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孙春玲一行来菏泽调研

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孙春玲一行来菏泽调研

孙春玲(左一)在牡丹人民医院枫叶正红院区调研

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孙春玲一行来菏泽调研

鲁网菏泽8月9日讯(记者洪常良)8月8日至9日,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孙春玲一行5人来菏泽市调研中医药工作。省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座谈访谈等方式对菏泽市中医药工作进行了调研。菏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磊接待了调研组一行。菏泽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秀珉、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体禹陪同调研。菏泽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陈宝华主持座谈会并汇报了近年来菏泽市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

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孙春玲一行来菏泽调研

在牡丹区皇镇卫生院调研

冒着36℃高温,两天来,省调研组先后实地考察了牡丹区中医院、开发区丹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牡丹区皇镇卫生院、牡丹人民医院(菏泽市中心医院)枫叶正红院区、菏泽医专附院、菏泽市中医院等单位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重点调研了菏泽市医养结合和中医治未病开展情况。每到一处,孙春玲一行都与有关科室负责同志交流,听取单位负责同志情况汇报,了解菏泽市中医药发展现状。

近年来,菏泽市中医药工作在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帮助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中医药深化医改工作任务,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重点,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和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结合本地区实际,建立管理机制,健全服务网络,落实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目前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立了治未病科,7家中医医院设置了康复科。6家中医医院建立了省级标准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中心。43家综合医院,其中11家能够开展治未病服务;10家妇幼保健机构,其中2家能够开展治未病服务;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16家能够开展治未病服务;149家乡镇卫生院,其中93家能够开展治未病服务;7家社会办中医类别医院,其中5家能够开展治未病服务;工商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市社会办养生保健个体户1886家,养生保健馆161家,中医养生保健机构7家。

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孙春玲一行来菏泽调研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孙春玲一行来菏泽调研

座谈会上,牡丹人民医院副院长、枫叶正红院区院长田满菊,牡丹区中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志君,牡丹区皇镇卫生院院长王玮森,菏泽市中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郝敬忠进行了交流发言,并根据各自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听取相关汇报后,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处处长贾青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郭栋,山东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王成岗针对调研情况发表见解,对交流发言中提出的中医药政策扶植、医保倾斜、人才培养、对口帮扶等一些问题,表示回去以后要认真讨论,形成调研报告,及时反馈。

孙春玲对菏泽市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中医药产业发展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她指出,菏泽市的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已经初具规模,走在全省前列;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等在探索建立中医药特色优势上也做出了努力。

孙春玲强调,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菏泽要布局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打造医养健康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牡丹城。大家要认清形势,珍惜机遇,充分借力国家及山东省利好政策,发展好菏泽市中医药事业。

孙春玲要求,菏泽市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全省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弘扬好菏泽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在医疗改革过程中,深化中医医疗集团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总结推广更好的经验,以医疗为中心转化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省、市卫计系统要加强中医药顶层科学设计,系统的规划和全面的推进,包含中医药产业的养生、养老康复、治未病、医养结合、康养结合、大数据等,特别要注意提升质量和内涵,创新品牌提升影响力,进一步总结经验做法,力争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做出典型示范,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体现习主席、党中央以及各级领导指示精神,共同努力把事业做好。

陈宝华表示,菏泽市将以这次调研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中医药工作有关要求,扎实做好中医治未病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等治未病理念,开展不同年龄层次患者的健康教育,普及中医“治未病”理念,提高群众认可度;大力培养“治未病”人才,加大对现有的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强对基层“治未病”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