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讲“两手抓”,不仅奖励金银财宝,还有精神奖励

古代也讲“两手抓”,不仅奖励金银财宝,还有精神奖励

古代也讲“两手抓”,不仅奖励金银财宝,还有精神奖励

大约古时候皇帝就明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为了褒奖有功之臣,或授与高官贵爵,或赐给金帛田亩,再有就是给予精神奖励,比如题词、赐婚、赐姓、配享,以示恩宠。得到奖励的臣子也以此引以为豪,以此为莫大荣耀。最为吸引人的还是能够名垂青史,谁能希望能在史书上留下好名声流传千古,让后世所敬仰传诵。“功名利禄”,古人是把功名排在利禄之前的。

古代也讲“两手抓”,不仅奖励金银财宝,还有精神奖励

在唐代皇宫内三清殿的旁边,有一座飞檐斗拱、气势凌云的高阁,阁内设有三隔,每一隔上都画着许多人像,有的威武雄壮,有的气宇轩昂,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温文尔雅,一个个都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古代也讲“两手抓”,不仅奖励金银财宝,还有精神奖励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凌烟阁,阁内画像上的人,都是唐朝的开国元勋,最里面的一层,是功高的宰辅,中间一层是功高的侯王,最外面的一层是一般的功高大臣。3层共计24人,像魏征、房玄龄、程知节、秦叔宝等著名的的文臣武将,在凌烟阁上都留下了自己的形象。

古代也讲“两手抓”,不仅奖励金银财宝,还有精神奖励

凌烟阁上的这些英雄形象,是根据唐太宗李世民的旨意而绘制的,用以表彰在唐王朝创立过程中勋业卓著的功臣们,是在官职、利禄之外,给予他们的一种精神上的褒奖,使他们不只光耀于当世,而且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古代也讲“两手抓”,不仅奖励金银财宝,还有精神奖励

给功臣绘像以彰其功、扬其名的做法,并不始于唐太宗的凌烟阁。早在600多年以前的西汉宣帝时代,宣帝看到西北方的匈奴族都已臣服,国家统一,四海清平,深感这种中兴局面的到来,都是由于将相们尽力国家的结果,于是传旨在未央宫的麒麟阁内画出11名有功大臣的图像,署写上他们的官爵、姓名,以资表彰。

古代也讲“两手抓”,不仅奖励金银财宝,还有精神奖励

东汉时代的汉明帝刘刘庄也曾将东汉的开国功臣28人,绘像于南宫的云台,史称“云台28将”。通过绘画来彰功扬名,不同于授以官职,赐以利禄,它是一种精神上的寝奖,是一种荣誉,如同后世的评选、表彰英雄模范一样。

古代也讲“两手抓”,不仅奖励金银财宝,还有精神奖励

这种作法在臣下心灵上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代许许多多追求功名的人,无不以绘图凌烟阁作为毕生追求最高的目标和最大的荣誉。如诗人李贺曾经写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表达了渴望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从而青史留名的愿望。

古代也讲“两手抓”,不仅奖励金银财宝,还有精神奖励

在此以后,不再见到有这样的盛事了,但最高统治者们依然有羁摩臣下的妙法,“宣付史馆”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当君上认为臣下是有大功的,便令将其生平事迹及功勋记录下来,交付史馆,记载于史册之中。“青史留名”,谁不愿意有这样的荣耀呢?高官、厚禄、美名,这大概便是官场中人所向往的人生极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