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平:爲逐「新藥夢」一往無前、一絲不苟的「鬥士」

走進上海藥物所內這間略顯擁擠的辦公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樸素的沙發——王逸平便是在這張沙發上溘然逝世的。辦公桌上的資料還堆疊在那,雖多卻不失整齊。辦公桌一旁,幾株盆栽仍守護於此,但其中一盆的葉子已經完全枯萎了。

王逸平:为逐“新药梦”一往无前、一丝不苟的“斗士”
王逸平:为逐“新药梦”一往无前、一丝不苟的“斗士”

■王逸平的辦公室如今仍保持著原樣。吳正彬攝

“王老師還在的時候,它們都被養得很好,只可惜我們都沒有王老師會養。”一位同事回憶起王逸平,眼裡滿是悲傷。

就在今年的4月11日,王逸平因病永遠地倒在辦公室裡,留給眾人難以揮去的悲痛和遺憾,也讓這個原本平淡無奇的日子變得沉重起來。“鬥士”,這是很多人眼裡的王逸平,在追逐“新藥夢”的路上,他總是一往無前、一絲不苟!

一個特殊的病人悄然離去

1993年,30歲的王逸平不幸被確診患有Crohn’s(克羅恩)病,同年手術,切除了一米多小腸。

王逸平曾是學醫的,但為了給無藥可救的病人找到新藥,他從學醫轉到做藥,長期從事心血管活性化合物的藥理作用和分子機理研究以及心血管藥物的研發,給更多患者帶來生命的希望。

王逸平:为逐“新药梦”一往无前、一丝不苟的“斗士”

■2017年3月,王逸平(右一)在實驗室。圖片來源:上海藥物所

丹參入藥,在我國有悠久歷史,《本草綱目》、《中醫藥大辭典》等醫藥文獻中都記載。但丹參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麼?一直沒有搞清楚。王逸平和合作者宣利江研究員帶領科研團隊展開研究,經過長達13年的艱苦攻關,終於揭開了丹參有效成分之謎,併成功研發了丹參多酚酸鹽粉針劑。

後經臨床使用證明,丹參多酚酸鹽粉針劑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等疾病,臨床療效顯著,高效、安全、質量穩定可控。截至目前,該藥已在全國5000多家醫院臨床應用,1500多萬患者受益,累計銷售額突破200多億元,幾乎每天都有近十萬患者受益。

然而,在為千千萬萬病人埋頭苦幹之時,王逸平卻常常忘記自己也是一個病人,為了追逐自己的“新藥夢”,他總是鞭策自己“再戰一個回合”,他說,能夠堅持“再戰一個回合”的人,是不會被打垮的。

王逸平:为逐“新药梦”一往无前、一丝不苟的“斗士”

■2006年7月,王逸平在自己的辦公室。圖片來源:上海藥物所

但病魔終究無情。原計劃他要赴武漢參加一個學術會議,但卻失約了,在辦公室溘然長逝。

因為“實驗室的燈還亮著”

“做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他正是這樣的人。”上海藥物所黨委副書記厲駿這樣評價王逸平。

據介紹,對於新藥研發者而言,一輩子能做成一個新藥,便是足以自豪一生的榮耀。而王逸平卻在40歲出頭就作為主要發明人,成功研發了丹參多酚酸鹽粉針劑。不僅如此,他主持藥理研究的抗心律失常的一類新藥“硫酸舒欣啶”還是國家科技部“十五”重大專項“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項目,已獲得了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等國家的發明專利授權,並已完成二期臨床試驗。

王逸平:为逐“新药梦”一往无前、一丝不苟的“斗士”

■2016年9月,王逸平在(荷蘭)丹參多酚酸鹽歐盟註冊諮詢會途中。圖片來源:上海藥物所

他還構建了包括心血管疾病治療藥物先導化合物篩選、候選新藥臨床前藥效學評價、藥物作用機制研究等完整的心血管藥物研發平臺和體系,為全國藥物研發企業完成了五十多個新藥項目的臨床前藥效學評價,為企業的科技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然而,面對斐然的成就和紛至沓來的榮譽,王逸平卻總是波瀾不驚。他的課題組學生李惠惠回憶道:“很多榮譽證書他拿到手後,就是隨便地往櫥櫃裡一塞,以至於後來我們想整理時,卻找不到這些證書,不知道他塞到哪裡去了。”

在同事們眼裡,王逸平既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也是一個十足的“拼命三郎”。如果不出差,他每天七點多出現在單位,每晚八九點下班已屬正常,常常要工作到深夜11點多。

“他說如果準時下班的話,回來也是堵在路上,所以基本上都很晚回,而且週末也經常到單位去,待在家裡的時間很少。有時候我跟他談到這些,他就說‘我們單位的同事都是這樣的,你去看一下實驗室的燈很晚還亮著,別的同事也都是這樣的,不是我一個人這樣’。”王逸平的妻子方潔回憶說。

事實上多年來,為了節約時間,王逸平還總是自己給自己看病。在辦公室冰箱裡常備藥品,連針也自己打,還自己記錄病情。在王逸平手寫的《Crohn’s病程記錄》中,清晰地記載了他的病情反覆發作、不斷加重,多次出現營養不良、貧血、大量便血、疼痛導致的昏迷等情況。他的體重常年只有一百斤左右,時常拉肚子、便血。就算是這樣,王逸平也總是面帶微笑,在工作間隙還常常會跟同事和學生們打趣,大家都把他當作一個“開心果”。

王逸平:为逐“新药梦”一往无前、一丝不苟的“斗士”

■王逸平辦公室的冰箱裡常備藥品。吳正彬攝

有一件事讓作為王逸平同事的沈建華記憶猶新:“有一次我們在漢堡開會,他那時候突然間發病了,疼得厲害,大概有三天三夜的時間,基本都是躺在床上,也不能吃東西。疼痛難忍的時候,他就把自己泡在浴缸裡用熱水緩解。回來後,他卻若無其事地在辦公室裡給我展示他冰箱裡的應急針,還很誇張地跟我秀怎麼打針。”

他總不厭其煩地詢問

時間在王逸平這裡的確是一點一點擠出來的,擠出來的時間一方面用來做研究,另一方面則用來培養人才。王逸平為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養傾注了極大的熱情與心血,培養了30餘名碩、博士研究生,包括中科院院長優秀獎獲得者,很多畢業生已成長為年輕一代的優秀科技人才。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王逸平也總是以身作則地教導學生們要秉持“一絲不苟”的科研精神。

王逸平:为逐“新药梦”一往无前、一丝不苟的“斗士”

■2005年12月,王逸平(中)與他的學生們在實驗室合影。圖片來源:上海藥物所

綠谷製藥董事長呂松濤在回憶與王逸平的合作時表示,王逸平對新藥研發總是表現出非常嚴謹的態度,一定要做到真正有效,真正安全。

“一開始合作的時候我就問他:為什麼你們研發一個新藥要十幾年時間?我聽說其他藥物所研發類似的藥,單一有效成分做到40%就已經開始做臨床了,你們為什麼不這樣做呢?他說最重要的是要對患者負責,單一有效成分提高到80%、總有效成分接近100%才能開始做臨床。”呂松濤認為,以良好的療效為出發點來做對老百姓真正有價值的好藥,這正是王逸平的信念。

呂松濤又回憶起了另外一件事:“這麼多年來他每次見到我,就會不厭其煩地詢問‘你們的生產有沒有問題?能不能做到安全可靠?’照道理,他把這個成果轉讓給我們以後,完全可以不必再管後面的生產,但他就是這樣的一絲不苟。為了產品的質量問題,十幾年來他和他的夥伴宣利江博士,一直都是隨叫隨到的。”

“藥學研究的每一份付出,都能為百姓生命健康帶來一絲希望。” 這是王逸平始終秉持的初心。他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在生之年能做出“世界各地臨床醫生首選的新藥”。怎樣的藥配得起這樣的稱呼?用途不斷有新發現的阿司匹林、治療糖尿病的二甲雙胍、抗瘧神藥青蒿素——自現代藥物出現,這樣的藥物不過幾十種。

王逸平:为逐“新药梦”一往无前、一丝不苟的“斗士”

■王逸平在祖沖之路園區

“就在他走前一個星期他還跟我說,他覺得自己還有十年可以好好幹。他說‘再有十年時間,我還想再做出兩個新藥!’”方潔回想起了王逸平生前立下的雄心壯志。很多同事都相信,只要人不倒下,王逸平完全有可能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這個抱負,只可惜病魔已經不允許他再有下一個十年了。

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他的事蹟必將激勵千千萬萬的後來者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