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绝大多数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借贷法律不明确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从“白条”到“裸贷”,各种各样的金融消费“新事物”都在向校园渗透。近日微金网负责人关注到共青团陕西省委权益部组织法律专家成立课题组,针对在陕高校大学生群体,设计、发放调查问卷563份。这份问卷的最终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校园贷”风险缺乏足够认识。

为何绝大多数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借贷法律不明确

早在2017年初时在南京就有相关法律援助部门做过相关借贷金融知识问卷,当时大部分学生仅仅知道借贷产品知识为了应急,但从不关心借贷方资质与利率,导致盲目借贷恶习使众多大学生深陷借贷旋涡之中。随后政府为遏制无序发展的“校园贷”,2017年5月,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

然而,近段时间,因“校园贷”引发的大学生安全事件仍不断发生,大学生因无力偿还“校园贷”被诉至法庭的案件也持续高发。

为何绝大多数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借贷法律不明确

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在金融知识匮乏,借贷法律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借贷呢?

微金网市场经理曾向天津各大高校学会主席了解过,各校学生对借贷的认知情况以及接触情况。大部分学生在借贷前会考虑借贷方的信用情况、借款利率和自身还款能力, 但他们缺乏对借贷方资质进行查询的意识,对利率的高低也没有衡量基准。由此可见大学生有消费冲动,却缺乏辨别能力。曾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裸贷门”事件就有相关调查爆出,大部分调查对象认识到了“裸贷”的违法性,但仍有24.8%的调查对象认为贷款平台的行为是正当合理的,认为平台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贷款回收率。只有5.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学生在借贷前就应该考虑到后果,个人隐私被曝光,应该风险自担。从以上两点就可以看出大学生缺乏主观法律辨识度,在受到金钱诱惑的欲望时内心无法形成自我主观克制力。

其次原因是,目前法制社会部分机制尚不完善,虽然我们的法律在不断修善,但对于机会主义者来说,选择守法还是不守法,不是法律规定而是个人利益权衡结果。而且长期以来社会未完善的规则体系,缺乏规则体系监控,造成大批缺乏规则意识的人在社会形成一种风气。而刚刚步入半个社会的大学生,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稳固,大环境的潜移默化会导致,自身意识形态的构成发生转变。

为何绝大多数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借贷法律不明确

最后微金网负责人表示,大学生群体相对独立,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冲动消费,容易受骗。对此,需要大学生强化自身金融知识、法律知识基础以及 安全防范意识。另加强消费金融市场监管,领导正规金融机构树立合理信贷额度、利率等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