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魚:最貴上萬元一斤,長江第一鮮!

上世紀70年代,江邊滿是蘆葦蕩,落潮時江灘綿延數公里;灘塗有“江草”,孩子們摘回去捻成燈芯;灘塗上有小水塘,幾下把水掏幹,便能抓到小蝦小蟹,小刀魚也在其中。可如今的江邊,早蓋了工廠和碼頭,灘塗快沒了,潮聲成了拍堤聲。隨漁民出去收魚,見漁民收網,漁網入江海,深密且長,可潮水一漲一消,魚再也不見幾條……

長江第一鮮

刀魚(學名Coilia ectenes Jordan),又稱刀鱭,毛鱭,是一種洄游魚類,與河魨、鰣魚和鮰魚一起被譽為“長江四鮮”,但刀魚被稱為“長江第一鮮”。

平時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長頜鱭由海入江,並溯江而上進行生殖洄游,從海里游到長江產卵,小刀魚們長大後再游回海里,漁民們也就有了50多天捕撈期。由於長江汙染加劇以及濫捕濫撈,刀魚產量逐年下降。

刀魚體形狹長側薄,頗似尖刀,銀白色,肉質細嫩,但多細毛狀骨刺。肉味鮮美,肥而不膩,兼有微香。清明後,刀魚肉質變老,俗稱老刀

刀魚:最貴上萬元一斤,長江第一鮮!

刀魚性子烈,離水5秒便死亡。“一條、兩條、三條……”每一條刀魚都會給漁民們帶來驚喜。它們形似尖刀,其中有條2兩多重,估摸著約能賣出千元。

刀魚:最貴上萬元一斤,長江第一鮮!

清明節前的刀魚,因處於長江入海口,淡水與海水的交界處,餌料豐富,肉質鮮嫩。由於產量銳減,物以稀為貴,網上曝出的長江刀魚價格卻令人乍舌,在6000元至1萬元間不等,品相好的大刀魚飆升至每斤七八千元,二兩以上的中刀魚每斤三四千元,一兩左右的小刀魚也要每斤四五百元。

2012年,在江蘇舉辦的長江刀魚王公益拍賣會上,一條重325克的長江刀魚王竟拍出了59000元的天價。2013年3月,在上海最大水產品批發市場銅川路水產市場調查發現,刀魚由2012年最高價位由每斤8千元跌至4百元。

刀魚:最貴上萬元一斤,長江第一鮮!

毛刀魚是刀魚嗎?

毛刀魚也是很好吃的湖鮮,湖區的毛刀魚有短頜鱭和長頜鱭之分,而長頜鱭與長江刀魚同為一個品種,區別在於它們的生長環境——湖鱭常年生活在湖區,不會往返長江大海(洄游)。

對揚州人來說,習慣吃長江刀魚,但不喜歡吃毛刀魚。據瞭解,雖然同為毛刀魚,但太湖的毛刀魚卻比高郵湖的毛刀魚珍貴得多,而且太湖毛刀魚還是“太湖三寶”之一,價格高,吃的人也多。如在明代,毛刀魚曾經作為“貢魚”上貢給朝廷,《萬曆野獲編》中記載,“從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歲貢毛刀魚萬斤。”

刀魚:最貴上萬元一斤,長江第一鮮!

說當年巢湖人在建廟時,魯班為除妖解難,專程從魯國趕到巢州,在大廟落成之後,人們決意挽留魯班吃頓飯,一表感激,二表慶賀。然飯煮好後,缺少佐餐菜餚。

生活在巢湖之濱,沒有魚蝦佐餐,實為一大缺憾。然那時巢湖剛剛形成,水中不但沒有魚蝦,就連個沙蟲也沒有,這如何是好?正在人們愁急無計之時,魯班似乎看出了人們的心事,便隨手向巢湖投去一些刨花,轉瞬間,只見刨花竟變成一尾尾隨波遊動的小魚。可這些小魚始終漂浮於水面,不向下潛游。於是魯班又向小魚投去細沙,頓刻,那一尾尾漂浮於水面的小魚,便紛紛潛水游去。

自那以後,巢湖中便盛產這種小魚,名曰毛刀魚。因其狀如刨花片,故人們又將這種魚稱為刨花魚或魯班魚。今天人們在品食這種小魚時,為了避免魚頭有沙之弊,往往乾脆將魚頭掐去,專食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