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30年|刘小强:用“知行合一 激情创业”精神书写高新事业

国家高新区30年|刘小强:用“知行合一 激情创业”精神书写高新事业

27年前,山城重庆吹响了建设国家高新区的号角.重庆高新人在一片荒地上,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筑起了一座崭新的科技新城。

作为全国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之一,重庆高新区历经多次体制机制改革,“但我们始终初心不改,保持知行合一,凝聚‘没有激情就是虚度光阴’的共同价值,不断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砥砺奋进,形成了‘知行合一,激情创业’的重庆高新区精神。”重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九龙坡区政府区长刘小强表示。

国家高新区30年|刘小强:用“知行合一 激情创业”精神书写高新事业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国家高新区建设30年。刘小强说,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未来,重庆高新区将围绕国务院批复的“创新驱动引领区、军民融合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内陆开放先导区”定位和“西部创新中心”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国家高新区“升级版”的部署安排,主动靠前、高位推进,全力以赴建设国家自创区。

改革创新永不动摇

国家高新区30年|刘小强:用“知行合一 激情创业”精神书写高新事业

回顾重庆高新区的发展历程,深深地印刻着创新这一主旋律。

一年多来,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重庆市市长唐良智分别实地调研重庆高新区,就国家自创区建设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今年2月,重庆市“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国家高新区“升级版”,高标准建设国家自创区。今年5月,市政府将重庆国家自创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我们将把建设国家自创区作为核心功能赋予、最大发展机遇和全局工作牵引,全力以赴抓实建设工作。”刘小强谈起园区未来发展时说,今后重庆高新区将从三个方面推动自创区建设。

1

厘清建设目标

重庆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总体目标是:打造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绿色生态美丽高新为城市本底,开放包容激情创业为人文内核,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为主要产业支撑的中国西部创新中心和全球功能性创新中心。

2

明确工作抓手

根据国务院批复文件精神和全市建设实施方案,加快编制重庆高新区国家自创区建设实施方案,聚力推进创业孵化集聚、创新主体培育、研发能力跃升等10大重点工程。

3

狠抓推进落实

组织召开自创区建设工作务虚会、推进会等专题会议及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工作落实落地。

“下一步,我们继续推动管理体制和开发空间升级,打造现代化生态新城和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升级,打造全市创新驱动新引擎;强化开放招商,推动产业形态升级,打造六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推动众创生态升级,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刘小强说。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家高新区30年|刘小强:用“知行合一 激情创业”精神书写高新事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国家高新区的重要历史使命。27年来,重庆高新区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目标不动摇,以招商引资和孵化培育为抓手,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

这一坚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也让重庆高新区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7年来,重庆高新区打造了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质检基地、重庆软件园、石桥铺IT数码商圈等一批产业载体,引进了英特尔、睿思科技、台联电等一批全球行业领军企业,拥有格力、梅安森、秦安机电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石墨烯新材料、高技术服务等附加值高等新兴产业集群。

“下一步,重庆高新区将顺应新时代要求,进行产业发展战略性调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推动产业和产品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刘小强表示。

1

打造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六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包括以超级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未来信息网络、以集成电路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以精准医疗为特色的生物医药及生命科学、以石墨烯和新型合金为代表的新材料、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主要方向的高端装备五大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以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物联网、成果转化孵化等高技术服务业为主体,多元化培育新金融、文旅创意、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

2

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落实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打通军民融合创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促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科技化发展,推动企业利润增长、能耗下降、质量效益提升。

3

聚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围绕新时代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消费结构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产品结构从有没有到优不优转型升级的需求,引导和支持虚拟现实、智慧教育、个性化定制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鼓励企业利用众包众筹众创等“互联网+”手段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引领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动能和新的增长点,实现发展动力根本转换。

营造创新创业生态

打造高新区“升级版”

国家高新区30年|刘小强:用“知行合一 激情创业”精神书写高新事业

刘小强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新区不仅要成为产业聚集地,更要成为创新高地。而创新创业则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是资源、要素和价值的良性循环。“为此,我们不断厚植高新优势,更迭创新功能,围绕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集中精力抓好制度、平台、服务、人文氛围四个方面的探索,着力解决创新创业所必须的阳光、土壤、养分和空气。”刘小强说。

1

突出制度建设,供给创新创业“阳光”

一手抓改革源头。全面启动重庆自创区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与市科委合作推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全国率先成功试点;科技成果初始权益分配改革启动试点;创新创意产品首购补贴、科技高端人才双向流动、国有无形资产管理等改革加快推进。率先启动渝新券试点,调整财政“后补助”为“前担保”,为创新主体购买专利申请、研发设计、分析测试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提供制度性保障;一手抓政策支持。出台科技创新促进办法、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办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等20余项扶持政策。围绕财税、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领域,制定鼓励自主创新专项政策“龙九条”,在人才绿卡、知识产权作价融资、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等9个方面营造优越的创新政策环境。

2

突出平台承载,为创新创业提供优渥“土壤”

一手抓创新平台。引入创新工场、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重庆大学等市内外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研发平台,支持精准生物、凯泽科技等骨干企业建设研发平台;一手抓孵化载体。构建“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孵化链。西南首个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建成投运,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累计实现技术及服务交易额86亿元。创客邦、清华启迪、英特尔等一批孵化加速平台投用,打造重庆数码城、重庆软件园、重庆新媒体产业园等一批高端特色孵化楼宇,石墨烯产业园获评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园获批筹建国家级“芯火”双创基地(平台),国家质检基地获评全市惟一检验检测专业服务集聚示范区,全市获评国家A类等级的3个国家孵化器均在重庆高新区,市级及以上众创空间8个、孵化器4个,创新创业孵化面积超100万平方米。

3

突出服务托底,蓄积创新创业“养分”

一手抓金融创投。筹建金融创新联盟,启动打造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率先承接种子基金试点,管理及运营模式作为先行先试“样板”全市推广,建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打造科技金融超市,开发助保贷、银政通、租赁通等创新金融产品。引入总规模21亿元的4支产业专项基金,发行全国首单公募类“双创债”,促成全市首单非上市企业商标权质押融资贷款;一手抓营商环境。构建涵盖政策、融资、技术、创业导师、商务、市场、双创活动及学院的孵化服务体系。聘请优秀创业导师提供1对1专职辅导咨询。深化“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优化工业项目建设并联审批流程,企业工商注册到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时限最短压缩到24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率先实现一站式国税办理和银行网点工商执照网上办理。

4

是突出人文氛围,涵养创新创业“空气”

一手抓双创活动品牌。连续三届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暨“高新杯”众创大赛,并首次获批承办全国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举办亚洲通讯营销产业发展大会等大型节会和重庆新三板高峰论坛等主题论坛及各类路演培训活动100余次;一手抓崇创励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建成全国首个石墨烯产业专利分析与专利数据库、高新区专利托管服务平台,开展规上企业专利清零行动,培育市级及以上知识产权试点及优势企业124家,全市首笔专利质押融资、专利保险均诞生在高新区,获批全市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持续开展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十强、高技术服务企业十强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国家高新区30年|刘小强:用“知行合一 激情创业”精神书写高新事业国家高新区30年|刘小强:用“知行合一 激情创业”精神书写高新事业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刘小强最后强调,未来他们要下更大力气,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培育更多的创新主体,真正让园区的企业从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

国家高新区30年|刘小强:用“知行合一 激情创业”精神书写高新事业

The end

国家高新区30年|刘小强:用“知行合一 激情创业”精神书写高新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