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紀之大禹治水(二)

2. 開九山

開九山是指開鑿了九座山。九山一般認為是汧、壺口、砥柱、太行、西傾、熊耳、嶓冢、內方、衡山。

一、從汧及岐至於荊山。汧在右扶風,岐山在右扶風美陽縣西北,荊山在左馮翊懷德縣南。

二、從壺口、雷首至於太嶽。雷首山在河東蒲阪縣東南,太嶽一說在上黨西,一說在沁州沁源縣。

夏本紀之大禹治水(二)

三、從砥柱、析城至於王屋。砥柱,又稱厎柱,一說在河東大陽縣南河水中,一說在陝州硤石縣東北五十里黃河之中,析城山一說在河東濩澤縣西南,一說在在澤州陽城縣西南七十里,王屋山一說在河東垣縣東北,一說在懷州王屋縣北十里。

四、從太行、常山至於碣石。太行山一說在河內山陽縣西北,一說在懷州河內縣北二十五里,常山,即恆山,一說在常山郡上曲陽縣西北,一說在定州恆陽縣西北百四十里。

五、從西傾、朱圉、鳥鼠至於太華。西傾具體位置不詳,朱圉在漢陽南,鳥鼠山在隴西之西,太華山在弘農華陰南。

六、從熊耳、外方、桐柏至於負尾。熊耳在盧氏東,外方在潁川,桐柏山在南陽平氏東南,陪尾,又稱橫尾,在江夏安陸東北。

七、從嶓冢,至於荊山。嶓冢山在梁州,荊山與前文的荊山不同,一說在襄州荊山縣西八十里,一說在南郡臨沮縣東北隅。

夏本紀之大禹治水(二)

八、從內方至於大別。內方又名立章山,一說在竟陵,一說在荊州長林縣東北六十里,大別在廬江安豐縣。

九、從汶山之陽至衡山,過九江,至於敷淺原。衡山在衡州湘潭縣西四十一里,敷淺原又名傅陽山,在豫章。

3.通九川

九川指的是弱、黑、河、瀁、江、沇、淮、渭、洛。

一、疏導弱水至於合黎,部分流入流沙。弱水一說源頭在張掖,一說在窮石山,合黎水源頭在臨松縣臨松山東,流沙在居延北,有說是地名,也有說是水名。

二、疏導黑水至於三危,然後流入南海。黑水源頭在伊州伊吾縣北百二十里,三危山在沙州燉煌縣東南四十里,南海即揚州東大海。

三、疏導積石至於龍門,向南至華陰,向東至砥柱,又向東至於盟津,向東流經雒汭,至於大邳,再向北流經降水,至於大陸,再向北至冀州,分佈為九河,向下至滄州,合為一大河,名為逆河,最後到達碣石入於渤海。積石源頭在崑崙墟,龍門在洛陽南,華陰在華山北,盟津又名孟津,在洛北,雒汭又名洛汭,在洛水入河處,大邳山在成皋,降水在信都,大陸在鉅鹿。

四、疏導瀁向東流入漢水,又向東為蒼浪之水,流經三澨,入於大別,向南入於江,水往東流匯入彭蠡大澤,向東為北江,入於海。瀁水源頭在隴西氐道,至武都為漢水。江夏為夏水。滄浪為夏水,漢水支流。三澨有說水名,有說地名,一說在江夏竟陵,一說在南郡邔縣北。

五、在汶山疏導江,向東分流入沱,又向東至於醴,過九江,至於東陵,向東分流匯於彭蠡,再向東為中江,入於海。醴一說水名,一說陵名,一說為江、沅支流。

六、疏導沇水,向東為濟,入於河,向東從陶丘北流出,又向東至於荷,再向東北會於汶水,最後向東北入於海。沇水源頭在河東垣縣東王屋山,濟在溫西北,陶丘在濟陰定陶西,荷為荷澤之水汶水源頭在泰山郡萊蕪縣原山。

七、疏導淮水從桐柏,向東會於泗、沂,然後再向東入於海。桐柏山在南陽平氏縣東南。

夏本紀之大禹治水(二)

八、疏導渭從鳥鼠同穴,向東會於灃,又向東北至於涇,再向東過漆、沮,入於河。鳥鼠山,又名青雀山,一說在渭州渭源縣西七十六里,一說在隴西首陽縣西南,灃源頭在雍州鄠縣終南山,漆,沮,亦稱為洛水,源頭在馮翊北。

九、疏導雒水從熊耳,向東北會於澗、瀍,又向東會於伊,再向東北入於河。熊耳山在虢州盧氏縣南五十里,澗水源頭在洛州新安縣東白石山陰,瀍水源頭在河南谷城縣朁亭北。

4.疑點

通過對大禹治水過程進行描述,可以看出整個過程極其艱鉅,所到之地多得令人咂舌,基本上可以說當時九州大地都留下了大禹的足跡,九州大山都有大禹開鑿的痕跡,九州大河都有大禹疏導的蹤影,工程量之浩大,難以想象。

倘若大禹治水的工程量真如史記所說的那麼浩大,歷時十三年就能成功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大禹所處的時代,人力、物力以及技術都不足以支撐大禹如此高效的完成史記所述的治水任務。作為對比,秦朝時的鄭國渠西引涇水東注洛水,耗費秦國大量人力、物力,具體數字我沒查到,歷時約十年才完成,都江堰工程量相對較少,也是歷時八年才完成。這兩個工程和大禹治水相比只能算是局部工程,尚且耗費大量時間,況且大禹治水所能徵集的人力肯定遠少於鄭國渠和都江堰,因此,個人覺得史記關於大禹治水的記載要麼誇大了工程量,要麼就縮小了工作時間,前者的可能性更高。其實,史記關於大禹治水的記載大多取材於《尚書》等書,《尚書》是儒家經典,而禹又是儒家推崇的君主,出於自身目的對大禹治水有所誇大可以說是完全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