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翻出妈妈的卫生巾,你应该如何优雅地解释?

1

女儿在找纸巾的时候,把我的卫生巾给找到了,问我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我说是卫生巾,来月经用的。

她又问,月经是什么?

和绝大多数父母一样,我有点尴尬,想敷衍过去。但是转念一想,当初就是因为欠缺这些生理常识,以至于初潮来临时不知所措,于是,我认认真真地给女儿解释了起来。

女性的身体里有着重要的生殖器官卵巢,在卵巢里,约28天就会有排出一个成熟卵子。如果没有受精,卵子就会死亡,随血液排出体外,这就是月经。

女儿充满了求知欲,继续追问,为什么要排卵?这可真是难住我了,如何才能用孩子也能明白的方式来解释?

机智的我打了一个比喻:女生的身体就像邮箱,系统每月一次发邮件。

当孩子翻出妈妈的卫生巾,你应该如何优雅地解释?

有些女生在这期间会觉得痛,有些不会,这就是个体差异。来月经不应该被避讳,这不是生病,在这期间照样可以走路吃饭睡觉工作,像正常人一样。当女人到达了一定的年龄,就不会再接收到这些邮件,也就是“绝经期”。

看着女儿似懂非懂地点头,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再问下去,真的是要无语相对了。

2

我开始思考女儿的性教育,这是一个无从回避的问题。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性是可耻的,是不能公开谈及的话题,否则就是思想道德有问题。可是,这其实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啊!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性侵事件曝光于公众面前,其中,侵害者不乏社会知名人物。

当孩子翻出妈妈的卫生巾,你应该如何优雅地解释?

这一场中国的Me too运动,逐渐拉开了帷幕。

“Me too”是女星艾丽莎等人于2017年10月,针对美国金牌制作人哈维·温斯坦性侵多名女星丑闻发起的运动。呼吁所有曾遭受性侵犯的女性说出惨痛经历,并在社交媒体贴文附上#me too——“我也是(受害者)”标签,藉此唤起社会关注。

近日,北京一名家长发文称:

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当“Me Too”(反性侵运动)发生在媒体圈、大学里、甚至龙泉寺,我承认自己有点小自私,有种作壁上观的感觉。因为觉得那是新闻里的事情,离自己还远,庆幸自己没遇到过。孩子放暑假,我还在张罗着要给孩子报夏令营活动。但昨天当我在群里了解到两个12岁双胞胎女孩在夏令营的遭遇后,我终于明白,这件事人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猥亵的受害者。

上个月末,一对双胞胎女儿在X动旅程参加河北涞水野三坡的夏令营。期间,有男教练闯入女孩屋偷看洗澡,将处于生理期的女儿扔下水。夏令营最后一天,男教练对双胞胎女儿分别做出摸脸、亲嘴的动作。两个女儿回家后,偷偷交流时被家长听到,随后对孩子进行询问。

两个女孩子并不太清楚自己遭遇了什么,只是隐隐约约地感觉这不是一件好事,但又不敢告诉父母。她们一直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不知道社会的黑暗和人心的叵测,不知道区分猥亵和爱抚。

当孩子翻出妈妈的卫生巾,你应该如何优雅地解释?

据统计,2014年至2017年,全国媒体共公开儿童(14岁以下)性侵案件高达1654起,受害儿童超过2500人。

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一项调查,儿童性侵案件隐案比例高达1:7。每发生8起儿童性侵案件,只有一起会被曝光。

儿童性侵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它本应是父母时刻提防的问题,却成为父母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3

在传统社会氛围下,大多数家长谈“性”色变,他们认为“现在还太早”、“怕教坏孩子”,大多数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不能被触摸。一份针对全国多个省份的调查显示,有超过40%的儿童对隐私部位概念认识不清。

性教育的缺失给犯罪者留下了机会。当儿童被性侵的时候,他们也许都不能意识到自己受到了伤害,更不会拒绝坏人,给施害者进一步性侵留下了空间。

如何才能预防儿童性侵?

1. 让孩子知道:身体属于自己

告诉孩子:你的身体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你自己,你有权保持私密。

这意味着,孩子有权对任何想接触他身体的人说“不”。所以,再遇见那些夸孩子长得好看想摸摸脸的人,孩子如果不喜欢,完全可以直接拒绝。

即便那个人是父母信任的人,触碰如果让孩子觉得不舒服,也可以大胆拒绝。

2. 明确什么是隐私部位

如果家长不方便解释什么是隐私部位,可以这样告诉孩子:背心、裤衩和裙子覆盖的地方就是你的隐私部位,只有医生和护士才可以触碰,并且必须事先得到父母的许可。

虽然医务工作者让人尊重,但是不排除个别害群之马。孩子还不懂得鉴定正常的身体检查接触,务必让他明白隐私部位是底线。

当孩子翻出妈妈的卫生巾,你应该如何优雅地解释?

3. 区别“好秘密”和“坏秘密”

性侵者一定会要求甚至强迫受害儿童保守秘密。你必须引导孩子,区别“好秘密”和“坏秘密”。

“好秘密”通常是令人愉快的,而且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只需要对一两个人保持秘密,其他人知道了无妨。比如为某人筹划一次生日派对,或者是给老师准备一份小礼物。“坏秘密”让人难受,并且要求对所有人保持秘密。

告诉孩子,“坏秘密”是危险的,一定要把这样的秘密告诉你。

4. 做一个开明的家长

你必须让孩子知道,当他向你吐露心声和秘密的时候,你会保持一个平和的态度,只有这样,他才愿意和你交流。

永远不要让孩子认为你会因为他所说的话而惩罚他。否则,你很有可能会失去关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