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大代表韋娜:加快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項目立項

"一定給子孫留下千年帝都的城市記憶!"

在河南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河南省人大代表韋娜建議:應加快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的立項,並列入2018年省政府投資計劃,為洛陽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構築全國文化高地做出新的貢獻。

河南省人大代表韋娜:加快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項目立項

河南省人大代表韋娜

洛陽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絲綢之路和隋唐大運河的交匯點,作為中國運河的源頭、隋唐大運河的核心區域,運河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運河文化遺產豐富,洛陽在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為一名文博研究員,韋娜說,在洛陽規劃建設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支撐,打造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激發中華優秀文化的生機與活力,助力打造中華文明的一個金名片。有利於凸顯隋唐大運河文化資源優勢,加強沿河文化遺產集群的保護利用,再現"千年運河"的歷史風貌,延續中華歷史文脈。有利於加強流域生態系統修復和環境綜合治理,顯著改善生態環境,為文化帶探索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文化建設協同推進的新模式。

河南省人大代表韋娜:加快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項目立項

河南省人大代表韋娜

韋娜認為 :"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定位應放眼全國,建成國家級博物館。"韋娜說,洛陽作為隋唐大運河的源頭和樞紐,在博物館的基本展陳之上,應涵蓋:隋唐大運河保護展示中心、考古科研中心、資料信息中心,將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打造成國內外運河文化的交流平臺。

韋娜代表建議省委、省政府加大力度、加快隋唐城大運河遺址博物館的立項,並列入2018年省政府的投資計劃。對中國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的規劃、建設、展示從政策、資金上給予強有力的支持,讓隋唐大運河遺址博物館的建成能集中展示我省四線交匯的地位,作為河南省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大運河文化帶"戰略的重要抓手。強化洛陽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大運河、萬里茶道四條文化走廊交匯的歷史地位。為子孫留下千年帝都的城市記憶、為洛陽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構築全國文化高地做出新的貢獻。"

我們在偃師二里頭這裡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宮城——最早的"紫禁城"。中國最早的"井"字形大道即城市主幹道網、中國最早的以中軸線佈局的宮室建築群、中國最早的車轍、中國最早的官營手工作坊區、中國最早的鑄銅作坊、綠松石器製造作坊和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群,等等…。

"偃師二里頭遺址"據考古人員推斷,已有3600年至3700年之久。⋯⋯可以說,"二里頭遺址"是最早的中國,是東亞大陸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

河南省人大代表韋娜:加快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項目立項

二里頭遺址發掘工地

河南省人大代表韋娜:加快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項目立項

二里頭遺址發掘工地

河南省人大代表韋娜:加快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項目立項

二里頭遺址發掘工地

河南省人大代表韋娜:加快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項目立項

二里頭遺址發掘工地

更多藝術精品、博物館請參看博雅藝術網,或關注微信號公眾號:博雅藝術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