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事件引出娱乐圈惊天内幕,刷票房、洗钱原来是这么干!

几日前崔永元曝出7.5亿合同的细节,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有一笔金额9738万元总共做了3件事,一是请韩三平做《大清相国》的监制花3000多万,二是请李连杰出演《中南海保镖》片酬5500万,三是买一个域名花了1200万。

其中李连杰对5500万金额并不知情,另两项支出也存在明显的水分。为什么影视方要做这种虚假开支,这其中可能存在“洗钱”的嫌疑。

崔永元事件引出娱乐圈惊天内幕,刷票房、洗钱原来是这么干!

电影洗钱是怎么洗的?

首先他们会做一个货真价实的电影公司,拍一些电影,不能是皮包公司。在运作这个公司时,把账面收入做高,实际的投资比账面上的投资要少,而实际的收入比账面上的收入也来的少,具体来说就是一部电影实际投资1千万,收入是5千万。把账面上的投入做成八千万,收入做成一个亿。最后不管我这电影是赚是亏,总有大量的合法的收入。

在支出方面,演员的片酬是很灵活的,几万块也正常,几千万也不奇怪,可高可低。宣传方面水分也很大,很多都会拿回扣。最大的一笔糊涂账是物料和场景搭建方面,难以核算成本。而收入方面,有很多相关联企业会一起做,比如包场电影,买你电影的票,实际上是从自己左口袋到右口袋,甚至卖你的影碟、请相关的演员来开业等等。

崔永元事件引出娱乐圈惊天内幕,刷票房、洗钱原来是这么干!

为什么娱乐圈“洗钱”成为首选?

1、“洗钱”额度大。现在故事片的制片动辄几亿,制片成本越来越高,影视剧投资大,虚报投资额度更大,很适合洗钱。

2、“洗钱”成本低。影视投资属文化产业,税率低:5%;税法还规定:企业可把收入15%用于广告和宣传,在税前扣除。通常“洗钱”成本是35%,拍影视剧即使投的钱完全打水漂了,通过运作付出洗钱成本才20%。

3、“洗钱”没审计。影视剧的账目支出繁多,且时效性强,拍完戏就立马作鸟兽散,被查的概率极小。

4、“洗钱”易开机。“洗钱”风险低。对娱乐圈洗钱的监管滞后,洗钱空间宽阔高效不易被发现,如果洗好了说不定还能带来票房收益。

崔永元事件引出娱乐圈惊天内幕,刷票房、洗钱原来是这么干!

利用娱乐圈“洗钱”的还有哪些套路?

1、虚高投入成本“洗钱”。现在大投入的片子越来越多,已成一个特点。一部耗资巨大的影视作品拍摄完毕,一些名贵的道具被投资方“无偿”拿走,但已“摊到”到作品成本;

2、用阴阳合同“洗钱”。现在只需成立若干空壳影视制作公司,投资一个影视剧,再以制作费、明星的天价片酬等名义,把大笔黑钱洗白。

3、虚报票房收入“洗钱”。电影行业的洗钱流程:一亿黑钱投资一部电影,真实成本一千万;电影院、电视台等等实际收入一千万;黑钱主人造假票房收入达一亿,相当于洗白一个亿,顺便还可以泡个女明星,真的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崔永元事件引出娱乐圈惊天内幕,刷票房、洗钱原来是这么干!

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烂片那么多了吧,因为拍的好不好不是他们关心的,把钱洗白才是他们的目地。而这最受伤的还是电影爱好者,花了钱在电影演看的电影,有时候简直气的想要电影院赔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