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聖賢德澤後世 弓張滿弦報桑梓

宗聖賢德澤後世 弓張滿弦報桑梓

留餘堂是一座三堂四橫老屋,這裡曾出過7位舉人。

宗聖賢德澤後世 弓張滿弦報桑梓

張家圍裡懸掛著“文魁”的牌匾,彰顯著張家文脈鼎盛。

宗聖賢德澤後世 弓張滿弦報桑梓

張氏祠堂留餘堂保存完好,有專門管理人員打掃祠堂衛生。

宗聖賢德澤後世 弓張滿弦報桑梓

張氏人才輩出,明清時期,僅梅州城區就有40多位舉人,獲得多項美譽。

張的本義是“使弓弦”,把弦繃在弓上,將要開弓。千百年來,祖居中原的張氏逐漸遷至全國各地,繼而星散至世界各地。在海外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有人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張姓人。”據統計,目前世界上共有張姓人近1億。

在梅州,張姓也是人口眾多的姓氏。據統計,梅州張姓人口逾50萬,佔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宋元之際,有“嶺南第一人”之譽的張九齡第14代裔孫張化孫一家三代,自福建寧化由上杭分遷到梅州各地。經過繁衍,梅州張氏漸成大族,尤以梅縣桃堯,五華大田,豐順建橋、埔寨,大埔等地人口最為集中。

數百年來,梅州的張氏一族文官武將、名賢之士層出不窮,遍及海內外。既有“中國葡萄酒之父”張弼士、“開華僑投資辦鐵路先河”的張榕軒、張耀軒昆仲等實業家,也有公開提出“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第一人張如心等政治家,還有中國現代言情小說開山鼻祖張資平等文學家,可謂人才輩出。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張柳青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本枝百世▶▷ 宋元年間由閩入梅 現佔總人口十分之一

從梅州城區開車向東北部行駛一個多小時,來到“世外桃源”般的桃堯鎮桃源村。群山包圍下的村莊風光旖旎,空氣清新,翠竹婆娑,碧水潺潺。桃源村裡古樹參天,數十座上百年曆史的古建築氣勢恢宏,原生態的自然風貌與古建築相得益彰。這個客家小村莊裡,現存26座古民居,是“廣東省古村落”“中國傳統村落”,也是“文化名村”和著名僑鄉。村裡80%以上的人都姓張。

史料記載,600多年前,張化孫的九世孫文裕公因躲避戰亂,來到這塊開闊的盆地,便率家族開闢了這片土地。事實上,梅州的張氏一族中90%為張化孫的後裔。

張姓緣起於中原地區。他們由中原遷移到各地,廣東張氏多為唐宋時期的北方移民。他們先由贛南、湖南入粵北,然後再推向廣東各地。據史料記載,一代名相張九齡曾祖父張君政曾任韶州(現韶關)別駕(州府的副長官),是張氏家族第一位在韶州做官的人。其後人多居住在當時的始興境內,也有輾轉定居於福建的後人。而張化孫的祖輩就是遷往福建的其中一支。南雄珠璣巷張氏和梅州張氏也是廣東張氏兩個極為重要的分支。

張化孫是張姓始祖揮公第122世孫、張九齡14代裔孫——化孫公生於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中進士,以誥贈中憲大夫終老。原祖居寧化石壁,後舉家遷居於上杭。史料記載,化孫公為官期間,清正廉明,關心百姓疾苦,政績卓著。晚年辭官居家樂善好施,深受百姓愛戴。

作為福建上杭張氏的開基祖,張化孫生18子,傳108孫。宋元年間,張化孫的後人從福建遷居於粵東各地,並由粵東等地遷往贛、湘、桂、黔及香港、澳門、臺灣各地,甚至出海到了東南亞各國。據不完全統計,張化孫的後裔已超過1000萬人。臺灣張氏族譜記載,臺灣400多萬客家人中,張姓人口就有150萬,大部分為張化孫的後裔。

梅州張氏人口逾50萬,約佔全市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清河堂是梅州張氏的堂號,記錄著梅州張姓來源於河北省清河縣。梅州市張氏宗親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張禮盛介紹,梅縣桃堯桃源、五華大田、豐順建橋、埔寨、大埔為張氏一族人口集中之地。“五華縣有17萬多人是姓張的,大埔縣逾11萬,而梅縣亦有6萬餘人。”張禮盛說,在大埔縣,曾有“張半縣”之稱,說的就是張姓一族佔據了大埔縣近半人口。至今,豐順埔寨、五華的張氏還保留有燒火龍、坐刀轎等民俗,“現代梅州張氏,逢年過節都有祭祀祖先的習慣,張氏宗親會還多次組織宗親祭祖團赴福建上杭祭掃化孫公墓。”

英雄輩出世代盛,千年萬載永留根。數百年來,張化孫的後裔在梅州開枝散葉,併成為梅州重要的姓氏家族。

家訓傳承▶▷ 家風薰陶族群和睦 興辦學堂文風鼎盛

穿過嘉應學院老校門,直行100米後右拐,一座氣勢恢宏的老屋出現在眼前。此屋為典型的三堂四橫圍龍屋,屋內有70間房,名為留餘堂。一大早,張愛斌便來到留餘堂,將屋子大門打開,與親戚一同把屋子內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張愛斌是留餘堂走出的後人,雖已搬遷到附近居住,但時常回到祠堂,清掃祠堂、守護祠堂。

見記者一行來到留餘堂參觀,張愛斌熱情地引導介紹。留餘堂外,豎著7座“楣官”,表示著這裡曾出過7位舉人。走進留餘堂,一幅幅對聯映入眼簾:“孝友傳家詩書禮樂;文章報國秋實春華。”“結廬老梅樹下;讀書深柳堂中。”“燈火夜深書有味;墨花晨潤字生香。”……讀著讀著,好似能聞到濃郁的書香氣。

張愛斌說,屋內的這些對聯是張家人教育子孫的家訓。“我們從小就看著這些對聯長大,要熟讀背誦,這是祖先勸誡要用功讀書、胸懷天下、報效祖國。”

代代傳承的祖訓、家訓,被張氏家族視為家庭建設之本,族中尤其看重和睦家風的培養。為教育子孫後代,張化孫曾作七律一首遺留後代,詩中雲:“清河系出源流長,卜吉移居閩上杭。百忍家風思祖德,千秋金鑑慕宗坊。承先孝友垂今古,啟後詩書繼漢唐。二九苗裔能稟訓,支分富盛姓名香。”詩中提到的“百忍家風”正是張化孫及其張氏家族的行為準則,推崇和睦家庭之道,要求後人能相互體諒及忍讓。

每年元宵,位於江北老城攀桂坊以西崗子上路的張家圍便熱鬧非凡。八音助興、金獅鬧場,同族人大擺百臺於此歡聚。傳統的燒煙架、放禮花已成梅城元宵一景。張家圍有一座400多年的張氏祖祠“文種堂”,由十世肩一公於明崇禎年間(1627-1644年)遷程鄉東廂堡所建造,為聚族居住打下基礎。

客家人向來有崇文重教、重德修身的傳統,張氏後人更是如此。肩一公一族便傳承了此項重要內容。肩一公對子女的教育甚是重視,五子皆以文學著名。他的第二個兒子張琚,考中舉人,與當時的知縣陳燕翼等人相交甚密,結為煙霞四友,常以賦詩讀書為樂。四人在張家圍建旋溪書室,為張姓族人傳授知識。民國三年,旋溪書室改辦肩一小學。

張氏的家風家訓催生出了張氏的名門望族。科舉時代,張家圍曾出進士2人、舉人20人。但凡中舉者可在廳堂懸掛“文魁”匾額及門前豎立石楣杆。而今,張家圍經過修繕,“文魁”匾額及石楣杆得以重現,記錄著張家圍曾經的輝煌。清朝光緒工部右侍郎廣東學政汪鳴鑾作《留餘堂試草》,序中言“粵之文,以嘉應為最,而張氏尤為嘉應之名族也”。

如今,張氏家風通過世代相傳而源遠流長,在不斷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之中,得以理性總結、提升以及世代不間斷的變通、完善、傳承,讓後代繁衍昌盛、人才輩出。“雖然已經搬離老屋,但每個張家人都把家風家訓家規,以各種形式傳遞給後人,讓張家子孫牢記祖宗的教訓。”梅州市張氏宗親聯誼會會長張文超說。

才人輩出▶▷ 重本而不輕末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中國曆來以農業為本,重農輕商成為舊時社會約定俗成的規則,而張氏家族中卻有著“重本而不輕末”的傳統。在光緒末年制訂的張氏《祠規》中規定:“士農工商皆屬正業,族中子弟務須量材學習。”

正是家風中對於勤勉治學的要求和族規中對於謀生的態度,使得張姓子孫的機會比別人更多,讓家族得以煙火連綿,家業興旺,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近代華僑資本家、張裕葡萄酒創始人張弼士,1840年生於廣東潮州府大埔縣(現梅州市大埔縣)。他自幼家境貧寒,17歲隻身奔赴印尼雅加達做苦工。期間,他工作勤懇,更敏感地捕捉商機開設專營各國酒類的商行,後獲巨利,成為當時比皇帝還“富有”的人。從一個放牛娃到南洋首富,張弼士由商而官、聲名顯赫。作為梅州張氏後人,張弼士把公司取名“張裕”更有其深意—以其“張”姓開頭,“裕”為祖國“昌隆興裕”之意。

梅州張氏在顛沛流離的遷徙歷程中,更將堅韌耐勞、剛毅“硬頸”的客家精神內化為奮發圖強的動力。祖籍梅縣的張榕軒、張耀軒昆仲便是客家華僑之佼佼者。他們不僅出資修建潮汕鐵路,在中國近代史上開創了華僑投資辦鐵路先河,成為“棉蘭開埠之功臣”。張耀軒還熱心公益事業,曾捐巨資給同盟會,為此,民國政府特給其頒發“急公好義”牌匾,孫中山還親筆題贈“博愛”兩字。

崇文重教依舊是張氏族人傳承的重要內容。在張氏眾多名人中,尤以文化出名為甚。張資平原名張秉聲,於1893年出生,是化孫公21世孫,在留餘堂出生。張資平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地質科,獲取理學學士學位,卻鍾情於文學創作,並出版《梅嶺之春》《曬禾灘畔的月夜》《約伯之淚》《苔莉》等戀愛小說,被譽為“中國現代言情小說的開山鼻祖”。獲得良好教育的張資平心繫著家鄉孩子的教育,與友人共同創辦了梅縣“學藝中學”。

“我和父親深受張氏家風家訓的影響,深知文化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我們年幼時,家庭很貧窮,但父親堅持讓孩子都能讀書,且每個孩子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張資平的女兒張薇端今年已78歲,身體康健精神矍鑠,雖未曾在梅州長大,但父親從小就與她講述家鄉的故事,以張家家訓教育她。

同樣認為張氏家風對其影響深遠的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水利工程專家張楚漢。今年已85歲高壽的張楚漢依舊頭腦清晰,精神狀態極佳。回憶起家鄉瑣事,張楚漢的語調中是止不住的歡愉。張楚漢於張家圍出生,1965年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研究生畢業,1978-1981在美國伯克利大學從事水利電力等專業研究。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雖外出謀生卻不忘時常回家鄉看看。“我最近一次回去是2年前,參加梅州舉辦的院士專家行活動。我現在年齡大了,身體諸多不便,不像以前那麼頻繁了。”張楚漢說,成長過程中,張家的家規家訓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成為他前行中的“鞭子”,鞭策他努力奮鬥,為國爭光。“我也是如此教育子女,他們也都很爭氣。”

張氏家風影響著世世代代的張家人,而今張氏族人仍以崇文重教為豪,鼓勵子孫後代勤勉向學,報效祖國。“對於每個學有成就的孩子,宗親聯誼會都會給予物質鼓勵。而每一年我們都會組織祭祀活動,激勵子孫後代勿忘家族根本,牢記優良家風。”張文超說。

■鏈接

梅州張氏名人

張弼士 “中國葡萄酒之父”

張弼士(1840—1916年)名振勳,大埔縣人。他是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生產的先驅,也是中國葡萄酒工業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傳奇人物。1892年,他在煙臺建立了張裕葡萄釀酒公司,將貯酒容器缸甕改用西方常用的橡木桶;引進歐洲優良釀酒葡萄品種,開闢純種葡萄園;採用歐洲現代釀酒技術生產優質葡萄酒。

張榕軒、張耀軒 華僑實業家、慈善家

張榕軒(1850—1911年),張耀軒(1860—1921年),梅縣鬆口人,是著名的華僑實業家、慈善家,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棉蘭地區的開埠功臣。張榕軒、張耀軒兄弟年輕時先後下南洋創業。並創設“日裡華僑銀行”,調劑全埠金融,經十多年銳意經營,成為全埠首屈一指的富豪。

張氏兄弟致富後,熱心捐助當地公益、文化教育等社會福利事業。創建濟安醫院,還創設收容所,不分種族,凡無業者一律收容,並教授一技之長,使其重返社會自食其力。張氏兄弟還捐建“華僑公葬墓園”及“廣東公募”,並創設“麻風醫院”。對於家鄉的公益事業也十分熱心,他們捐建了梅縣松源河口、盤安石橋及鬆口南岸數百丈河堤,捐助鬆口高等小學、溪南公立小學,並斥資設立鬆口、汕頭的樂善社等。

張如心 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如心(1908—1976年),興寧葉南鎮中社村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公開提出“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第一人,為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宣傳貢獻了畢生精力。

張作梅 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作梅(1918—1981年)興寧龍田鎮霞璋村人。金屬材料專家,機械工程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致力於金屬壓力加工領域的研究工作。指導開展了金屬超塑性和非晶態合金的研究。成功地進行了球墨鑄鐵的衝擊性能試驗,並研究了A3鋼中板的機械性能。首次提出變形量的積累作用與奧氏體晶粒度的關係。

張楚漢 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楚漢(1933—)梅縣城東鎮金盤橋人。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水利水電工程專家。多年來,張楚漢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全國科學大學獎,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以及電力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8項國家級和部級獎勵。

■家族軼事

豐順官溪村:

300年張氏春祭活動

演變為全民狂歡節

豐順縣潭江鎮官溪村位於饒平、大埔、豐順三縣交界處,是豐北片最邊遠的革命老區,官溪村地處四面環山,呈長船形的山裡,有張、邱、廖三大姓氏,以張姓居多。

每逢農曆正月十一,豐順縣潭江鎮官溪村在外打拼的村民都會回到家鄉團聚,參加張姓德馨堂春祭及系列民俗文藝活動。

官溪村張氏的春祭活動可上溯300餘年。由於歷史久遠,春祭選擇在農曆正月十一舉行的原因已無從探究。但德馨堂一代代張氏後人都遵守老一輩的習俗,無論晴雨都會在這一天聚集在祖祠前三叩九拜、獻三牲、祭奠先祖,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

上世紀90年代初,官溪村村民生活窮苦,年輕人決心改變貧窮現狀,隨打工潮到珠三角等地謀生。當年只有18歲的張學軍就是其中一個,後來他成為這個隊伍中的佼佼者。

張學軍由經營一間小通訊器材店做起,從銷售、維修BB機開始到銷售手機,並擁有自己的數碼城。後又涉足房地產,生意遍佈深圳、東莞、佛山等地。他的成功影響並帶動了村裡的年輕人,他們隨他的“致富路線”到珠三角做生意,90%的人都從事通訊器材生意,村民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他們也開始注重精神生活的豐富。一年一度的張氏春祭慢慢演變成全村的春祭活動,有“白天祭祖,晚上看戲”的傳統,並在2003年開始轉變為文藝聯歡晚會。

這些年來,官溪村春祭活動曾邀請韓紅、潘長江、卓依婷、陳慧琳、陳慧嫻、黎明、張宇、王傑、譚詠麟、騰格爾、降央卓瑪等明星演出,吸引了眾多周邊群眾前去觀看,晚會越來越熱鬧,越來越盛大,成為了官溪村的一個品牌活動。外出鄉賢也會利用晚會聯絡感情,共謀家鄉發展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