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投资的几种风险,你中招了吗?

房产投资的几种风险,你中招了吗?

1.高负债

很多朋友私聊过我,他们都有一些很相似的特点:勤奋、努力、一份不错的收入、业内精英、高学历。。。

对于这些朋友,我一直是既羡慕又敬佩的。。。

但是,很多人拥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就是房产高负债。这里我想提醒各位朋友,生活当中,房子不是全部,过度透支风险很大。

下面分享两个案例:

案例一:

本人曾经从事过几年的房产工作,作为一个一线人员,我想说,房产投资绝对不是只赚不赔。04年还没有大学毕业的我,就已经投身于房地产行业,当05年房产火的一塌糊涂时,即使在这情况下还是有一批人倒下了。

很多早期房产投资者,由于在早期使用了大量的杠杆造成了大量的负债,随之引发了一些列问题,最终导致一蹶不振。即使是05年的大涨也无法挽救他们。

03年房地产市场的大萧条,使负债投资者一蹶不振,所有人的共性问题就是资金链断裂。

当然这种情况在08-09年又再次悲剧重演。

案例二:

去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电视里多次报道了香港回归20周年的活动。

可是有很多人不知道,1997年万众瞩目的香港回归时,很多人看好香港的未来。香港居民也是如此,香港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同时香港地少人多,房产投资也是港人的重要投资之一。

也许很多人会痛悟今天的大陆女孩有多么势力,结婚必须有婚房。。。那我们不妨听听香港女生怎么说,在TVB采访中,香港年轻女孩对待记者提问的回答是:有房有(性)高潮。。。多么大尺度的回答,可见港人对房产的热衷。

但是就在1997年,大家都看好的时候,很多港人就像今天的咱们一样,不计成本不计后果的贷款买房,抱着快进快出的态度时,房价却下跌了。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但是房产的属性和股票是不一样,当房产下跌的时候,你是卖不出去的。

股票的特点是只要报价低一分就可以立刻出手,但是房产是不可能的。因为房产的交易频率是大大低于股票的,尤其是房价下跌的时候是没有成交量的。很多人因为过多的贷款无力偿还,导致资金链断裂,倾家荡产。

但是历史总是喜欢和你开玩笑,就在今天香港回归20多年之后,香港的房价却又创出了新高。我想说的是,如果当年的香港购房者没有那么贪心,没有使用所谓的首付贷、高利贷,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那么即使他是在1997年高点买房的,一直持有到今天仍然是有盈利的机会的,更不会倾家荡产。

总之,负债没有问题,但是要有个度,至少是建立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之上的。这里详细说说支出问题:

本人始终不认为,买房是最大的支出,顶多也只能算大类支出之一。子女教育、老人看病的支出必须要考虑其中。

资金链断裂会毁掉我们的人生,敬畏市场,也许你不会是赚的最多的,但却是活的最长的。

2.买入了没有基本面支撑的区域

这种人在微信聊天里也不少见,很多时候房产的炒作是不理性的,很可怕。最近看到了一篇报道,是说中国现在有数以百计的三四线城市,发生了人口的崩塌,一边是人口的急速下降,一边是该区域商品房的大量新建。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由于错过了一二线房产升值的机会,转而投入了三四线城市的房产市场。甚至有人高喊,空置率高,无亮灯率的房子房产升值潜力最大!

我觉得这种疯狂不亚于第一种投资者,城市的繁荣都是一个方式:

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人员——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城市配套更加健全——医疗、就业、教育、商业、购物、交通资源的变得更加具有优势——助推了本区域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房价的上涨

反之,无就业机会——人员离开——人口大量减少——无人在本区域创造财富——区域配套落后——无医疗、就业、教育、商业、购物、交通资源——房地产市场在本区域无法形成长期良性循环发展——鬼城——前期投资者无法套现——房价一落千丈

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办法很简单,购房之前,一定要考察这个区域的亮灯率问题,如果购入楼盘及其附近小区亮灯率太低,就要注意了。看病、购物、出行、上学不便利的地方建议不要买。还有就是买房前要关注该区域一手房成交量与二手房成交量比值,比值太大的郊区不要购买。因为如果一个区域在一段时间,一手房购入量太大,而该区域二手房没有成交量,后期肯定会滞涨甚至暴跌。

道理很简单,一手房买家很多人会在一到两年内抛售房屋,所以一手房成交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抛盘量,一般头两年的抛盘量会在30%左右。而该区域长期的二手房成交量代表了这个区域的接盘能力。

当一个地区处于供大于求的时候,房价肯定是滞涨或者下跌。反之,供小于求的时候,房价保值甚至更加容易升值。

3.频繁买卖

有很多人,喜欢频繁买卖房屋,这也是很大的风险。道理很简单,一买一卖,即使不贷款,费用也高达百分之10%以上。也就是说,在一次买卖后,即使你的房屋比别人多涨了10%甚至更多,也只是平手。

有的朋友一年买卖房屋多达三次,那是不是说,他的房子得比我的房子多涨30%才是赚。几年下来,又会怎样?哈哈。。。

我给出的建议是:买入真正的低洼,然后长期持有出租。我和朋友吃饭时,他们会说我的房子涨了多少倍,我通常反应很慢。因为我不太想这些,我得先算算。

一般我买入的房子的模型是这样的:购入15年以里占据核心资源的低总价次新房——房价短期大涨,同时出租获取收益——当该房屋收益超过投资本金100%以后——新鲜感下降,因为我知道以后这个房子我很难赔——吃租金,扔在那,就当不存在好了——后期的上涨更多的时代的变化和运气的成分——如果租金能涨我反而会很高兴。。。当然我会关注下一个房产投资低洼区域,如此周而复始。。。

当然房产投资的风险还有很多,今天先说到这里,以后会陆续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