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彈頭
什麼是混成旅
在翻看民國資料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混成旅這個詞,很多名人都是從這個位置上一躍成為軍界大員,比如說馮玉祥真正的發跡應該就是在1914年所部改編為第十六混成旅,後來馮玉祥發家也是以這個第十六混成旅為基礎,最後發展成為西北軍幾十萬人。
很多人會困惑,什麼是混成旅,實際上這就民國特殊時期的一種特殊建制,雖然,日本也有仿製中國組成的獨立混成旅團,現代也有一些混成旅,然而都不是軍隊的主要戰術單位。
混成旅最早產生於1912年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是一種由步兵、騎兵、炮兵、工兵等各種兵種混合而成的編制,通常來說一個混成旅通常有四千多人。
在甲午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中慘遭失敗的清政府決定進行軍事改革,學習的思路應該是學習德國,畢竟清政府一直在學習德國,當然日本的軍制也是抄襲德國,所以,後來可能是基於本地化的需要,北洋常備軍的編制採用了日本陸軍編制,以鎮為基本戰略作戰單位,鎮下面有兩個協,協下面有兩個標,標下面是營。
混成旅的由來及發展
袁世凱率先在北洋編制六鎮,大概有7萬多人,一個鎮也就是一萬多人,按照現在的理解,其實也就是一個師,“鎮”也就是等於“師”,“協”就是“旅”,“標”就是“團”!
1907年清政府決定仿北洋六鎮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實際上到清朝滅亡前,全國也就編了14個鎮,18個混成協。
在1912年北洋政府正式將鎮、協、標,改為師、旅、團。這裡的18個混成協,就是後來的混成旅,袁世凱基於當時複雜的情形,迅速將北洋軍擴張,增編12個師,16個混成旅。整個袁世凱時期,應該只存在了17個混成旅。
正常來說一個師一般一萬多人,並不適應民國時期的常規戰鬥,一般要大戰才出動整個師,但是一般的旅,兵力又太少,缺乏必要的兵種,在打仗的時候無法獨立完成作戰任務,因此混成旅應運而生,混成旅相對於一般的旅,增加了很多兵種,這樣也就是一個正常旅的PLUS,一個師的縮小版。
混成旅的歷史作用
混成旅的厲害之處,在於其有一定的軍事獨立權,並不是完全聽從於師的安排,因此,袁世凱在建軍的時候,著力進行了混成旅的編制,當時北洋政府控制的軍隊,有33個陸軍師,而混成旅則達到了97個,堪稱最實用的戰術單位。
1914年袁世凱入川的時候,入川3個混成旅就搞定。
另外,混成旅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編制不是固定的,不想陸軍師,基本就是一萬人,混成旅則可以自由發揮一些,有些窮的地方,一個混成旅也就三四千人,而馮玉祥的混成旅應該就有點彪悍了,掛上將軍銜,部隊達上萬人。
但是隨著軍閥混戰愈演愈烈,規模也越來越大,混成旅顯然已經不適合常規作戰了,應該編制也逐漸正規化,該是師的就是師,該是旅的逐漸就是旅,實際上也是加強作戰單位,畢竟,混成旅實際上並不利於軍事指揮。
在1925年的時候,奉軍控制北洋政府後,就開始將混成旅逐漸改為師,但是北洋軍閥在應對國民革命軍的時候,可以說是一敗塗地,北洋原來控制的軍閥,除了被殲滅的吳佩孚和孫傳芳,也就剩下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馮玉祥和閻錫山在北伐中就宣佈服從南京國民政府,接受改編,而張學良在1928年也宣佈改旗易幟,接受改編。
最後北洋軍閥退出歷史舞臺,帶有北洋軍閥時代烙印的混成旅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不可思議的是,後來日本在九一八事變後,可能是基於接地氣的考慮,也建立了獨立混成旅。以縱橫瞭解到的現代國防情況來說,就是旅也不是常用的作戰單位,師下面直接管理團,應該是更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需要吧!
史論縱橫
賀龍元帥1916年“兩把菜刀鬧革命”之後,率領湘西的農民武裝一路壯大,在討袁護國的和護法戰爭中屢建戰功,曾經被改編就任“四川陸軍暫編第九混成旅”旅長,1926年所部再擴編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1師,到1927年經過北伐戰爭後升任第20軍軍長。他在舊軍隊成為高級軍官的標誌就是混成旅旅長,因為這是個副師級的職務,介於戰術和戰役單位兩者之間的特殊編制。
(賀龍任混成旅旅長時舊照)
“混成旅”這一編制名稱產生於1912年的民國初期,我們知道晚清新軍的“鎮”的編制仿自日本陸軍,而“混成旅”這個稱謂則是日本人仿自民國了(混成旅團)。袁世凱的北洋六鎮成軍後,1905年清廷擬在全國推行,建立36個鎮的的新式陸軍,當時的編制順序是:“鎮、協、標、營、隊、排、棚”,並要求各省督撫自籌部分軍費建立新軍。
但各省財政情況不一,富庶的省份有能力編成了“鎮”,貧脊地區湊不夠一“鎮”兵力,卻又比“標”規模稍大,於是清廷兵部(後陸軍部)將其命名為“混成協”,所謂混成就是“混合編成”之意,因為鎮所轄的“協”是比較單一的步兵,沒有那麼多騎、工、輜、炮等兵種的配屬部隊,而混成協是“小師”的規模。到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後,下令將“鎮、協、標”改稱為“師、旅、團”,那混成協自然就改稱為了“混成旅”。
(第十六混成旅旅長馮玉祥)
到辛亥革命前,清朝共完成了十四鎮和十八個混成協的組建,也就是說,中國第一批共有18個混成旅。隨著軍閥混戰的興起,北洋政府和地方實力派開始猛烈擴軍,到1916年僅北洋軍閥就擁有了97個混成旅的番號,西南、西北等地方軍閥的自建混成旅尚不計在內。張作霖曾經用截獲的直系武器,一次就裝備和擴充了奉軍四個混成旅;馮玉祥也是從擔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長、湘西鎮守使開始走上政治舞臺的。
民國時期混成旅較多的另外一個因素,是各路軍閥隱蔽實力的需要,因為師一級的番號是需要北洋政府陸軍部授予的,張作霖在東北經營十年也才有了第27、第28兩個師的公開番號,其他自己擴充的部隊一律以“混成旅”稱謂和排序,一方面省去了申報北京政府核准的麻煩,一方面也使其他派系無法掌握奉軍的準確實力,因為混成旅這個建制,4000人是它,5000人也可以,張大帥高興的話,可以招滿6000人,因此,旅長的軍銜也是從上校到少將皆有,一看所部兵力,二看張大帥器重與否。
日軍在1931年之前是沒有“混成旅團”這個建制的,首次使用就是在“九一八事變”之後,為了鎮壓東北抗日力量,日軍大本營將國內各常備師團的其中一個旅團抽出,加強騎工炮輜等直屬部隊,編為“獨立混成旅團”開往東北作戰,到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混成旅團的數量急劇增加,大多擔任城市警備、後方守衛、輔助進攻等任務。
國民黨軍隊在武漢會戰後,重新統一了軍隊序列,將師轄旅改製為師直轄團,取消了旅級番號,混成旅這一編制也基本就消失了,部分兵力兵器確實不夠甲種或乙種師的混成旅,也統一更名為“暫編師”。人民軍隊也曾經在上個世紀末進行了“師改旅”的改革,基本上現在的“旅”都是混成編制,但只稱為旅,敏感原因,不多展開說明了。
度度狼gg
根據《常用軍語釋義》一書中是這樣解釋混成旅的,根據部隊作戰的需要,將幾個功能互補的作戰單元組合為一個具有綜合作戰能力的部隊,稱為混成部隊,有幾個這樣的部隊組成的師級作戰單位稱之為混成旅或者混成師。
簡單來說,混成旅就是多兵種的機動精英部隊,由步兵、騎兵、炮兵、工兵等多個兵種混合而編程的獨立旅,在民國時期軍隊中經常有這樣的編制,屬於綜合性作戰部隊。日軍在二戰期間也組建了很多混成旅團,比如當時的“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被迫擊炮擊斃的那位), 當時就是華北方面軍駐蒙軍獨立第二混成旅團的旅團長。
混成旅編制屬於副師級單位,至少有三個正團職單位或六到九個副團職單位組成,一般包括了3個陸戰營,1個裝甲營,1個炮兵營,1個通信連,1個教導隊,1個工兵連,1個汽車連,1個警衛連,1個偵察連,衛生連,修理連等編制。大致上可以分為指揮部,作戰部,補給部,通訊部,後勤部等部門。一個混成旅大概有4000來人。當然,一般情況下混成旅的編制比較多樣化,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和配置。
解放後的混成旅一般 是由陸戰營、裝甲營 、炮兵營等組成 ,根據混成旅的隸屬不同,大致分為步兵混成旅,炮兵混成旅和航空部混成旅,以此來適應信息化作戰和一體化作戰部隊的建設。
而在現在,混成旅一般是指海陸空三軍協作部隊,大概有四五千人。
以上。
木劍溫不勝
世界近代軍隊的特徵之一是多兵種合成化,例如作為戰役單位的師,內轄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等多兵種配置。混成旅這種編制,在早期並非是一種長期的獨立編制單位,一般是在戰爭中臨時從師以上的單位中抽建的戰役支隊,包含多個兵種,並有一定程度的加強,能夠獨立完成任務,戰事完成後就解散迴歸原建制。如甲午戰爭的日軍的大島混成旅團,就是從第五師團中抽編的;侵華戰爭早期建立過的一些獨立混成旅團,也具有這種性質。
混成旅作為一種長期化存在的軍隊單位編制,還是從我國發展起來的。清末練新軍,最初是以“鎮”(即師)為最大獨立編制單位,清陸軍部預定在全國編制三十六鎮,也是參考的西方軍隊以若干陸軍師的設置方式。然而在編練時遇到很多難題,因為是以各省的財力獨立編練,一是缺錢,二是缺人才,一步到位建成一鎮,很難達到。只有北洋六鎮,是袁世凱在中央的支持下,聚全國的協助財力而練成,其餘一般的省份沒這個財力,而且近代軍事人才也稀缺。所以通過兩步走的方式,先練一半,通常是步兵一協(旅),騎兵炮兵各一到兩營,工兵輜重兵各一到兩隊(連),這樣的軍隊就叫混成協,即混成旅的前身,其實就是鎮的縮小版。下一步再添步兵一協,及騎炮工輜其他營隊,合成一鎮。混成協的設立最早是從河南開始的,以後遍及各省。在辛亥革命時,大多數省份只有一個混成協甚至更少,除北洋及程度較好的江蘇、湖北以外,只有少數幾個省(如四川、雲南、吉林、浙江、福建等)添協成鎮。
民國以後,沿襲清朝,混成旅作為一種獨立編制存在了下來。主要是軍閥割據,各省的地盤很大,既要考慮各地的安全,還要平衡、限制大小軍頭門的利益,多建立混成旅,比建立師更實用。所以北京政府時期,陸軍混成旅的數目比陸軍師要多,編制也較靈活,通常有兩個以上兵種的都可以叫混成旅(單一兵種的只能叫步兵旅、騎兵旅等等),不必各兵種樣樣齊全,下轄的團營數目也各不相同。這種亂局直到國民政府北伐成功後,統一軍制,陸軍軍編成了戰役單位,陸軍師的門檻降低,數目增加,混成旅也就式微,名稱也改成了獨立旅等等。
日軍的混成旅團,早期前已敘述,七七侵華戰爭全面開始後,在佔領區內先後設立了很多獨立混成旅,後期設立的很多是起守備、治安的作用,屬於一種變通性質,前面已有人提過。
軍史游民
說白了混成旅說白了就像是現在的合成作戰部隊,這種編制本來就是適應戰爭最佳的編制。其部隊組成部分是由多兵種按照相應的組合而成。但是在不同時期裡,它的編制及其他的屬性就比較亂。
從二戰時期就開始出現這個詞,其實這樣的部隊很早就已經出現了!但是較為熟悉的還是二戰時期,在這期間最優秀的還是德國這種少量的部隊,其次是日本,其他的國家根本排不上號。
再說說國內同時期的混成部隊,只不過是以前有些問題是指揮不暢,而且戰鬥力參差不齊,容易脫離,人員也是參差不齊等因素。而現在的這種編制的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但是到了45年至49年,這些部隊的情況好轉了一些,但還是不被國民黨政府中央看得起。現在的部隊是以前所不能夠比的。
Dentch一59285062685
抗日戰爭時期,在敵後的八路軍,編制僅有區區三個師,按照國民黨給的番號,這三個師滿編人數也不過幾萬人,遠遠滿足不了八路軍在敵後蓬勃發展的速度。那怎麼辦呢?活人不會被尿憋死,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於是八路軍就有了許多獨立團這樣的編制。
最著名的獨立團,莫過於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獨立團雖然名義上團,但是它的編制可大可小,人數可多可少。最少是獨立團,只有區區幾百人,而在李雲龍圍攻縣城時,他的獨立團的人數已經達到師的級別,一萬餘人。
為什麼獨立團可以做到這樣呢?
獨立團並非正規番號,所以才有了極大的彈性空間,也因此,才出現了諸多人數高達萬人的“獨立團”。這種以獨立團為掩護擴充部隊的方式,並非八路軍的首創。實際上早在北洋軍閥時期,就已經有軍閥這麼做了。不過,他們用的不是獨立團,而是混成旅。
其實混成旅早在清末時就已經出現,而在北洋政府時混成旅數量更多。一般來說,混成旅是界於團和師之間的一種編制,但是並沒有法定的編制。也因此,存在於全國的諸多混成旅,編制和人數也天差地別。
例如馮玉祥的第16混成旅,人數就高達上萬人,堪比一個正規師。也正是在擔任16混成旅旅長之後,馮玉祥才真正的以高級軍官和一方軍閥的身份,進入了民國的歷史舞臺。
在北洋軍閥時期大量出現的混成旅,成為了北洋各軍閥的一大特色。除了歸屬於袁世凱麾下有編制的數支混成旅,其他各系軍閥,為了擴充勢力,麾下均有混成旅,來作為除了政府給予的正規編制以外的擴充軍隊。
例如東北王張作霖,除了兩個正規師的編制,手下還有數支混成旅部隊,而且他麾下混成旅部隊的人數也天差地別。山西王閻錫山的麾下也有混成旅的編制。
鳶飛九天2018
所謂混成旅,是一種在亞洲比較普遍的軍事編制,往往採取多兵種(步兵、炮兵、工兵等等)合成的組織形式,類似於小型師或者作為師的過渡型組織。比如說清末新軍有所謂“混成協(旅)”,實際上就是作為組建“鎮(師)”的基礎。
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也組建了很多混成旅團,實際上也是作為小型師團來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類似“混成旅”的編制單位,在歐洲戰場比較少見。比如蘇聯和德國軍隊的旅,多數情況下都是單一兵種單位(獨立於師以外的單位)。比如坦克(裝甲)旅、炮兵旅、步兵旅、工兵旅等等。亞洲的旅,特別是混成旅,傳統上下設有團一級編制(日本的混成旅團很多是直接管轄大隊)。
而二戰期間蘇聯與德國的旅,通常只下設營。很多時候,蘇聯的旅規模甚至比團還小。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武裝黨衛軍“希特勒”第一師,在正式編成為師之前,就曾以類似混成旅的形式存在過,編成包括幾個步兵營、1個偵察營、1個炮兵營和1個工兵營。
朱世巍
混成旅之說,最早還是得從袁世凱說起!
北洋新軍
1895年,袁世凱小站練兵,開始組建了自己的北洋新軍的核心班底。到了1904年之時,北洋新軍已經有了三鎮的規模,1905年二月,北洋新軍已經擴編到了六鎮,也就是常說“北洋六鎮”,袁世凱最為倚重的戰鬥力!
先簡單說一下北洋新軍的編制:
從上到下,北洋新軍分為7個級別,依次是鎮、協、標、營、隊、哨、棚。鎮是北洋新軍中最高級別的編制,屬於戰略單位,下轄兩個協。每鎮大概有兵力12000人,每協的兵力則在4000人左右(鎮除了轄2個協之後,還有一些獨立於協的編制存在)!
混成協
北洋六鎮編成之後,袁世凱建議清政府模仿北洋六鎮,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在兩到5年的時間內完成。
不過,鎮畢竟屬於最高一級的戰術單位,包含多個兵種,組建起來費時費力費錢。所以新軍組建鎮的時候,出現了縮水,由此“混成協”便應運而生。
“混成協”的規模介於鎮和協之間,人數在4000到6000不等。從兵種組成情況來看,混成協和鎮相似,從人數規模來看,混成協和協比較接近。簡單一點來說,混成協就是一個多兵種的協或者弱化版的鎮,既是是戰略單位,也是戰術單位。
截止到清朝滅亡之時,全國共編新軍14個鎮、18個混成協。
混成旅
袁世凱成為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之後,於1912年9月15日對北洋軍的編制進行了改名,原來的鎮、協、標、營、隊、哨、棚改成了師、旅、團、營、連、排、班。也就是說鎮變成師,協變成了,混成協就變成了混成旅。
如果大家夠細心的話,就會發現在北洋軍閥中很少會出現軍這個級別的編制,最高編制就是師。在北洋軍閥中能成為師長,已經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了,比如說張作霖,在1912年被袁世凱任命為二十七師的師長。
混成旅作為僅次於師的存在,混成旅的旅長也是很了不得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不受師長的節制,比如說馮玉祥在1916年擔任過第十六混成旅的旅長!
北洋時期,軍閥混戰。為了擴充兵力,各路軍閥都是放肆的招兵買馬。但是,師作為最高級別的編制,一般軍閥不能隨意組建,同時也為了掩人耳目,所以混成旅這個編制就開始滿天飛了。
此外,混成旅相比於師來說,更加的靈活,因此很受軍閥們的青睞。
北洋時代結束後,混成旅這個編制依舊保留下來,但是意義卻和北洋時代有點不太一樣。國民政府時期的混成旅,已經變成了一種精英化的戰術單位,是為了完成某個特定任務組建!
在抗戰時期,我軍也有這樣這樣的編制,有些時候也叫做“獨立旅”,比如說新四軍直屬獨立旅!
現在,我軍中現存的旅這一編制實際上就是混成旅!
小鎮月明
混成旅要從北洋軍說起。
袁世凱以德國編制,訓練新軍。獨立作戰單位是鎮(師)。一鎮(師)大約有12500人。
一鎮(師)包含:兩個步兵協(旅),一個馬標(團),一個炮標(團),一個工程營,一個輜重營,外加伙伕軍樂隊等等。
其中,每協下設2標,每標下設3營,每營4隊(連),每隊(連)4哨(排),每哨(排)3棚(班),每棚14人。
清末叫做鎮、協、標、隊、哨、棚,民國後改成師、旅、團、連、排、班。
在實際練兵時,發現耗資巨大。尤其是地方政府,一時拿不出那麼多錢編練一師人馬。只有退而求其次,先練一個混成協(旅)。比如湖北黎元洪就是二十一混成協協統。混成協下設兩標步兵,炮兵一營,騎兵一營,工程一隊,輜重一隊。
混成旅(協)相當於半個師(鎮)。兵種齊全。開始時只是一個臨時單位。
民國後,有二次革命、圍攻白狼、護國戰爭、護法戰爭等。這些戰爭的特點是規模小,範圍大。以師的編制去進攻有點大材小用。而戰場很多,軍隊不夠用。於是成立了常設混成旅,比較典型的就是馮玉祥的十六混成旅。
混成旅作為獨立作戰單位,直屬陸軍部。另外各省也有混成旅,比如張宗昌的江蘇混成旅。
隨著發展,各混成旅編制逐漸擴大,而各不一樣。馮玉祥在護國戰爭前期立功,得到袁世凱嘉獎。特准擴招一個補充團。後來馮玉祥又成立機槍營、手槍營。到1918年時,十六混成旅已有近10000人,比師小不了多些。
草墨之家
先說旅
旅是一種特殊編制 二戰特殊編制 有 旅 軍 軍團 兵團
旅是一個介於團 師中間的編制 比團大 比師小 這是正常來說 當然有的時候小型旅比團都小 有點旅比師還大 那就不說了
混成 一般是戰時 為了某種任務而將幾種兵種混合到一個編制裡面 這個編制有多兵種 戰鬥力強的特點 比如一個混成旅轄若干個步兵營 坦克營或裝甲營 炮兵營 防空營 等 中國現代陸軍集團軍 旅都是合成 混成編制 多兵種作戰
還有一種混成是一個或者幾個部隊被打殘或者接近取消編制了 這樣把幾個部隊的殘留兵力混合到一塊 成為一個新的部隊 便於利用 節省兵力 如二戰就很多這樣的樣例 一場戰役 會戰下來 很多部隊被打殘 一個師打的就剩下一個營 後方兵源補充不上 這樣幾個部隊混合到一塊 成為一個臨時編制 根據戰況 返回原編制補充兵力或者成為固定編制 這種事 蘇聯人經常幹 蘇聯人二戰後期全國戰爭狀態 師 旅是批發式增加 3000就敢號稱一個師 各種師級 旅級 獨立團的番號以至於讓德國間諜見面就吐槽 蘇聯人在搞什麼?上帝 這麼多番號 該死 蘇聯人方面軍一級多大十幾個 下屬集團軍 軍 師 獨立旅 團 自己算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