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爆红网络的杀鱼弟如今服毒自杀,你认为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悲剧?

富春一凡


自杀毕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百草枯毒性极大,以此自杀者会内脏衰竭,极为痛苦的死去。又一出人间惨剧。



如果是一个中年人,自杀可能是因为生活压力过大。毕竟生容易,活很难。不少人也曾有过轻生的念头,但毕竟面对责任,选择了坚强。而像杀鱼弟这种少年,我认为自杀多半是因为看不到梦想,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而家庭肯定是造成这种悲剧的重要原因。

八年前杀鱼弟的走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年龄,因为他干着与年龄不相趁的活计。其父母不让他上学,而让他杀鱼,其实已经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所以最后网友也帮助他重回学校。

问题的悲剧在于其父母。我认为他父母在心里面应该觉得读书无用,所以将店名改为杀鱼弟鱼店,在他读了几天书后又将其留在店里杀鱼。这样的孩子只是父母的摇钱树和童工。如果不是自杀,他的人生就是从杀鱼弟变成杀鱼哥,又变成杀鱼叔。

读书的最大作用是可以让人走的更远,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也许杀鱼弟的人生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梦想,他才选择了自杀。所以家庭很重要,父母的眼界也很重要。


律师独角兽


99随便语: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不要苛求孩子,也不要苛求孩子的父母,他们也不想如此。

谁是杀鱼弟?

事情需要回顾到7年多以前,大约在2010年11月份,一篇叫作《苏州最年轻杀鱼弟!绝对震撼你的视网膜神经》的帖子出现在网上,迅速爆红。

杀鱼弟就是帖子主角,叫孟凡森,当时年仅9岁。

孟凡森家卖鱼的摊子,在苏州市官渡里立交桥附近,化肥厂菜场的对面街边。

笔者已在苏州生活超过20年,在2010年的时候,官渡里附近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居住在那里的,大多是从外地来苏“讨生活”的外地人。

孟凡森就生活在一个外来人口家庭。

父母是山东人,当年生有5个孩子(据说现在已经有6个),孟凡森是家里的老大,5岁左右来苏州,跟着父母卖鱼为生。

在2010年11月帖子爆红,9岁的孟凡森对于自己的“出名”,其实很反感,有记者曾记载这样一件事,当这名记者找到正在卖鱼的一家三口,表明身份,“小鱼老板”孟凡森突然发火,一声不吭端起一盆鱼池里的水,泼了记者一身鱼鳞。

第一,苏州有多少外来讨生活的人?

不计其数。

20多年前笔者刚来苏州的时候,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小城”,市区人口不过7,80万,加上县级市和农村,也不过2,300万人口,但到了现在,全市常住人口,已经过千万!

9几年的时候,我妻子厂里有个打扫卫生的老阿姨,苏州长桥镇人,平时没法回家,到了周末才能乘郊区公交回家,好像回家探亲一般。

但是现在,长桥那个地方几乎属于市中心了。

20年里,苏州这座城市扩张了N倍,人口暴涨之下,多出来的人口,从哪里来?

杀鱼弟一家,笔者一家,这样的外来人口,组成了“新苏州人”群体。

第二,生活在苏州的人,都是富人吗?

在很多人眼里,苏州是个好地方,以一个地级市的身份,曾经占据全国GDP排行榜第4名的位置,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富人。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

笔者曾在苏州当律师,接触过不少外来人口家庭,坦率地说,杀鱼弟孟凡森这样的家庭,在苏州不是少数。

苏州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外来人口赚钱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苏州的生活支出成本高,房价涨得快,很多外来人口家庭的收入,大部分被迫砸进了房子。

有句话叫,“新苏州人”辛苦半辈子,换来一套苏州的商品房,然后发现,自己并没变成苏州人。

第三,杀鱼弟为何没有上学?

据2010年的媒体报道,孟凡森曾被父母送进一所民工小学,但没几天就跑回家,跟着父母卖鱼,渐渐成了那条街上的“名人”。

由于有年幼的孟凡森在,他们的生意一直很好。

2010年孟凡森被叫作“杀鱼弟”后,他家的鱼摊子,甚至直接改名叫作“杀鱼弟水产”。

又据说,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出名后的孟凡森再次被送去民工小学,但他又跑回来了,依旧跟着父母杀鱼,卖鱼,直到现在。

第四,我们能指责杀鱼弟的父母吗?

我认为不能。

道理很简单,就算是一个鱼贩子,也明白孩子读书比不读书好,假如这是个富裕家庭,孟凡森的父母,一定不舍得让自己亲儿子,从小就跟着自己卖鱼。

但是没办法,这户人家有6个孩子!

孟家的鱼摊应当比较赚钱,但这么多的孩子要养活,这家人应当也想赚钱在苏州买房子,让自己变成“苏州人”,在巨大的压力下,作为家中长子的孟凡森,他当然应当被“牺牲”。

这很残酷,但却是现实。

第五,杀鱼弟喝百草枯自杀,我们同样不能指责他。

杀鱼弟很可怜。

今年已经17岁的孟凡森,他的青春期是在鱼摊子上完成的,这样的经历,我们无法强求他,不出现任何心理问题。

据报道,8月3日,杀鱼弟因为价格问题,和客户发生冲突,他的父母没有站在他一边,这让杀鱼弟很气愤,一怒之下喝下了百草枯。

目前,杀鱼弟虽然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百草枯对身体的伤害极大,他已经在事发后第二天,从苏州市立医院,转院回山东治疗。

而这件事,早在8年前就有了预兆。

2010年刚刚9岁的孟凡森,由于“眼神犀利”被叫作杀鱼弟,由于对记者不喜欢,就用鱼池里的水泼向记者,性格明显暴躁。

然而,这一切都不是他的错,是生活环境造就。

结束语:是生活造成了杀鱼弟的悲剧,是社会造就了现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上的一分子,我们的力量有限,能做的仅是适应社会,让自己生存下去。


99随便


听闻这一起悲剧,为发生这样一起事件深感痛惜!这是一个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

但无论怎样我都觉着需要正视和面对它。自杀行为不但危及自身生命,也痛苦到家人和朋友。

十七岁,正是每个年轻人的花季时节,而"杀鱼弟"却以一服百草枯妄图匆匆结束自己短暂的生命,那么,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个青春大男孩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面对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我们无法了解他身上有着怎样的创痛,但我们却不难从他的生活经历去回顾他的个人成长。

在我看来,在他还没有走完的三分之一的人生里完全是一个悲剧故事,当所有学龄孩童都在就学的时候,他已经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的世界是灰暗的,无光的。

我无法想象他用怎样的沉默和耐性去完成每一天在他心理上极其压抑的工作。对比其它入学的身边同伴,我不知道他内心是否像平静的湖水那样不起涟漪。

他应该很渴望上学,那样才是他的快乐。可是,他是没有快乐的。我不知道,他一个人静默的时候,那种不快乐会不会时常传染到他。作为父母怎么可以抛弃自己的责任。

我是一个在外工作的人,尽管每天极其辛苦,但我心里面从来不会抱怨,因为我有女儿等待我的抚养,我不可能让她从小就缺失受教育的权利。她应该和正常的同龄人一样享受属于她的年龄的生活。

我不知道"杀鱼弟"的父母有没有一丝半点的愧疚心理,既然没有能力供自己的孩子上学,为何还要让孩子遭遇来自身体上的伤害?

我不知道十七岁的"杀鱼弟"连这个社会正常的年轻人应当享有的天赋权利都没有的时候,他的生命里还有哪些是值得留恋的?

一个经常对孩子拳打脚踢的父亲,没有按这个国家正常法定的要求将孩子送学的父亲,一个按照正常的成年人劳动参与家庭活动的自食其力的孩子。

我不知道这个家庭到底给了他哪些温暖?或者,在他记忆里从来没有过温暖。

他还有一个极其残暴的父亲,这个父亲的暴脾气甚至能够差点将孩子的眼球打烂。这究竟是一个怎样凶狠的人?

换是我,遇到这样的父亲,我会愤恨不已,等我渐渐长大了,我会和他对着干,我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了,为什么我还要遭受暴打和毒打?

我没有就学的权利,家庭本身已经很对不起我。我个人的言行还要遭受严厉的监管,他们凭什么管我?

我自己能够挣钱养活自己,为什么我还要遭受毒打,甚至父亲的行为都快造成我失明的危险,

我完全不知道存在这个家庭里有多少意义,我觉着我不该来到这个世界。

我来到这个世界,我没有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我连正常孩子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都被剥夺,

我还是他们的孩子吗?我是他们的孩子为什么还要遭受这样的责难?

大概,种种的心理因素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杀鱼弟",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对自己不好,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义。

父母本是自己人生的最大倚仗,最后却成了心里最大的悲苦,带着这样的苦是否要继续存活下去?自己已经没有了根本,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显得一点都重要!甚至自食其力了还要百般折磨,这显然是"杀鱼弟"内心不情愿看到的,所以,父亲的任何一次严厉或者暴行都会直接引起小孩子奋起反抗的心理。

当反抗的次数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小孩子毕竟是依靠着父母生存的,当生存的路已经无法可走,应当获得的正常人的自由权利也被剥夺,连一个靠都没有的情况下,自己还怎么活、

人生的命运又是那般悲催,重重心理因素积累之下,选择结束生命寻求解脱显然成就了最后的行为。

所以,在我看来,"杀鱼弟"的行为完全是一种精神障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没有一个好的社会氛围,没有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孤独,无助,无望,猜忌和被歧视充斥着一个不健康的身心,最后才酿造了今天的悲剧。

对于这个社会,相信还有一些像"杀鱼弟"这类情形的孩子没法正常入学,同样也担负起一定的家庭生活责任,当他们担负起做人该负的责任的时候,自然要求社会和家庭要赋予他们正常人的权利,当这种正常的诉求遭遇地抵制的时候,内心显然是反感的,而家庭方面的规训一旦过于严厉,自然产生逆反心理。

因为,我们真的没法要求一个能够同等付出且能够自食其力的小孩还要生活在我们严厉的管辖范围之内,因为我们自己都不愿意遭受那样的待遇!

青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尽管"杀鱼弟"的行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特例,但我们的社会和家庭一定要关注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而自杀行为又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故而,我们社会应该从各个方面去着手和关心年轻一代的未来成长,只要多关心,多预防,世界一定变得更加美好!


红小影


8年前爆红网络的杀鱼弟如今服毒自杀,这个杀鱼弟也许觉得人生无味了,别人可以读书写字,他确在这里天天杀鱼。看到这些鱼活奔乱跳的,一下子就被杀死了。感觉死与不死都是在一念之间的举动。

觉得他的生活过得比常人不一样,现在出门需要文化的地方很多,一个小伙子没有文化有点让人不相信,可能本身有自卑感很重,加上父亲下手打他时这么毒。为了弟妹他付出了所有的一切童年所拥有的欢乐,但是父亲还这么对他,弟弟妹妹和他一样年龄时也许他的父亲就不会叫他们去杀鱼。同样的父母待遇不一样,也不可能杀鱼一辈子,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况且他也没文化,也没钱,谁会看得上一个杀鱼弟呢?越想越伤心,越想越没希望。再说父母也不关心他,甚至于经常骂他打他。所以就造成了他轻生的念头。

另外有一种说法,少杀生。这个错误我有一个朋友也犯过,当时有一两年时间她的酒楼生意特别好,一天人来人往的,楼上楼下的都站满了人有时候还是排着队来吃鱼。一天杀三五十斤鱼是正常的,后来有一个人说了一句,太残忍了这么多鱼活蹦乱跳的,几下子就把他杀死了。后来她想想也是的,最后很少卖鱼了。改成卖排骨最多,因为别人杀好了才去买这样会好一些。她自己自创了一个特色排骨味道很好的,有很多人都从很远地方慕名而来吃这个特色。

也可能是杀生太多还是怎么回事,她也受伤了,现在酒楼也不开了。在生活中有能力的情况下,尽力而为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此祝愿杀鱼弟能够度过这次难关,能够从新开始新的生活不在杀鱼了。


贵刘延琼


“杀鱼弟”、今年17岁的苏州小孟服用剧毒农药百草枯自杀,“悲剧”背后有着深层的心理和社会原因。

先来看心理原因。

首先,亲子关系和教育存在重大失误。说到亲子关系和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最早最好的人生启蒙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十分广远8年前的网红的意义。亲子关系和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为孩子营造足够的安全感,绝对不能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让孩子整日活在惊恐中,可惜这最重要的一点,一些家长至今还不太清楚。据邻居透露,小孟的父亲常常打骂孩子,最严重的一次,打得小孟差点摘除眼球。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从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容易产生自卑、敏感、恐惧和抑郁情绪,甚至内心极度偏狭、自私、愤怒,容易产生过激行为,这是悲剧发生的首要原因。

其次,没有解决好“青春叛逆”的问题。青春期属于人生的特殊时期,由于这个时期的发展是非常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又被称为“叛逆期”、“危机期”。处在青春期的少年儿童,身体急剧发育,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因而具有身心发育不平衡、情绪起伏波动大的特点,所以会更加在乎自尊,表现出敏感和争强好胜,容易在生理、社会和心理的不平衡中产生矛盾冲突,对待事情常常会产生偏激的看法,从而引起严重不良情绪的产生。反观“杀鱼弟”小孟,从小跟着父母到处奔波,居无定所,又生活在菜场这种人员混杂的地方,况且还没能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不仅本该在正规的学校里获得的行为能力没有,还会产生和“混杂人员”接触交往上的心理落差感、迷茫感。再加上小孟的父亲只知道赚钱,而却认为读书无用,这就导致父母对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小孟缺乏正确的理解和引导,也是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第三,过早让孩子接触与其认知不相称的事物。小孟的父母不仅对其缺乏应有的关爱,还让孩子过早去杀鱼,接触“血淋淋”的场面,这对尚处于认知幼稚阶段的小孟来说,无异于是一场难以承受的“打击”。心理学理论认为,超出与其年龄相匹配的认知体验,尤其是涉及“血腥”“冰冷”的东西,会使心理发生扭曲,容易产生冷漠、孤独、无助甚至绝望的心理感受。这也就验证了小孟为什么用犀利、冷漠的眼神杀鱼、卖鱼,而不是这个年龄本该流露出的纯洁和无暇的目光。正因为由于小孟的父母不会去理解孩子的心理体验,而小孟有什么心事也不愿和父母交流,同时又缺乏朋友倾诉,时间一长,压抑的不良绪总会爆发,这也是悲剧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再来看社会原因。

社会上有少数人怀有“猎奇心理”,由于他们的盲目叫好,使得小孟的父母看到了“发财”的捷径,就是通过孩子来招揽生意,可以获得不菲的“经济利益”,这又是悲剧发生的又一原因。

基于以上四点原因,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父母要给孩子创造安全的成长氛围,给孩子浓厚的家庭的温暖,对孩子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心理意义,这不仅让孩子感到实实在在的稳定,而且使孩子们心理上有一种踏实感,给孩子爱,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可以让孩子慢慢懂得爱,这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只有得到足够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就会非常自信,有很强的自知力和理解别人的能力,且心理耐受性好,环境适应能力强,具有很好的人格魅力。所以,让孩子获得安全感,是家长首先要做的。更是亲子关系和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二,(1)父母需要正视少年儿童的“青春叛逆期”。青春叛逆期是少年自我意识发展,成人感出现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作为父母,一定要正视这一现象,到这个时期父母不能再把子女作为支配的对象,要认识到子女也已经不再依从父母,成为独立的自我了。

(2)父母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的要点。在叛逆期到来之前要做好思想准备,注意调整与子女的关系和改善对他们的态度,为正确对待反抗期做好铺垫;要尊重孩子独立自主的要求,尊重他们所需要的隐私权,遇事多同他们商量,倾听他们的意见;父母对子女要以友相待,要和他们建立起朋友式的关系,能够交流思想,吐露心声,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以朋友的关系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引导;引导子女正确地接纳自己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3)教给“青春叛逆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叛逆期”少年儿童的情绪变化强烈,带有冲动性,且不善于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出现抑郁、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时,应教会他们积极的应对方法。如纠正非理性的观念,参加集体和文体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理性面对情绪的周期性变化等。

三,要正确安排“青春叛逆期”少年儿童去做与他们认知相匹配的事情。父母要根据子女的认知发展的特点去引导和安排适应性的活动,这样有助于实现他们自我意识的顺利完成。

四,遇到类似情况,社会“关心下一代”等相关机构有义务及时介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心理干预,尤其对家长要进行有关“亲子关系和教育”的知识培训和指导,使他们了解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科学规律。

总之,对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对一个需要用爱来包裹的稚嫩心灵,父母一定要带给他们安全感,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相待,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切忌打骂孩子,多给孩子以爱的关怀,努力创造适合他们心理安全成长的环境,这些都会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白新明心理健康到家


这个男孩今年17岁的话,就应该是2001年出生的。我知道,2001年在我们国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一家生六个小孩绝对是超生了。看到他父母在菜市场卖鱼,说明他们是从农村作为超生游击队来到城市的。

在我们老家农村,当年违反计划生育超生的家庭,那可是要提心吊胆东躲西藏,到外面打工谋生的。而且超生的小孩没有交完罚款,是永远上不了户口的,所以这样家庭的孩子没有上学,可能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有关。

我记得前几年夏天我回老家的时候,我们村有一个外出多年打工的人,回到村里找村干部,说是为孩子读书的事要上户口,孩子七岁了在外面漂泊了七年,没有交罚款就上不了户口,也就上不了学。我当时看到的情况是,他请求村干部帮忙说好话,看能不能少交一点罚款,解决孩子户口的问题。

这个“杀鱼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到17岁,可想而知,他的童年是另类的童年,埋藏在他心里的苦,外人又如何测猜得透呢?虽然他与他父亲的争吵是诱因,但深层次的原因,一定与他内心的孤独封闭,再加上没法和社会正常接轨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背景有关。

我对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一点,至于说得对不对,还请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参与讨论。


山人的生活感悟



秀子



年仅17岁,便因为服用剧毒百草枯而惨遭人间悲剧。

这是不仅是一个悲剧,更加不单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是一个应该引起全社会思考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让17岁的青少年不得不走上绝路?

百草枯是无解的剧毒,最恐怖的是它并不会让人立刻死亡,而是让人在经历过后害怕、恐惧、难受、绝望之后才会慢慢致死。

用最通俗的话说:大多数百草枯中毒的患者是因为肺纤维化而严重缺氧,继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给活活憋死的。

也有人说:服用百草枯后,它留给了你后悔的时间,没有给你后悔的机会。

我不知道这位少年为什么要选择百草枯,但我知道导致他自杀的原因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便是贫困。

17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应该在享受校园里的美好生活,还没有接触到这个复杂的社会和卑劣的人性。

但是,对于他来说:甚至从一出生开始便被迫接受了生活的磨难。

父母没有能够给他丰足的物质,也没有能够给他接受教育的机会,甚至没有给他足够的爱和关心。

曾经,他被父亲暴打,严重打需要考虑摘除眼球的程度。

其实,对于这样不幸的人来说,活着根本没有什么理想,只是为了活着罢了。

他们所患的是穷病,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

更残酷的是:类似这样的群体并不是少数,类似杀鱼弟的悲剧也有很多。

归根到底,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就是贫穷!

因为贫穷会让你看不见未来,会让你看不见希望,会让你感到自卑,会让你绝望。

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如果心理不足够强大,极有可能在某一次寻常的生活矛盾之后便引发悲剧。


最后一支多巴胺


我是一名中学老师,非常关注青少年的成长。17岁的少年,正处花季,如此就自杀了,让人唏嘘感叹。我想就这个现象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这位少年在八年前,也就是八九岁的时候,因为在菜市场帮助他的父亲卖鱼,杀鱼的技术娴熟而成为网红,被称为杀鱼弟。成为网红之后,很多网友觉得他在这里卖鱼非常的可惜,于是把他给弄到了学校去读书。到了学校之后呢,这个孩子又学习跟不上。后来又被他的父亲这个可以弄到菜市场,继续卖鱼,以杀鱼谋生。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加上周边没有朋友倾诉,他经常和他的父亲吵架,赌气。这次也是因为和家长闹矛盾,因而想不通而自杀。从这个过程来看,这个孩子悲剧命运的造成与他的父亲有直接的关系。

该让孩子读书的时候不让孩子读书,却让孩子去杀鱼,到学校里了,孩子课跟不上,又让孩子回来杀鱼。这个父亲可谓非常不负责任。根本就没有让孩子读书的想法,没有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去安排孩子的生活,在孩子最适合学习最有可能对学习感兴趣,最有可能把学习搞好的年龄段儿,耽误了孩子。家长可能是为了生存,可能是为了让孩子帮助一下自己,却让孩子过早地从事成年人所做的工作,家长是实实在在的使用童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使用自己的孩子也是做活儿,也是违法的。

古代孟母三迁,是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一次迁徙离开了坟地,因为孟子经常在那里学别人上坟;第二次迁徙离开了菜市场,因为孟子经常在那里学习别人做小买卖儿。第三次迁徙,孟子搬到了一所学校旁,因为在那里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孟母三迁,是家长为孩子付出的典型。对比孟母三迁,我们看看这个杀鱼弟的家长,可为糊涂。不仅让小孩子做那么辛苦的工作,而且让孩子做那种很血腥的工作,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的成长是极不利。

宗教是讲究禁止杀生的。认为杀生可以激发人潜在的恶,也就是说会让人的内心变得凶惨。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宗教当中说,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讲的就是要保持自己内心的那种善良。这个杀鱼弟在幼小的年龄就整天杀鱼,在心智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就整天见到这种血腥的场面。很难说他的心灵不会受到摧残。因此,我感觉他所从事的这个工作与他后来形成的心理的闭塞,自卑甚至抑郁是有很强的关系的。当他叛逆期来到的时候,他不知道如何和家长沟通,家长也不理解他,于是产生矛盾,因此就造成了他的自杀。

从这个故事上我们再一次认识到,爱护孩子,就要给孩子提供最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她最需要教育的时候给他以最好的呵护。工作谋生可以耽误孩子是不能耽误的。耽误庄稼,一年欠收;耽误孩子,一生无成。我是一名老师,因此我非常关注青少年成长。如果你认可我的观点,请关注支持我,我们一起为孩子成长摇旗呐喊,扬帆远航。

我写本文时,杀鱼弟据说还在医院接受治疗,情况危急。肾脏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已经进入尿毒症期,肺也受到了损害,目前正在接受综合治疗。此情此景,让人揪心。我们只能祝愿这个可怜的孩子,能渡过这场劫难,早日恢复健康。

为这个孩子祈祷祝福吧。


平原春秋


杀鱼弟实在值得同情,杀鱼弟的遭遇,为广大父母敲响了警钟。

如何对待孩子,如何教育孩子,把孩子当成什么,这就是杀鱼弟的父母应该思考的事。孩子服毒,能说没有父母的责任,能说没有父母的因素?小孟的父亲,打骂孩子,常常采用这种极端的暴力来说事,这对于孩子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孩子还小,心智还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还很脆弱,这是孩子生长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的普遍性特点。可是,孩子的父亲就这样不断打骂孩子,甚至把孩子眼球差点打坏。这么狠,亲情在哪里啊?就是为了钱吗?把孩子当成什么了?劳工?苦役?挣钱的机器或工具?小孟父亲该想想了!

杀鱼弟还是孩子,心理很脆弱,禁不起折腾。

17岁,有很多道理还不明白,有很多世界上的事还不清楚,也不能意气用事。小孟的行为,也显得过激了一些。但是,作为一个孩子,还未到18岁,你能让他负起什么样的责任?父母还是他法律意义上的监护人呢吧!而在他17年中,遇到的全是人生大事:辍学、生活压力、然后又心理封闭,这些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本身就无法承受,家长不去为他卸下包袱,还以不恰当的体罚打骂作为最后一根稻草,父母之过,不可不说。

家里生活条件不如意,应该是一条重要原因。

杀鱼弟是家里六个孩子的老大,就得能负重,就得多奉献,就得给弟妹们作表率,这就是农村人的习惯性做法。但是,他毕竟也只是一个孩子,别把他的脊梁给压弯了。现在有很多城里的孩子,手机就得用苹果,开车就得是宝马奥迪等好车,吃饭讲究品牌品味,衣着讲求上档次,还有什么包包什么的,常常在网上晒,让别人来羡慕。比比杀鱼弟,你们该有些觉醒。杀鱼弟没办法,在父母的督促之下,只能放弃自己的学业,为家庭承担责任,分担压力,因为弟妹还很多,得让家里都能过得去啊。

希望杀鱼弟能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好人。

杀鱼弟不容易,但是生活原本就是这样,得高昂起自己的头,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改变未来。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电视剧中,张大民和媳妇住在一个大树下的简易小屋里,还保持着乐观的精神。小树问张大民,人为什么会死。张大民说,好死不如赖活。只要没有人让你死,你就好好活吧。面对生活,我们需要勇气,面对困境,我们也需要鼓励。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这时候如同黑夜,而黑夜总会过去,别怕,挺直自己的腰杆,好好活下去,用自己的勤劳去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