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支付圈:聚合支付,移動支付新趨勢

當今時代,生活已經離不開移動支付,餐飲、交通、買票、購物、繳費只要掏出手機掃一掃。目前國內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大“巨頭”為主,近來,一種新興的支付方式正嶄露頭角——聚合支付。

聚合支付也稱“融合支付”,是指只從事“支付、結算、清算”服務之外的“支付服務”,依託銀行、非銀機構或清算組織,藉助銀行、非銀機構或清算組織的支付通道與清結算能力,利用自身的技術與服務集成能力,將一個以上的銀行、非銀機構或清算組織的支付服務整合到一起,為商戶提供服務,以此減少商戶接入、維護支付結算服務時面臨的成本支出,提高商戶支付結算系統運行效率,並收取增值收益的支付服務。
忻州支付圈:聚合支付,移動支付新趨勢

在財付通和支付寶兩大巨頭背後,是一個個微小的聚合支付機構。所謂聚合支付,是支付系統中介於第三方支付和商戶之間的機構,它們通常不具支付許可牌照,它們的業務團隊穿梭於大街小巷,為小微商戶提供技術支撐和營銷服務。它們中的很大部分,是將不同小微商戶的多個二維碼聚合到一個二維碼上,可同時收取消費者從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渠道的付款,並能夠完成清算、結算、對賬等功能。

這些聚合支付機構,也在經歷行業的大變局。隨著監管落地,已在夾縫中求生的聚合支付將面對更為殘酷的現實。“一半以上會被淘汰。”業內一位資深專家預測。

新任央行行長易綱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上明確指出,要強化金融風險源頭管控,加強金融領域准入管理,清理整頓各類無照經營和超範圍經營金融業務,未經金融管理部門批准,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金融業務。
忻州支付圈:聚合支付,移動支付新趨勢

今年的監管重點,將落在一些持牌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將銀行接口提供給無證支付機構,為後者違規從事清算業務提供便利的現象上,監管層將重在掌握資金的清算鏈路,切斷一切違規行為,實現穿透式監管。

在我國的支付體系中,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份量最重、體量最大,第三方支付機構則是銀行的有益補充。還有一些中小服務商,他們在技術能力、風險防控、管理規範等方面相對欠缺,但是‘小而美’並且接地氣,創新能力也更強。

當前我國支付行業正經歷著鉅變,難免出現大浪淘沙。但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中不僅要有參天棟樑,也要有灌木蓬蒿。“在不碰資金的前提下,應該鼓勵一批上下游企業為有牌照的支付機構提供技術服務、營銷服務,也更有利於持牌機構向專業化、縱深化發展。”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王素珍說。
忻州支付圈:聚合支付,移動支付新趨勢


放眼整個第三方支付市場,包括移動支付在內的新金融業態迎來創新大發展,但一些機構在急速“創新”過程中又難免觸及甚至超越合規的邊界,形成監管套利。於是,支付機構靠資金沉澱做餌讓銀行“放通道”者有之,大搞與髮卡行直連者有之,二維碼無標準無秩序肆意拓展者有之,通過客戶備付金賬戶超額獲取銀行授信額度並用於理財投資者有之,把本該“T+1”的支付結算做成“T+N”(資金留存)或“T+0”乃至“T-N”(信用放貸)者有之。

然而風水輪流轉。包括支付產業在內的整個金融政策語境,在過去半年裡迅速地完成了由促發展向嚴監管的取向切換,守住安全底線、服務實體經濟、迴歸小額便民才是頭等大事。

所以,未來支付市場會愈加分化,呈現絕對碎片化的特徵,因此,不可能“一家獨大”,而是多元化的群雄爭霸局面,這就給聚合支付預留了生存空間。聚合支付已經在碎片化的市場中應運而生,也勢必將成為未來移動支付界的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