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爲雷軍只是小米科技CEO?其實他也是一位發明家

歡迎來到民間小米專利研究所,今天我們來聊聊小米科技CEO雷軍。雷總目前最重要的身份可能就是小米科技CEO了,他除了企業家身份外還是一位程序員(金山時期)、天使投資人,那麼我怎麼說他是一位發明家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你以為雷軍只是小米科技CEO?其實他也是一位發明家

在專利檢索及分析平臺,小米已經公佈了其申請的國內外3萬件左右專利中的1萬多件,而這1萬多件當中也有雷總的發明創造。通過檢索可以得知,雷總已公開的專利申請有25項,其中已經授權的有10項,下面我就重點談談這10項專利。

雷總的25項公開的專利中是不包括外觀專利的,所以咱們別把小米手機的外觀設計的責任都推到雷總身上。早年小米手機的外觀是由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把關的,德哥也申請了不少外觀專利,以後有機會說說他。

那麼排除了外觀專利,雷總其實有23項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注意,前面所說的10項授權專利,是包括了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由此可以看出,雷總多次強調他是一個"工程師",強調小米公司的文化包括了"工程師文化",也是沒毛病的。

你以為雷軍只是小米科技CEO?其實他也是一位發明家

先從上面這張圖上的專利講起——一種提供聲音的方法和裝置。乍一看我們根本看不出這是什麼,所以我需要提醒一下讀者,想了解技術還是要多看看專利原文,看了之後就知道,這是一個跟耳機相關的發明專利。

這是2013年申請的,直到2018年2月,這項專利才被授權。當時的耳機質量是遠不如現在的耳機的,功能也比現在的少。對我來說,這項專利的內容是挺好理解的:耳機播放音樂的聲音會干擾外界的聲音,如果用戶沒有覺察到外界發出的具有“安全隱患”的聲音,那就可能會發生意外,這項專利提供的技術可以通過耳機將外界的聲音進行播放。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們來想象一個情境:一個人正戴著耳機過馬路,完全沉醉在音樂世界,聽不到汽車的鳴笛,如果應用這個技術,就可以檢測到外界的聲音中的"鳴笛聲",這樣耳機就可以將鳴笛聲播放出來,與此同時音樂會暫停,鳴笛聲的播放音量也可能會增加。

你以為雷軍只是小米科技CEO?其實他也是一位發明家

我不明白這麼好理解的專利為啥要審五年,接下來我們看看雷總的下一個專利。這項實用新型專利名為"一種顯示裝置及一種設備",乍一看你也不知道這是什麼。

不過我們看看摘要就明白了:設備通過在顯示層中均勻的置入光伏材料,使光伏材料形成的陣列形成透光單元,並使光伏材料形成通路,既在避免影響顯示層的發光的情況下吸收顯示層和環境光發出的光線並轉換成電流,將光能轉換的電流用於移動終端後,可以增加移動終端的待機時間,提高用戶體驗。

你以為雷軍只是小米科技CEO?其實他也是一位發明家

原來,這是一種能夠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技術,申請人有3個——許多、林斌和雷軍。

這項實用新型在2013年就取得了授權,不過在2014、2015年的時候經歷過"專利權人的姓名或名稱、地址的變更",最後於2015年9月因避免重複授權而放棄專利權。

你以為雷軍只是小米科技CEO?其實他也是一位發明家

不過我馬上就發現到這個實用新型還有一個“重疊專利”。因為這項光能轉化為電能的技術完全夠格拿來申請發明專利,於是上面的3位申請人另外申請了幾乎一模一樣的發明專利(發明專利可是比實用新型的價值要高不少的),並且在2015年9月取得了授權。

所以科技公司的專利申請還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

你以為雷軍只是小米科技CEO?其實他也是一位發明家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專利,我再挑幾個簡要說說。

專利CN103200542B可以讓用戶方便的獲知接收到的信息是好友發送的消息還是垃圾信息,從而避免了無用操作。

專利CN102857637B可通過撥號程序實現大範圍的聯繫人搜索,簡化了搜索過程,節約了系統資源。

專利CN103106031B中的手機能在接收到用戶輸入的長按觸摸指令後,通過播放語音信息提示用戶當前觸摸位置所對應的功能,從而使視力障礙用戶也可以使用具有觸摸屏的移動終端。(這個我覺得好人性化)

你以為雷軍只是小米科技CEO?其實他也是一位發明家

看到現在,相信大家也對雷軍申請的專利有了一定的瞭解,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話,大家可以試著自己去檢索專利,我這篇文章其實講的都只是皮毛而已,真正有技術內涵的內容在專利文獻中才能體會的到。

我想說,雷軍雖然是一名具有工程師內在的企業家,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沒有特意強調自己發明家的身份。

這個年頭,做科技公司的CEO或多或少都要掌握一定的技術,這是他們需要自己承擔的責任。當然,一個人的責任會隨著他所奮鬥的目標產生變化。

在雷軍的帶領下,我相信小米是能夠將更多有用的、人性化的技術帶給世界上更多的人的。好了,本期的《小米專利報》就到這裡,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喜歡研究技術,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