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满屏都是学士服,可你知道学士服是怎么由来的吗?

每年的毕业季节,大学毕业生们都会身穿学士服,头戴学士帽,参加毕业典礼,这预示着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将要迎来崭新的生活,在毕业典礼上会将学士帽上的流苏从右边换到左边,这才代表了你真正获取到学位。未获得学位时,流苏是垂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的帽檐右前侧中部;获得学位后,流苏则垂于帽檐左前侧的中部。流苏位置的移动,是由校长(或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在学位授予仪式上,颁授学位之后移动。校长的流苏,自然是垂于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因为他早已获得过学位(或理论上应此)。

拨穗的意义,代表稻穗或麦穗成熟,象徵毕业生已学有所成,可以展翅高飞 。

又是一年毕业季满屏都是学士服,可你知道学士服是怎么由来的吗?

说了学士帽的讲究,杋杋再来说说学士服的由来吧。

最早的毕业礼服是从中世纪的欧洲开始的,那时候只有决定今后要成为一名教师的学生,学校才会对他们进行考试。考试过程的第一步,是要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不公开的和公开的预试。考试合格的应试者,要穿上僧侣的长袍,同学士们坐在一起。接着要举行由顺利通过了考试的应试者提供葡萄酒的盛宴。这就是学生毕业典礼仪式的雏形。

这些长袍和头巾制作的原料和颜色,由各人财富和社会地位而决定。既然在早期大学中的学者都是传教士,他们的穿着应与其在修道院的地位相一致,身上穿土褐色长袍,用头巾保护他们的头。于是,这种僧侣的黑色长袍和头巾演变成了今天大学流行的礼服,不但学校毕业典礼的仪式上要穿,其他一些重大庆典也要穿。

后来,长袍和头巾开始采用较为明亮的色调,不同学位的礼服也逐渐变得有些不同。学士,硕士,博士的礼服样式的差别,主要出现在头巾上。过了一段时间,头巾不再与长袍相连,单独成了一件物品,人们把它戴在头上。到了十五世纪,帽子开始流行,头巾几乎成了饰物,人们穿它时,把它从头顶顺着脖子往下套,披挂在肩上,向后背垂下来。于是,学校礼帽应运而生。最初的学校礼帽的形状起源于硕士学位的符号,有几种不同的形状,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方形,有的在帽子中央有一簇装饰物。今天的流苏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不过更精致罢了。牛津大学最先采用平低方形礼帽),民间则建议学校礼帽应做成学者的一本书那样的形状,这样更能表现它的学术含义,更有书卷气。

博士和硕士的长袍士是黑色的,准学士的长袍为灰色。学士的长袍,尖袖,前面不敞开;硕士的长袍,方袖,袖口呈弧形;博士的长袍,喇叭袖,胸前扣子两旁各一道宽5英寸的天鹅绒贴边,袖子上也横着缝有三道平行的天鹅绒贴边,颜色属黑或别的颜色,它是学科类别的标志。

帽子是方形“牛津帽”,各种学位的人都可以戴。帽子左边垂下漂亮的流苏,流苏的颜色表示授予学位所属院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