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晉惠帝賢明百倍的王爺,武帝若讓他接班,西晉不會迅速滅亡

西晉之所以在建國53年後便迅速滅亡,很大程度上來講,緣於晉武帝選擇一個錯誤的接班人,讓一個白痴皇帝去管理危機四伏的大帝國,其結果可想而知。其實在當時,除太子司馬衷外,還有一個比他賢明百倍、更為合適的人選,足以承擔起統治帝國的重任。此人,便是齊王司馬攸。

司馬攸是晉文帝司馬昭的嫡次子,武帝司馬炎的親弟,自幼過繼給伯父司馬師為嗣。司馬攸生性溫和聰慧,無論是才能還是名望,都要超過哥哥司馬炎,連祖父司馬懿都對他極為器重(“少而岐嶷。及長,清和平允,親賢好施,愛經籍,能屬文,善尺牘,為世所楷。才望出武帝之右,宣帝每器之。”見《晉書·卷三十八·列傳第八》)。

比晉惠帝賢明百倍的王爺,武帝若讓他接班,西晉不會迅速滅亡

司馬攸比惠帝司馬衷賢明百倍

司馬炎稱帝建國後,不僅封司馬攸為齊王,還把他留在朝中輔政。司馬攸總統軍事、安撫國內外,雖然位高權重,但接人待物卻非常謙虛、誠信,在任期間也屢屢推行善政,由此廣收人望、深得民心(“時朝廷草創,而攸總統軍事,撫寧內外,莫不景附焉。”引文同上)。

武帝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後,自以為天下無事,於是天天沉溺於美色之中,不僅敗壞了德行,身體漸漸地也被掏空,健康惡化的速度非常快。此時,由於太子司馬衷是個白痴,而其他皇子又都很年幼,所以朝臣們在替武帝性命擔憂的同時,都希望皇帝一旦駕崩後,能由才德俱佳的司馬攸來繼位。

比晉惠帝賢明百倍的王爺,武帝若讓他接班,西晉不會迅速滅亡

晉文帝司馬昭

然而,並非所有朝臣都樂見由司馬攸繼位,持堅決反對的意見的,恰好是兩位奸邪之臣荀勖和馮紞。原來,荀勖、馮紞依仗著武帝的信任,在朝中狼狽為奸,很受正直之士的反感,而身為執政的司馬攸尤其討厭他倆。荀勖、馮紞害怕司馬攸一旦繼位,必然會拿自己開刀,所以無論如此都要阻止他成為接班人。

荀勖、馮紞為把司馬攸拉下馬,不僅屢次在武帝面前進讒言,說司馬攸廣收人望、意在大位,若讓他得逞,必然會加害太子,為今之計,只能罷黜他的職權,將其趕回封國。武帝認為荀勖、馮紞說的很有道理,但一時間又找不到將弟弟趕回到封國的藉口,故而沉吟不語。

馮紞早就猜透皇帝的心思,於是獻上一計:“陛下正在推行五等封爵制度,詔令諸侯王必須回到封國就藩,可他們觀望猶豫,不肯服從命令者很多,可以讓齊王起個帶頭作用,只有這樣,他人才會效仿。”武帝覺得這項建議不錯,就此決定讓司馬攸回到封國。

比晉惠帝賢明百倍的王爺,武帝若讓他接班,西晉不會迅速滅亡

荀勖、馮紞因與司馬攸不和,排擠他出朝

帝病篤得愈,紞與勖見朝野之望,屬在齊王攸。攸素薄勖。勖以太子愚劣,恐攸得立,有害於己,乃使紞言於帝曰:“陛下前者疾若不差,太子其廢矣。齊王為百姓所歸,公卿所仰,雖欲高讓,其得免乎!宜遣還藩,以安社稷。”帝納之。

公元282年,武帝下詔拜司馬攸為大司馬,並返回到齊國就藩。司馬攸知道這必然是荀勖、馮紞出的主意,而自己一旦服從詔令,那麼將來不僅皇帝夢會淪為泡影,而且白痴太子即位後的局勢更是令人擔憂。所以為帝國的安危考慮,司馬攸便提出願意留守母親王元姬的陵墓,希望以此繼續留在朝中。不過此項建議卻被武帝否決,司馬攸憂憤交加,不久便身患重病。

比晉惠帝賢明百倍的王爺,武帝若讓他接班,西晉不會迅速滅亡

武帝強令司馬攸就藩,後者憂憤嘔血而死

荀勖、馮紞知道司馬攸得病的消息一旦坐實,便有了繼續留在朝中的理由,所以便暗中買通御醫,讓他們誆騙武帝,聲稱司馬攸並未生病。武帝被矇在鼓裡,便催促弟弟趕緊回國。司馬攸只好抱病上路,結果在途中便嘔血而死,終年36歲。

司馬攸死後,武帝雖然哀慟不已,並下令厚葬弟弟、處死御醫,但內心裡卻未嘗不感到如釋重負。畢竟只要弟弟活在世上一天,江山便總會有被其篡奪的可能,皇權之下無親情,從來都是如此。當然對於司馬攸之死最感到慶幸的,還是當初誣陷、排擠他的荀勖、馮紞。

比晉惠帝賢明百倍的王爺,武帝若讓他接班,西晉不會迅速滅亡

惠帝在位期間,西晉陷入大混亂之中

然而,武帝、荀勖、馮紞雖然滿足了,但帝國卻錯失了一位最佳接班人。就在司馬攸薨逝後八年,武帝駕崩、惠帝司馬衷即位,自此之後帝國便由於外戚楊駿、皇后賈南風及八位諸侯王的爭權奪利,迅速地陷入混亂之中,並招致五胡的入侵,還不到20年的時間,便導致帝國的覆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