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業歧視引熱議:學生會幹部直接pass,學生幹部在就業時究竟是加分項還是減分項?

匿楓


學生幹部是加分項還是減分項,個人認為還是因人而異,也是因工作而異。



案例一:小李剛參加完高考,他表姐就在他耳邊“碎碎念”,“上學了一定要爭取入個學生會,然後當個班幹部,我們當年學生會主席直接去了中國銀行,當學生會幹部,不僅可以和老師搞好關係,還可以入黨……”,單純的小李對錶姐這些看法是嗤之以鼻的,他認為“是金子在哪裡都是發光的”,然而四年大學畢業後,他發現入黨那批果真學生會幹部居多,工作找的好的,果真也是學生會幹部居多,他悔恨當初沒有聽表姐的話。他當年一直以為表姐“相當勢力”才鼓舞他入學生會的,畢業的時候,他才明白其實,入學生會更多地是鍛鍊,甚至可以顯著提高自己的情商,同年和自己一起入學的“愣頭青”,經過“學生會”的洗禮,無論是在待人接物,還是語言表達上都比自己高出一大截。

案例二:小李看著自己的妹妹小花高中畢業了,即將上大學,對小花說“花兒,哥哥混這麼慘,就是因為當初沒有入學生會啊,你一定要入學生會。”小花的性格比小李還要悶,平日裡喜歡拿本詩集在旁邊讀,大有一番“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別看小李一直覺得自己混的不怎麼樣,可是在妹妹小花看來,小李特別優秀,哥哥小李的話就像命令一樣。大學伊始,小花就參加了學生會,有次學生會開集體會,會後,大三學長現任學生會會長走過來對小花說“小花,你只要不退會,到大三咋也能當個辦公室主任呢!”小花當時都驚鄂了,舍友七嘴八舌的探討說“學生會會長”的話裡有含義,弄得小花好幾宿沒睡著,

小花想自己的理想只是當一名作家,何必淌這渾水,新學期果斷退會。

通過案例,我們可以看出來,如果單說學生會幹部是加分項,還是減分項,恐怕沒有人敢給出肯定答案,就我個人經歷,我認為學生會幹部應該作為加分項。


讀高中之前,我很少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一部分是傲氣,自覺“很聰明”,另一部分是覺得“浪費時間”,後來,讀大學的時候,我參加班級競選,成為了一名班幹部,但是沒有依舊沒有參加學生會,理由是“為我們班服務,我很樂意,但是為學生會服務,還是覺得浪費時間。”

當班幹部期間,有兩件事對我觸動特別大,一次是四級考試,大家都積極準備,但是總有那麼些同學懈怠,我們就開了個班子成員會,提出由好學生帶“壞學生”的辦法,就是一幫一,當然大部分好學生都是“女生”,所以女生去上自習,喊上“幫扶”宿舍的男生,那次我們班拿到了全校非英語專業第一名的好成績,我平時英語成績並不好,但是在良好的氛圍裡,我雖然是宿舍最後一名,但是也拿到了80分的好成績,之後,在學習中,還是現在的工作中,我都能夠有意識地去利用集體的力量,而不再單打獨鬥。

第二件事是德育評分,每年評獎學金時,都要進行德育評分,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班幹部都是班集體成員集體選出來的,但是德育評分時普遍成績不高,從這件事情,我明白一個道理“即使是你自己推薦的人,但是位置不同了,認可度就會降低”,譬如班幹部因為上傳下達,要傳達老師的任務,要協助老師管理學生,很多時候被認為是和老師沆瀣一氣的,導致德育評分低。在工作中,我時刻分清目的和方法,盡力做到用最簡單的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而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讓別人認為你站在他的對立面。”


因此,我認為如果本著一顆“服務”的心態去加入學生會,並時刻提醒自己反思,學習,學生會幹部無疑是一個加分項。


幸福媽媽的秘密


學生會幹部這個標籤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加分項,大家千萬不要被這個新聞報道給誤導了。

我曾經代表上市公司參加過百場以上的校園招聘會,收過的簡歷少說也有大幾千。在我這樣的HR眼裡,篩選簡歷基本上只有這幾個維度:第一,學歷;第二,獎學金;第三,學生幹部;第四,GPA;第五,持有證書;第六,實習經歷。

大多的簡歷上面,除了學歷以外,其他的內容都沒有。這說明什麼呢?

這說明只要有獎學金,學生幹部經歷,超高的GPA,持有CPA或通過司法考試,有大牛公司的實習經歷的其中一項,就已經夠在眾人當中脫穎而出了。其中學生會幹部幾乎是最容易達成的一個項目。

而且學生會幹部的成績一定差嗎?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學生會幹部並不是靠選舉的,而是由管理團委和學生會的老師指派的,平時大家的表現,積極程度差距並不是很大,而且這些老師也不一定會看到你辛勤努力幫學生會幹活兒的樣子。然而這些老師就很關注那些拿獎學金的學生會幹事,等到換屆的時候一看,學生幹部沒幾個是沒有獎學金的。

所以那些說學生會幹部成績差的人,怕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吧?

而那些沒有參加學生會的學生,難道就去圖書館裡面努力學習,就去實驗室裡面熬夜做實驗了?並沒有嘛,明明都窩在宿舍裡面打遊戲了嘛。

事實上,在大學裡面就可以開始做職業規劃了。

如果對科研有興趣,就不要去參加學生會,心無旁騖,好好學習,考研/保研。

如果對專業性工作有興趣,就去考職業證書,CPA,CFA,司法考試。

如果對某個行業有興趣,就去大公司當實習生,儘早參與職業實踐。

如果沒有規劃,就去學生會吧,你的組織能力,策劃能力,溝通能力都會得到鍛鍊,而這些基礎能力會在將來的職場上給你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幫助。

我是無良HR,關注我,最新的職場觀點將不斷為您推送。

無良HR


首先我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這條新聞的的源頭,網上卻已經充斥著這條新聞的評論與專家看法。如果這個新聞是假的呢?退一步說,假設這個新聞是真的,這固然是歧視,但也無法知道究竟是加分項還是減分項,太籠統了。

仔細想一下,先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如果你媒體公司找技術崗位,學生會幹部沒什麼用。如果你媒體公司招創意類崗位,那可能宣傳部還有芝麻點兒用。因為如果你是宣傳部的,可能對你這類崗位還有點用,畢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連續且長期的。而且宣傳部同樣會在日常宣傳中應用大量文案來吸引學生參加活動。如果你媒體公司招管理崗位,那你學生會經歷有用但有限。管理需要大量的實踐而不是理論知識,而經驗是累積起來的。所有要看崗位,但是你要直接pass,除了企業歧視這一問題比較大之外,其他也沒什麼錯誤。

對於企業而言,不管國內外,他們需要的是【即插即用】的人才。這其實也是現在很多大學生找工作難的原因。找工作難不是供需數量不平衡,更像是供需質量不平衡。所有企業肯定先考慮有實習工作經歷的人,有職業資格認定證書的人,然後如果這些都沒有依然很多人,那找平均績點超高和有學生會工作經歷的人。所以若公司應聘者非常多,牛逼的人也很多,那直接pass掉有學生會工作經歷的人也沒話說。因為這對於企業的招人成本來說是最經濟的行為選擇。況且,所謂的學生會鍛鍊人溝通能力等,其實企業在短時間的面試中是無法量化測量出來的。

再加上最近學生會的總體形象在社會上風評確實不好。你隨便一搜,可能就負面新聞一大把。這些新聞的主題無非就是學生會官僚主義盛行,學生會成員在評獎種受優待,學生會成員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這對於大多數辛辛苦苦工作的學生會的人員並不公平,現在找工作還不能把這樣的經歷寫進簡歷(因為可能會被直接pass而自己不知道)而負面新聞帶來的流量又是極其巨大的。這一切不能改變一個事實:負面代表不能代表一個群體,他們只是最臭名昭著的那些個代表罷了。

所以對於個人來說,這不公平。但是,必須要看到加入學生會的好處。對於大多數大陸的學生而言,加入學生會是瞭解社會機構組織運營最好的機會,也是加入社會之前僅有的機會。我們必須看到,中國大陸的學生可能在大學之前不像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樣,就已經參與社團活動了。他們必須努力學習去應對高考,所以他們在大學裡去了解組織運作架構的機會就是學生會與社團。這對於學生的社會化是很重要的一步。請注意,這些東西無關組織力,領導力,溝通能力,策劃能力的鍛鍊與培養。知道社會機構的運作模式能很好的補充書本里面沒有的東西。

當然,這並不是說領導力等沒用。在國外的教育學界,領導力的培養是培養人才重要一環,這比所言甚廣的管理能力更貼合實際。此外,良好的共情能力也重要。而學生會的操作過程中涉及大量的出現分歧-討論-達成基本的共識這一過程。你不能良好的共情,無法傾聽別人,那再怎麼好的交流技能都沒用。交流技能也是進學生會或社團能帶給你的東西。對於很多內向的中國人來說尤其是。我曾問過國外的高中老師,說說他們覺得中國學生出去讀書最需要的能力是什麼,他說是敢於去交流的能力。不是說這些學生英語不好,也不是說他們學術素養不夠,就單純的交流,你敢不敢一進陌生群體第一個去破冰? 我們之前的教育總再強調學術素養的培養,這固然有優勢,但能把你的東西說出來,你才有可能進入群體,利用群體的智慧,然後學習吸收,不如永遠是單打獨鬥。所幸,現在的孩子比我們已經強得太多了。所以,在依然強調學術素養的前提下,去學生會里面闖一闖對你的交流溝通能力絕對有用。這一項也是企業需要人才的素質。

所以,對於每個個體來說,你需要進入學生會里面去學一些書本里沒用的知識,你也需要進入學生會里面去鍛鍊一下自己的口語能力和勇氣。這種東西能給你大學期間帶來好幾份實習,而這些實習經歷完全可以讓你在以後的求職過程中脫穎而出。至於直接pass學生會幹部的企業,根本也就是少數。你想做的是實習,並不是決定你之後幾年或幾十年命運的正式工作。簡歷多投就行了。幹得不順心換了不就得了,這也是一個試錯與學習的過程。所以,沒必要去糾結到底是加分減分項,從最功利的角度來講,這都是加分項啊。

至於社會上對於學生會幹部的看法,要是多些人去義無反顧投入學生社團工作且自己變得一表人才,媒體多一些報道,自不必擔心。這種事情你總要先做了才知道好不好,對不對,別聽別人瞎扯。


喜歡請點贊,讓答案為更多人所看到。歡迎關注,與您分享教育、心理學的讀書筆記與思辨內容。


教育怪談


有公司在招聘實習生的時候,直接拒絕了學生幹部。拒絕的理由是公司認為學生幹部不學無術、官僚作風、眼高手低等等。

很多學生在看到這條新聞後,跑來問我:老師,到底是我還要不要做學生幹部,以後畢業的時候,學生幹部這個身份到底是能幫我加分,還是會減分?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1、看學校、看專業。

世界是很小的,尤其是專業領域。

比方說,你學新聞專業的。到了校招的時候,新聞單位、新聞機構的人就專門往固定的學校去招人。

所以,你的學校怎樣,你學校這個專業水平怎樣,用人單位他們是很清楚的。

往年他們都在你們學校招人。他們公司就有你的學長、學姐。對於學生的情況,他們都是瞭解的。

到底是招專業過硬的普通學生好,還是會各種套路的學生幹部好,這些公司都是心裡有數的。

所以,到底學生幹部這個身份加分、還是減分,取決於用人單位對你們學校、對你所學專業的要求和接受度。

2、要看公司提供的職位是什麼。

用人公司是很務實。他們招人是給自己幹活的,他們有明確的目標。

比方說,有些計算機類公司,他們就是要招精通專業的學生。他們喜歡天天寫代碼、天天學代碼的普通學生;

他們就不喜歡成天忙這忙那的學生幹部。他們認為學生幹部不務正業,學術不精。

但是,市場營銷類公司可能就不這樣想。

相比較於普通學生,他們可能就偏愛招學生幹部。因為他們認為學生幹部在學校時就懂很多人際交往套路了,也有一定的社會經驗了。招這類學生幹部進來工作,可以更快投入工作。

因此,學生幹部這個身份是否加分,還是要看公司的具體要求是什麼。

最後,告訴大家,無論你是普通學生,還是學生幹部,永遠都要把提高專業能力放在第一位。

公司招人是來幹活的。你幹活了,他們才給飯吃。你的專業能力,就是你能否吃到這碗飯的保證。

無論你是不是學生幹部,你都要先學好專業。

學好了專業,才能找到工作,才能有發展。

如果專業學得不好,無論是普通學生,還是學生幹部,人家公司也是說不要你,就不要你。


請關注我。更多教育、心理、情感的熱點知識推送給優秀的您。

您的每次轉發,都是在幫助別人。


柳柳很忙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學生會幹部的特質就業需要的能力兩個維度分析其內在的關聯性據此來探討究竟是加分還是減分。

先看學生會幹部的特質

學生會是在學校團委老師協助下成立的學生自律組織,從上至下按等級劃分為學生會主席團-各部部長-部員,其中學生會主席團由主席、秘書長、副主席共同組成,部長又分部長分為正部長和副部長,一般每個部門部員會有10-30人不等。

近年來之所以大家都對學生會幹部較有爭議是因為學生會幹部在各種利益的驅使下越來越“走味兒”。先來看幾個詞“黨員資格”““保研資格”“優先就業機會”“名譽證書”“獎學金補助”“支配他人的權利””本該純粹的大學校園裡因為學生會幹部看得見的“利益”讓很多人趨之若鶩,爭相競爭之下幹部的選拔制度也越來越“潛規則”化。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本該唯才是舉的選拔,因為學生會內部基本都是屁股決定腦袋,更甚者很多高校連表面上的民主制度“投票”環節都沒有,所以就形成一種“唯上論”,“阿諛奉承”“官僚作風”大行其道。


阿超目前就讀於河北省排名前十的某財經類院校,自進大學之後就聽到很多學長勸告“一定要和xxx”搞好關係,陪部長酒喝好了才有機會當部長,跟主席搞好關係才有機會得到他的支持,所以要私下“多走動”


怎麼走動?“請客吃飯、唱歌”“送禮”選舉前一定要“包紅包”這樣你才能往上走,然後呢?“有機會入黨啊!”……凡此種種,不勝枚舉,甚至私下聽到,主席團的不同職位每年都是明碼標價……有沒有覺得跟……很像?你懂的!

再來看就業需要的能力

初入職場的新人撇開專業、學歷不談,最重要的就是執行力和做事態度,上級交代的事情,要不遺餘力的把精力聚焦在做事上,以結果為導向,而非和領導搞好關係。新人就一張白紙,無論是職場技能還是做事原則,都要謙卑的向人請教,總是想著自己怎麼著曾經也還算個“幹部”眼高手低,很難做到

空杯心態踏實學習。

很難想象在當下學生幹部的選拔制度下,通過這樣的方式,經歷這樣的“洗禮”最終被“鍛鍊”出來的“幹部”對於工作而言會有多少加分?

當然,上述一些現象並非所有學校和學生幹部都是如此,我親身經歷過靠自己一步一步把事情做好,憑藉能力做到學生會主席的人。誠心正意做事,不搞旁門左道,最後無論從組織能力、策劃能力還是領導能力都得到了很好鍛鍊。


人做過的事,獲得的能力,最終都會沉澱為與之打交道時能夠被對方感知到的素質,所以學生會幹部就業時究竟是加分還是減分,還是真正面試時再檢驗吧!


從事高淨值人群財富管理工作,重度旅行患者。

堅信無論自身成長還是資產配置,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是不二之選


蘇珊職場進化論


首先,看到這樣的新聞以及大多數網友們的評論真的感覺十分心寒。但是我也可以理解大家,因為確實有不少學生幹部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我在這裡也想通過我的個人經歷來向大家展示一個真正的學生幹部的工作。

我是一名國家某部直屬的211大學某學院學生會的主席,同時也是我們中隊(一箇中隊在我們學校是指一屆我們學院的同學)的副指導員。副指導員的工作比較日常、比較“瑣碎”,而且因為學校性質特殊,在這裡就不跟大家詳細地介紹了,但除了小部分是學校、學院的工作外,大多數都是涉及到學生們的根本利益的事情(例如獎學金評選、統計發放貧困生補貼、少數民族補貼等),我們學生幹部和學校形成了互相監督的機制,確保涉及學生利益的事情公平公正以及公開透明。而且作為中隊幹部,我們得去想如何讓同學們大學生活豐富多彩、有意義,我們組織趣味運動會、讀書會、社區義工、定期拜訪敬老院的老人們……這些事情說起來容易,但大家可能不清楚在之前的聯絡、準備、實施階段有多麼複雜和辛苦,這些工作學校不會去做、老師不會去做、基層的同學們也不會去做,只能讓學生幹部們去做。(說到這裡就有一股莫名的心酸,因為我們也根本沒有工資、不求報酬,花費的是自己的課餘時間,但是當真的做成了一件事之後的那種驕傲自豪和喜悅是一般同學所理解不了的。)我們中隊每一位學生幹部同時還都是“春雨助學”項目的實施者(該項目是我們學院和社區聯合,義務為殘疾人家庭的孩子一對一補習功課),孩子們在我們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考上當地的重點初中高中,我們也是十分欣慰的。中隊工作就說這麼多。

說到學生會,我個人理解為學生會更像是學校裡的基層政府,我們做的工作好多都是費力不討好但又不得不做的工作。每年迎新,接待新生及新生家長、統計報到信息、我們學校還需要領取備品……我們要比其他同學早返校一週(也就是少在家一個星期),返回學校印刷學校學院各種新生手冊以及新生中隊的各種表格、文件。迎新期間部長、幹事們忙到一天一頓飯(因為有規定,學院不會管我們的飯,迎新最後一天實在看不下去了,我中午自費為大家訂了一頓盒飯),主席團們甚至兩天、三天只吃一頓飯(我當時真的三天吃了一頓飯,中間感覺有些沒勁兒就吃塊餅乾之類的,但是真的忙到沒有胃口吃飯)。之後長達一個月的軍訓,我們學生會會定期組織去慰問新生們,也負責組織新生的合唱比賽、板報比拼、徵文等新生活動。特別是我們學院特有的定向運動,既豐富了新生枯燥的軍訓生活,又帶大家熟悉了整個校園,一直好評不斷。之後還有學院的迎新、各種體育比賽,全都是學生會來負責,受益的更多的還是廣大基層同學。作為主席,不是在這裡訴苦,因為經歷過才知道,要辦一臺大型晚會是多麼艱難。之後我們還承辦了全校性的某外文歌曲大賽,從初賽到複賽到決賽,歷時一個月,我們學生會幹部需要組織、策劃、實施,還要兼顧學業,那一陣子真的特別辛苦,但也是那一陣子讓學生會的同學們更加團結更加熟悉,苦累並快樂著的一段時間。我們去為學院、活動報銷時、幫基層同學去校各部門辦事時,也會面對領導老師們不情願的“臭臉”(當然只是個別現象,大多數老師還是很耐心的)……

學生會幹部,更像是學生與學院學校之間的紐帶,基層同學們從學生幹部這裡獲得學校的各種消息,學校通過我們來了解基層同學們的信息和狀況。可以說學校的正常運行離不開學生會、學生幹部,就像一個國家的正常運行離不開政府一樣。

親身經歷,我是學院學生會第二十任主席,我的前任學長學姐們也都特別優秀,保研、考博、政府高層、企業高管……而且學習也都特別棒(這點我要自我檢討,我的學習成績是硬傷,在專業比較靠後的位置,但平均績點也在2.5以上,也就是平均每科成績在75分以上,我的成績是一點水分都沒有的,根本不像好多網友說的有特權有加分(雖然我也希望在成績上能有加分≧∇≦)。像我們學校要想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需要平均績點2.0以上)。而且在我們各學院學生會主席相互認識瞭解後發現,大家真的都是各個學院的精英,能力極強、學習也都不差、而且大家像所有年輕人一樣有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最最最最主要的一點,所有的主席們都特別陽光、積極向上,會給大家很舒服、很有希望、幽默的感覺。

同時我們學校基層同學對學生會的工作也非常滿意,我們跟基層同學的關係也是非常非常好,相互信任(可能是我們真的做到了從點滴惠及同學,教室空課表、失物招領處等等)。

至於學生幹部的能力,從我們學校來看,學生幹部的適應能力、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注意,這裡不單單指專業成績)、交流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等等都要略強一些,而且學習成績也不比大多數同學差(我們也是照拿各種證書、獎學金)。確確實實可以對得起“精英”二字。

當然我也不否認好多好多學校的學生會存在著網友們說的問題,這也是讓我感覺比較痛心的,畢竟應該做到“在其位謀其政”。但是我講述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讓大家看到,並不是所有的學生會都是那樣,還有無數學校的學生會、學生幹部在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努力為同學服務。希望大家不要以偏概全,像那種一棒子打死一片的行為真的會讓我們這樣的學生幹部受傷。

最後也呼籲廣大學生會幹部、學生幹部能多為同學們做些實事、少些官僚懶惰,自律自強,接受同學們的監督,要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更要時刻銘記自己還是一位學生!也希望大家能夠互相理解。

謝謝大家!


Red52829906


作為曾經的大學學生會幹部,我想說的是我當時在招聘的時候,學生會幹部以及社團的經歷都在我大學畢業的時候作為加分項給我帶來更多的機會,但是機會再多,你最終選擇的只能有一個,而且作為現在的我來說,假如我去校園招聘的話,一般情況下我想我不會考慮學生會幹部,但是偶爾部分專業或者部分職位我才會考慮要學生會幹部,比如人事部門或者辦公室的話就很適合學生會幹部,但是業務部門的話還是算了吧。

比如我曾經在的公司招收一批畢業生,都是學工科搞技術的,其中有一個是學生會幹部,在迎新的時候表現的就很活躍,活動組織能力也很強,跟人事部門老員工打的一片火熱,感覺成熟度很高,但是等到新鮮期一過,尤其是具體步入正常工作的時候,他覺得按部就班的工作好像並不適合他,於是跳槽了,但是後來聽說他跳槽幾次都混的不是很好,而當讓還在忙著繼續跳槽的時候,當初和他一起進公司的有人通過踏實的工作已經走上了領導崗位。

那麼為什麼我說假如招人事部門或者辦公室人員的時候,我才會優先選擇學生會幹部呢,因為你不得不承認的是,相對於一般的學生而言,在學生會歷練過的,還真的更成熟一些,更識大局一些,在職場中也表現的情商更高一些,而人事部門或者辦公室等部門正好跟人打交道的比較多,也更適合,這也算是人盡其才吧?

所以我覺得對於學生會幹部,沒必要神化也沒必要妖魔化更沒必要歧視,只能說是每個人的性格和經歷使然,所以選擇不盡相同吧,具體到職場中,當然最好的還是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地方幹合適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有不同意見的朋友大家繼續交流,更多職場精彩問題,點擊關注職場問答達人九品職麻官,大家一起來聊聊職場上班那些事兒。

九品職麻官


看到這個消息非常震驚,怎麼能這樣子一棒子打死……成為學生會骨幹的自然有自己的實力,因為一些“不學無術”“官僚作風”“手高眼低”等負面詞彙而對所有的學生骨幹產生了這種想法,是不公平的。

不能一棒子打死

我也是學校和學院學生會的骨幹成員,在我看來,這種情況都是少見。

而學生會有這種冗餘的人員,也是老師監管的不利。

要知道,每年學院學校都會舉辦很多活動,也有很多學生會成員因為無法忍受“靠愛發電”沒有任何回報,就算在素質加分裡也就零點幾分的福利而退出,能夠留下來成為骨幹核心的,都是非常認真工作的人。

這件事反映的不光是教師的失職,也是學生會管理層人品的敗壞

我覺得臃腫的學生會,不光是

教師監管的失職,也是這些當選的主席團成員人品的敗壞

從這個角度看,從選舉開始就是不公平不公正的,所以才讓這些人品敗壞的人成為了學生會的管理層,那麼要整頓的就不光是整個管理層而是整個學生會,教師應該從中挑選出真正有能力的人,去管理好整個組織。

相對的,學生也應該要清楚明白,不是誰和誰關係好就可以當選管理層,如果做不好事情,一樣是個廢物。

但這些事也一直在發生,有太多八面玲瓏的人正在打消有識之士的積極性

必須承認的是,教師的態度的確是影響著正統主席的公正性。

有很多八面玲瓏的人因為太擅長和人打交道,工作效率低下卻還是成為了核心的人,對於很多真正有能力卻屈居第二位的人來說是很不公平的事情。

但對我而言,公私分明、不假公濟私才是應該的管理層應該有的態度。

說句實話,我就看到學生會主席的女朋友因為這個便利當上了部門的部長。在學生會隊伍裡趾高氣昂,對其他部門的夥伴頤氣指使。

可誰能有什麼辦法?除了寒心就是噁心。

還得替這些人背上“學生會的黑暗面”的罵名。真是讓人後悔。

所以每年退學生會的人才會這麼多。

只有進入過學生會的人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問心無愧

就這件事而言,我想這些HR的所作所為也沒有錯。

畢竟他們不瞭解事情的真相,只能往最壞的方面想。

但我還是希望給這些面試的學生一點機會。

他們可能就是黑暗面中純白的地方,畢竟只有進入過學生會並熱愛過自己的學院、靠愛發電任勞任怨的人,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問心無愧。


❤魔都小資城市生活指南,帶你過有態度的小資生活~快來關注我的頭條號吧!


上海小資美食生活


教育是我的主業,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當今,確實有的企業不待見學生會幹部,從心底拒絕招聘這類人。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學生會已成為了職場,或是“公僕”的演練場。

以前,優秀學生才能加入學生會的,學生會是精英學生的“修道場”。

時過境遷,學生會竟然成為追名逐利的“修羅場”,被人所厭棄。

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現在的學生會“變味”了。

1、加入學生會的目的不純。

學生會是學生的自發組織,應該為學生利益代言。

學生會幹部可以在歷練中,提高個人能力,證明自身價值。

然而,多數學生加入,只是為了撈取上升資本,為了獎學金或個人榮譽。

胸懷大志,有家國情懷的學生會幹部鳳毛麟角。

2、為加入學生會不擇手段。

加入學生會,都有相應的公正公開的程序。

但有的人為了加入學生會,採取賄賂老師,拉票,買票等手段,為人所不齒。

不學無術,為個人利益,奉承鑽營的人,用人單位能不警惕嗎?

3、學生會瀰漫官場的味道。

有的學生會幹部,喜歡以領導自居,虛偽油滑,左右逢源,說官話,打官腔,擺架子。

這種不接地氣,形式主義,官僚作風的人,是最讓人生厭的。

有哪個企業會喜歡“玩潛規則”的員工呢?

4、個別學生會幹部是雙面人。

幾天前,研究生“潔潔良”在微博辱罵同胞“惡臭你支”,引起軒然大波。

她曾就讀於遼寧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黨 員,院學生會副主席,大連市三好學生,被保送至廈大讀研。

這個頭頂12項榮譽的學生會副主席,卻發表令人瞠目結舌的噁心言論,寒心!痛心!

我想起北大錢理群教授的一個詞:精緻利己主義者。

他說:我們的一些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錢教授的話真是一針見血,振聾發聵。

老實說,我還真不喜歡學生會幹部那幫人。

我說這話可能帶有個人情緒,但並不是說我當不上學生會幹部,或者說學生會幹部沒能力,而是說對這群體沒有好感。

如果問我,在大學裡究竟應不應該加入學生會?我建議,能不加入就別去瞎參和了。

在大學,踏踏實實求學,老老實實做人,不也挺好的嗎?

你學有能耐,還害怕別人歧視你,還害怕找不到工作嗎?

如果想憑學生會幹部的名片,來當就業敲門磚,那你的為人檔次真讓人呵呵了。

當然,學生會幹部報考公務員的話,是不存在就業歧視問題的。

事實上,學生會幹部也有不少優秀人才的,我們不能以偏概全。

假如去應聘企業的話,最好別顯擺你的學生會幹部的身份了,省的別人多心,將你減分,或直接把你pass了。

不管是不是學生會幹部,只要憑真本事吃飯,自然腰桿挺直!

——我是“小李滔滔”,謝謝您的關注,點評,點贊,轉發!


小李滔滔


“學生幹部”這個標籤在就業時是加分項還是減分項?

我先給出標準答案:看具體情況。

因為許多標籤其實都是雙刃劍,就比如“校園主持人”這個標籤,如果你面試的是一家新媒體公司,這就是加分項,主持人嘛,肯定有娛樂精神、會寫稿、會表達、形象好,要沒以上這些,學校能讓你主持節目?但如果你面試的是研究院,這個標籤就不好了,第一和日常工作毫無瓜葛,第二還有副作用:我們這工作都是要求細心的,你這麼愛蹦達一人,肯定耐不住寂寞也坐不住。

這就叫“看具體情況”。

確切講,是這個標籤是否契合我們招工單位的工作性質。

回到“學生會幹部”這個標籤,這個標籤代表著什麼呢?

學霸?未必,因為成績好不是學生會幹部的必要條件,而且如果是學霸的話早升學去了,來找工作幹嘛?

工作能力強?未必,因為幹部都是指揮和發言的,他懂具體業務?

組織能力強?這個應該是靠譜的,好歹手下那麼多人組成一個team,能管起來也不容易。

分析完以上這些,就會發現學生會幹部這是一個聽起來很能唬人的標籤,但同時也是一個經不起推敲和琢磨的標籤。而且請大家注意,但凡是去學校的招工單位,招的都是在前線幹活的,招的不是領導,所以許多人會認為,如果這個人是一個學生會幹部,那麼極大的可能是,這個人只知道侃侃而談,做事卻眼高手低。

“畢竟您是幹部嘛,我們這打印個文件、寫個PPT什麼的工作,怎麼能勞您大駕呢?”

有人會說,以上這些以偏概全了,簡直就是在貶低“學生會幹部”這個群體。我承認這個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優秀學生,他們也因為自己的優秀成為了“學生會幹部”,但我想強調的是:

“學生會幹部”和“優秀”之間,並不是“=”關係。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由動漫改編的電影,叫做《帝一之國》,描述的是幾個有野心的高中生,搶著當學生會會長的事情,你可能會問,身為高中生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才對啊,為什麼要搶著當學生會會長呢?那是因為這所海帝高中,歷來就是政治家的培養基地,從這裡走出來了太多的總理和總理大臣,而如果你今天能夠當上學生會會長,不但畢業後可以保送到最好的大學,以後想當上國家重臣,建立自己的地盤開疆闢土,簡直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於是所有有實力的候選者開始了明爭暗鬥,有使計讓對方完不成工作指標的,有用金錢拉攏人心的,有建立同盟幫派的,有給學校投贊助費讓學校出面的,有在全校投票時使詐的……

這部電影雖然這是一部搞笑作品,但它對政治卻有著完整的描寫,將國家與政治揉碎,加入作者的“海帝高中”裡面,用學生會會長競選這麼一個看似很小的事件,來影射日本政壇,並將選擇、賄賂、背叛、拉攏人心、爾虞我詐、鬥智對決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一部節奏明快的校園版權力博弈大戲。

中國大學的學生會是不是這樣?

確切講,答案應該是“不見得沒有”。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同時也是精英社會,在傳統觀念裡,如果一個孩子可以在小學時就能成為班幹部,並且和老師關係很好的話,是可以得到許多機會的,而這些機會指不定就會讓這個孩子平步青雲。

雖然小學環境離社會很遠,但在幾乎與社會環境接壤的大學校園裡,這樣的現實將會被放大,我們能夠從過往很多的新聞報道和校園網中,看到優秀的校會主席誰誰誰,又參加了什麼節目,又加入了某某大公司,又留校稱為什麼職位。

因為優秀的人才可以稱為學生會幹部,當過學生幹部的人註定優秀!

但如今看來,這有點神邏輯了。

我就聽自己的年輕同事講過,他在上大學時,一個同年級的班長在暑假期間,就邀請學院的很多老師集體去沿海的老家玩,全程包食宿,博得所有老師的歡心,一年後他成為了院學生會主席。論實力,他不如幾位副主席,論成績,他掛了好幾科,但論外交能力,他是真牛X!

所以“學生會幹部”和“優秀”之間,並不是“=”關係,現在你可以理解我說的那句話了吧?因為當上學生會幹部之前的這個過程,存在太多的貓膩。

這種讓自己努力往上爬而使的貓膩,自古都令人不齒。

現如今有單位直接把學生會幹部PASS,我認為並沒有代表仇恨的意味,而是基於他們要找“幹活的”的需求進行條件式篩人的做法罷了,但這個現象,其實也側面說明了當下的高校學生會建設出了不可忽視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就是高校越來越行政化、功利化,這個體制的更正需要很漫長的時間,但我要提醒現如今的大學生:

千萬不要把當了學生會幹部這件事看得太重,踏踏實實掌握一兩門實用的技能,才是闖蕩職場最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