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世英:2018CSCO經典型骨肉瘤診療指南——化療篇解讀

於世英:2018CSCO經典型骨肉瘤診療指南——化療篇解讀

40餘年前,骨肉瘤根治性手術治療,即便是長骨骨肉瘤接受了標準的損毀性截肢術,仍然難以避免局部復發,遠處轉移和死亡。骨肉瘤單行手術後的5年生存率僅20%,其實通常僅5%-10%。無聲的肺轉移播散是骨肉瘤常見的遠處轉移。20世紀70年代,化療開始應用於骨肉瘤治療。大劑量足療程的化療,不僅顯著提高了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而且還有效提高了骨肉瘤患者的保肢率。目前,骨肉瘤治療通常採用術前化療-外科手術-術後化療的綜合治療模式。目前,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達到50%~80%。

術前化療

術前化療亦被稱為新輔助化療。對於經典型骨肉瘤IIB期和III期的患者,術前化療的證據級別是1A類證據,I級推薦。其他情況的術前化療證據及推薦級別詳見表1。

於世英:2018CSCO經典型骨肉瘤診療指南——化療篇解讀

術前化療前需要詳細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評估對其治療的耐受性,綜合制定治療方案。目前觀點認為,新輔助化療並不能在輔助化療的基礎上提高生存率,但至少有以下優點:化療期間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保肢手術設計;誘導腫瘤細胞凋亡,促使腫瘤邊界清晰化,使得外科手術更易於進行;有效的新輔助化療可以降低術後複發率,使得保肢手術可以更安全地進行。術前化療不僅可能控制腫瘤生長,控制微轉移灶,術前化療的另一優點是在患者體內進行了真正的個體化藥敏試驗。

骨肉瘤新輔助化療推薦藥物為大劑量甲氨蝶呤、異環磷酰胺、多柔比星、順鉑 (證據級別:1A/I級專家推薦),給藥方式可考慮序貫用藥或聯合用藥。選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合化療,並保證足夠的劑量強度。用藥劑量參考範圍為:甲氨蝶呤8-12g/m2(MTX化療需行血藥濃度監測),異環磷酰胺12-15g/m2,多柔比星90mg/m2,順鉑120-140mg /m2,以上為單藥應用推薦劑量,若聯合用藥則需酌情減量,用藥時間達2-3個月。自70年代術前化療+手術+術後化療應用於骨肉瘤治療後,5年生存率獲得了顯著提高,由原來的10-20%提高到60-80%,但近30年來進入了平臺期,尚未發現證據級別更高、能顯著提高生存率的藥物。有限的研究證據顯示,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對骨肉瘤具有抑瘤作用,與多柔比星聯合用藥具有協同作用,圍術期用藥能提高無遠處轉移生存率和疾病無進展生存率,安全性好。

術後化療

術後化療亦稱為輔助化療。術後化療方案的制定,需要依據術前化療療效評價,及術後患者全身狀況恢復情況而選擇。骨肉瘤術前化療療效評估包括:(1) 症狀與體徵:肢體疼痛有無改善、皮溫(與健側對比)、肢體腫脹及表淺靜脈怒張(與化療前比較)、關節活動度(與化療前比較)、患肢周徑變化。(2) 實驗室檢查:鹼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的變化趨勢。(3)影像學:X線、CT、MRI、ECT變化。需要根據以上結果,進行綜合評估,判斷新輔助化療效果。(4)腫瘤壞死率的評估。

評價術前化療療效的可靠方法是組織病理學評估腫瘤壞死率。Huvos評級系統是應用最為公認的病理學評估金標準,見表2。腫瘤壞死率Ⅲ-Ⅳ級者為化療反應好,推薦術後化療採用與術前相同化療方案;腫瘤壞死率Ⅰ-Ⅱ級者為化療反應差,提示遠期預後差,術後應提高劑量強度或修改化療方案。組織病理學檢測腫瘤壞死率檢測,應注意對標本進行多點、足量取材。臨床上開展腫瘤壞死率切片困難,工作量巨大,費用高,目前在國內作為術後組織病理學標準檢測項目有一定難度。如條件允許,建議組織病理學檢測腫瘤壞死率作為基本檢測項目。

於世英:2018CSCO經典型骨肉瘤診療指南——化療篇解讀

術後化療方案選擇的總體原則:未進行術前化療的患者者,術後應常規進行一線化療方案,即新輔助化療方案(證據級別:1A/I級專家推薦)。接受過術前化療的患者,術前化療療效好,維持原化療方案(證據級別:1A/I級專家推薦);術前化療療效不好,調整化療方案(證據級別:2A),包括考慮增加新藥。不同分期的骨肉瘤治療術後化療策略,見表3。

於世英:2018CSCO經典型骨肉瘤診療指南——化療篇解讀

轉移進展的晚期骨肉瘤化療

肺轉移是骨肉瘤最常見的轉移部位。對化療有效的可切除的肺轉移病灶,手術切除肺轉移病灶是目前推薦的措施。已有多個研究證實該方案可改善骨肉瘤肺轉移患者的預後,提高總體生存率。對化療過程中出現的肺轉移或化療結束一年內出現的肺轉移,可選擇二線藥物治療。但二線藥物治療方案/臨床試驗的循證醫學證據力度較弱,故列於可選策略中。目前應用較多的為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依託泊苷聯合異環磷酰胺、索拉非尼等方案。對於結束治療1年以後出現的肺轉移,推薦基於術前化療方案的一線化療藥物治療。不同時期出現肺轉移的骨肉瘤治療策略見表4。

於世英:2018CSCO經典型骨肉瘤診療指南——化療篇解讀

目前,暫無證據級別較高、能明顯延長晚期骨肉瘤患者生存時間的二線化療方案。對於一線治療失敗的患者,首選推薦參加臨床試驗。臨床試驗讓患者有獲得最新治療或者更好療效的機會。骨肉瘤二線藥物治療方案循證醫學證據力度均較弱。應用較多的二線化療是吉西他濱+多西他賽,依託泊苷+環磷酰胺或異環磷酰胺,索拉非尼等方案。骨肉瘤的分子靶向治療的臨床研究證據十分有限,需要尋求新的靶向藥物,為骨肉瘤的二線治療帶來新的契機。骨肉瘤二線化療備選方案見表5。

於世英:2018CSCO經典型骨肉瘤診療指南——化療篇解讀

化療管理

骨肉瘤化療的用藥種類及劑量強度,對化療的臨床實施及安全性管理是一大挑戰。骨肉瘤診療指南還專門針對骨肉瘤化療的噁心嘔吐、骨髓抑制及心臟毒性等問題的管理,制定進行了防治策略指南。

骨肉瘤化療噁心嘔吐的防治策略:用於骨肉瘤化療的大劑量甲氨蝶呤,屬於中度致吐風險化療藥。預防大劑量甲氨蝶呤化療所致噁心嘔吐,標準用藥是5-HT3 受體拮抗劑+地塞米松的兩聯止吐方案(1A 類證據/I類推薦)。防治中度致吐風險的選擇用藥:NK1 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勞拉西泮,H2 受體拮抗劑(2A 類證據/II級推薦)。用於骨肉瘤化療的異環磷酰胺、多柔比星、順鉑,均是高度致吐風險化療藥。預防其噁心嘔吐,標準用藥是5-HT3 受體拮抗劑+地塞米松+NK1受體拮抗劑的三聯止吐方案(1A 類證據/I類推薦)。防治高度致吐風險的選擇用藥:質子泵抑制劑,勞拉西泮,H2 受體拮抗劑 (2A 類證據/II級推薦)。

骨肉瘤化療所致粒細胞減少的防治策略:骨肉瘤的化療的劑量強度與療效密切相關。骨肉瘤化療藥物甲氨蝶呤、異環磷酰胺、多柔吡星、順鉑,強調大劑量足療程。因此,骨肉瘤化療出現嚴重骨髓抑制的風險較高,III-IV度粒細胞減少發生率12.4%~100%,中性粒細胞缺乏性發熱發生率可達4%~38%。骨肉瘤標準化療屬於高風險化療方案,推薦同時預防性應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既往大劑量MTX化療出現IV度骨髓抑制,下次大劑量MTX 化療時,預防性應用G-CSF(1A 類證據/I類推薦)。大劑量MTX化療,常規預防性應用G-CSF(2A 類證據/II級推薦)。異環磷酰胺,或多柔比星化療,預防應用G-CSF(1A 類證據/I類推薦)。骨肉瘤多藥聯合化療,預防性應用G-CSF(1A 類證據/I類推薦)。

骨肉瘤化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症的防治策略:CIT的治療主要包括血小板輸注、促血小板生長因子。對出血風險較高的患者,為預防下一個化療週期再次出現嚴重的血小板減少,可預防性使用血小板生長因子,從而保證化療順利進行(2B證據級別/III級推薦)。血小板生長因子停藥指徵是血小板≥ 100×109/L,或至血小板較用藥前升高50×109/L。

骨肉瘤化療所致貧血的防治策略: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及輸血均為主要治療手段。一般僅在重度及以上的貧血或伴有嚴重症狀下考慮輸血治療。當Hb ≤ 100g/L時可考慮起始EPO治療,必要時補充鐵劑,使Hb平穩上升(每4 週上升10~20g/L),目標值為110~120g/L。

蒽環類藥物心臟毒性的預防策略:多柔比星:多柔比星終生累積劑量<550mg/m2,應用心臟保護劑右雷佐生(1A 類證據/I級推薦)。換用多柔比星脂質(2A類證據/II級推薦)。多柔比星脂質體,應用心臟保護劑右雷佐生(1A 類證據/I級推薦)。其他心臟保護劑,如輔酶Q10,N- 乙半胱氨酸,抗氧化劑(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鐵螯合劑(3 類證據/III級推薦)。

綜上所述,骨肉瘤治療的基本策略是綜合治療,而化療是骨肉瘤綜合治療的重要手段。輔助化療有利於提高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術前化療有利於提高保肢率。骨肉瘤化療的一線用藥是大劑量甲氨蝶呤、異環磷酰胺、多柔比星、順鉑。足量用藥是骨肉瘤化療療效的基本保障。二線可選擇化療藥物是吉西他濱、多西他賽、依託泊苷、索拉非尼等。骨肉瘤化療的大劑量足療程用藥及青少年患者化療等特殊問題、都強調應注重化療用藥的安全用藥管理。積極防治骨肉瘤化療所致的噁心嘔吐,骨髓抑制及心臟毒性等近期和遠期不良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