刻的三句话分别是:

(1) 金盒子:“肖像不再此盒中。”

(2) 银盒子:“肖像在铅盒子中。”

(3) 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鲍细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如果你是一位求婚者,如何尽快猜中鲍细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

A. 金盒子

B. 银盒子

C. 铅盒子

D. 要么金盒子,要么银盒子。

E. 不能确定。

和光也觉得这个题目有点难,又找服务员要了笔纸,写出来,让小理他们来做。

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太极拳,化解矛盾于无形之中

老四马上兴致勃勃的抢过纸去,

在铅盒子里,在铅盒子里!这也叫题?

和光瞅瞅他,也不说对错,只是让老四说出道理!

这时候,小理经过分析,发现有问题,好像不对,说应该在金盒子中。

和光仍然不说对错,只是让小理讲出道理。小理就这样想来想去,越想越乱,越想越糊涂,就又觉得金盒子好像不对。老四也开始蒙了,于是这两个人开始吵吵,引来了邻桌的注意。服务员忙过来提醒。

和光看他们俩实在想不明白了,也不再难为,告诉说正确答案是A。

啊,在金盒子中?我刚才都说出来了!

那是你瞎蒙的,你能说出道理吗?

那你说个道理来!俩人这时又站到了一个阵营。

和光笑笑,给他们解释。

解这个题有个技巧,会这个技巧了,题就非常简单。

那么,技巧是什么?

第一要找出矛盾,第二就是要绕开这个矛盾。

第一步:这个题中的矛盾是什么?

原题:1、金盒子:“肖像不再此盒中。”

2、银盒子:“肖像在铅盒子中。”

3、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因此,有矛盾关系的是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这就是第一步――找出矛盾。

第二步,怎么绕开矛盾?

因为鲍细娅说了,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而这两句话自相矛盾,那么真话就必然在这两句话中!也就是说,这两句话就必然有一真,有一假。

但我们现在要绕开矛盾,不去分析这两句话哪句真,哪句假,而是来看第一句话。

因为,唯一的一句真话已在二、三句话中了,那么,第一句话:

金盒子:“肖像不再此盒中。”就必然是假话!

因此,肖像就在金盒子中!

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太极拳,化解矛盾于无形之中

俩人面面相觑。

和光接着说,对一个校长来说,是要解决矛盾的,矛盾也很好找到,但你要是陷于矛盾之中,对解决矛盾就十分不利。

比如在面对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时,你要是总在第一时间和家长对话,你就成为了矛盾的一方了,作为矛盾的一方就必然会表明立场,维护利益,甚至会有所偏袒。这样,这一对矛盾就必然会引起冲突,有的家长过于激动,就容易把怨气直接撒到你身上。这时,你怎么办,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了。

因此,作为校长,可以尝试安排一个副校长专管接待学生家长,但你得赋予他足够的权力。这样并不等于是回避矛盾,而是绕开矛盾解决矛盾。这样的好处有三。第一可以抽出身来研究发展大计。第二可以避免和矛盾的一方发生直面冲突,第三,当矛盾不可调和时,以高姿态出面,从中斡旋,双方各打五十大板,最后解决矛盾。

其实,现实中,我们的很多高明的领导都是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而不懂这个道理的人自然就捉襟见肘,左右为难,处处被动了。

比如小理你原来待的那个局,为什么难干哪,最后把你这个最有前途的年轻干部愣是气走了,辞职了。什么原因?很重要的就是老局长退休后,几个副局长为了争这个位置,闹翻了天,你告我,我告你的。没办法外派了现在这个人来当局长,本来,这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好时机。但是没想到,他来了后,不是绕开矛盾解决矛盾,站在全局角度研究发展,而是不问青红皂白,开始支持一派打击另一派,更加激化了矛盾,局面不仅没控制住,反而更乱了。小理你深有同感,是这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