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周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工作了一週,是該好好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了。趁著週末,帶上家人,一起去贛州這十大古村落去旅行吧。

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週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贛州是全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下轄18個縣(市、區),總人口927萬。

在贛南境內的數以萬計的河流兩岸或道路交會區,在與粵閩邊際地區的數以千計的驛路、水路、山路的接合處,傍山依水構築了一處處客家村落,世代客家人在這裡休養生息、繁衍生存。

就在這堅忍不拔的堅守過程中,這些村落及其村落中生活的客家人逐漸成長,終於在千年、百年後的今天成就為具有活化石意義、研究意義、典藏意義的可供世人瞻仰、追尋、考察的重要場所。

客家古村的形成具有諸多的政治、軍事、地理、歷史、宗族、商業、人文等因素。

它是漢先民在贛粵閩邊際地區遷徙、定居、生存、發展的過程中,客家先民與當地土著居民相融合形成的客家獨有的文化特質的一種生態表現。於今天看來,這種生態表現無疑構築了博大深厚的客家文化資源。

典藏意義的客家古村

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週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曾有一天,想拋開一切,去大山深處養老

曾有一天,想告別繁華,去古鎮靜處發呆

曾有一天,想揮別過去,去高原平地發瘋

厭倦了此刻的生活

那就回歸古村,

找回那個曾經天真爛漫、歡聲雀躍的自己!

江南第一宗祠村

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週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歷史上的東龍富甲一方,以"千年古村、百座祠堂、百口池塘、百間大屋"而名動江西,有江南第一宗祠村的美譽。

村中,星羅棋佈的祠堂、民宅、廟宇、古塔、石橋、寨堡等古建築,依東龍嶺和南橋嶺兩條山勢而建,南北各有一條清溪蜿蜓曲折流過村莊,串著一口口波光粼粼的水塘西去,整個東龍村融入在青山綠水之中。

村中古木參天,綠樹成陰,處在一個海拔在500至900米、佔地面積約2.5平方公里的山間盆地裡。盆地中阡陌縱橫,清溪環流,景如詩畫,祠堂民宅、小巷幽徑錯落有致,令人流連忘返。

贛縣白鷺村

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週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深山裡的客家大觀園

白鷺村位於贛縣北部。白鷺早在商周時期就已形成人居村落,此後日漸繁榮。

6萬平方米的古建築中,百年以上的客家民居就有140多棟,古色古香的青磚黑瓦建築群落,多為明、清兩代所建。 一道道排列整齊的風火山牆,飛簷翹角,氣勢非凡。堂內雕樑畫棟,玉柱花窗,大大小小的天井錯落有致。

正廳和偏廳相得益彰,住房和雜屋秩序井然。官宦人家的祠堂門口排列著圓圓的"龍抱石"和長長的"旗杆石",上面鑲刻著文字、圖案,表述主人的功名與官銜。祠堂之間,於"風水"有礙的巷道路口的牆頭或屋頂上,往往高懸起一塊獸頭裝飾的"泰山石敢當"的石碑或一尊張牙舞爪的小石獅,藉以"鎮妖驅邪"。

尋烏周田村

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週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客家圍屋古韻猶存

周田尋烏縣澄江鎮東6公里處。東靠溪尾,南接漁溪,西至團山,北連族亨、長畲。

周田客家古村,方圓3公里內座落著二十八座方型圍屋,現保存完好的有十五座。木雕、硅雕、石雕工藝精湛,栩栩如生,體現了客家先民精巧的技能和超凡的智慧,更有奇石、秀峰、古樹等自然景觀點綴其中,寧靜而祥和,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田園美景。

一村通三省,與廣東的平遠縣差幹鎮烽嶺牌村、福建的武平縣東留鄉龍溪村與周田一山之隔,一條穿村而過的古驛道將三省三村一脈相連,處於客家地區的中心地帶,客家文化在此匯聚交融,正是這通達三省的古驛道,給周田帶來了五百多年的繁榮。

于都寒信村

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週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寒信村位於于都縣段屋鄉的北大門、緊鄰車溪、寬田兩鄉。百里梅江蜿蜒而過,仙澄公路穿越其中,寒信大橋橫跨江面,寒信峽谷景色迷人,歷史文化富有傳奇。

寒信不僅有燦爛的客家祠堂文化、碼頭文化、廟宇文化,還有堪輿文化。留存著贛派風水祖師爺楊筠松烙印的"回龍接官""水府永旺""雙獅送仙""觀音坐蓮""金雞飲水"等"寒信峽十景",一直都是寒信村的榮耀和傳奇。

山清水秀,桃李豐富,古樹繁多,古祠雄偉,古廟壯麗,可謂是春來賞花、夏季避暑,秋觀紅葉,寒冬釣魚的旅遊休閒的好地方。

瑞金密溪村

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週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靜守往昔的客家古村

密溪村位於瑞金市西北部的九堡鎮,三條小溪流經片村匯合於環溪水庫,詩有云"一帶密溪淌綠水,千尋松竹染紅霞",這個美麗的千年古村就是密溪村。

具有700多年曆史的密溪村保存明、清古建築眾多,歷史文化遺存十分豐富,被許多專家學者稱之為"明清古建築的鄉村博物館",村內現有明清古建築40多棟,有祠堂、廟宇、古塔、牌坊、古道、古橋等。

村中的古宅由西北的高地向東南的底地依次而坐,連綿起伏,錯落有致,遠遠望去似一幅水墨山水畫。整個古宅的分佈村西多而集中,村中古道均為光滑鵝卵石鋪成,紛繁而又有序,由南至北緩緩上升,臺階、石欄依山而建,依勢而構,獨具匠心。

會昌羊角村

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週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羊角古村,坐落在會昌縣漢仙岩風景區東南的湘江河畔,它是贛南歷史上獨有的一處明清時期的城堡村落,因其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成為明清時期江西東南隅通往閩粵之"咽喉",素以"一隅之地而遙制千里"著稱。

明清兩朝,羊角堡內先後建有兵署、衛衙、公館、宗祠、碼頭、圩市等諸多公共場所。堡內軍民、商賈共處,因地處水陸交通的要道,在城堡東側闢有羊角圩,過往的商賈、馬車、挑夫等川流不息,熱鬧非凡。

在羊角古村,沿著城堡斷斷續續的城牆尋古,觸摸著風化開裂的古城牆磚,踩著堡內鵝卵石鋪就的巷道,猶如走進了歷史的時空隧道……

南康譚邦村

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週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明代最後的村落

譚邦古城位於南康坪市鄉圩郊,是一座鮮為人知的古城,現名譚邦村,這是一個頗有來歷的村莊。

古時譚邦城依照當時的贛州城的格局修建,分設東南西北四座城門和小南門。保存最好的是南門古城牆,雖然經過歲月的洗禮,他仍然挺拔,嚮往來的遊人訴說著古城曾經的輝煌。

悠悠古城在滄桑歲月的歷練中留下的殘金剩玉,在陽光下熠熠閃爍著它未盡的光芒。

石城大畲村

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週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安靜祥和的客家村落

大畲村地處石城縣琴江鎮東南部,因"人丁興旺、衣食無憂"的淳樸願景而命名。古老的客家圍屋,蒼翠的參天大樹,.....鄉村的旖旎風光讓人感嘆,原始村落的安靜祥和讓人豔羨。

一棟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天井式"客家古民居,它沒用鋼筋水泥,沒用螺絲鐵釘,但是卻間間相通,廊廊相連,迴環曲折,雕刻精美,經歷了近三百年的風雨仍巍然屹立。

南廬屋的身後,通天石直插雲霄,千佛石橫空出世,龜壽石安然靜立,石馬石昂首天外。告別繁華的都市,忘卻生活的煩惱瑣碎,讓思想歸零放空,卸下肩膀上的重負,讓心靈得到沉澱。

龍南關西村

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週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客家文化的靈秀之地

關西村,有著700年的歷史,青山相擁,碧水環流,長久的現代修建、薄重的客家文明,令那一山城僻家成了靈秀之天,至今還保存著較完整的以徐氏為主脈的明清歷史遺存、文脈史蹟。

作為關西村的標誌性古建築,關西新圍是當今贛南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面積最大的客家圍屋。

青磚、黛瓦、白牆,房前屋後綠樹成蔭,向世人展示其"文武合一、耕讀合一、官商合一、村圍合一"獨具魅力的客家文化。

興國三僚村

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週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三僚村位於興國縣,距離贛州市區約157公里,是中國風水地理文化第一村。

三僚村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山區村寨,但自從唐僖宗坤符18年(公元880年),原朝廷金紫光祿大夫、司天監正、風水大師楊筠松(名益,號救貧)先生,攜其門徒曾文訕、廖瑀、劉江東、黃妙應等人,選中這塊"寶地"居住20多年。他們授徒傳業,開創了中國南方風水文化之先河。

村內至今保存了大量的風水作品,如龜蛇相會、曾氏砂手、蛇形祠、虎型墓、七星池等,是中國風水文化保存最為完好、風水作品最為集中的古村落,是中國風水文化始祖地,也成為世界風水文化愛好者朝覲的聖地。

贛州十大客家古村落,週末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吧!

一座古村,一段故事,一抹回憶。

贛州客家古村有很多,各有雷同卻又不盡相同。

即使工作忙碌,但你該抽個時間成全自己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