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孫悟空嗎?

無語先生


如果有一天,朋友們在福建街頭,臺灣巷尾,或者新加坡的廟宇裡,見到神龕上供奉的那位毛臉猴神,請不要吃驚。這是我國民間早已存在的信仰,孫悟空和他的原型已經享用了人間香火超過1000年之久。

(臺灣新竹竹東聖龍宮的巨大齊天大聖雕像)



從玄奘西行偷渡出關時依靠的第一個弟子石槃陀開始,西遊故事裡孫悟空的形象就悄悄埋下了種子。但民間真實的信仰可能才是孫大聖存在延續的根源。

在四川盆地因治水產生二郎神信仰之時,我們的孫悟空信仰也誕生於遠離中原文化的福建山區。

孫悟空的信仰發展可以簡單概括為以下幾個階段:

  1. 本地淳樸的猿猴崇拜產生——唐,宋

  2. 《西遊記》小說傳播——元,明

  3. 融合產生齊天大聖信仰——元,明

  4. 傳播至各地和海外,成為文化元素——清代,近代

(我國藝術家王瑞琳的孫悟空雕塑作品)

邪惡猴神崇拜的起源:

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古稱閩,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山裡路徑崎嶇,海邊風高浪急,歷代百姓們在此都生活不易。古代農業社會時期,比不得現在動車飛機便利,翻山渡海對生活於此的普通人來說更是難事。這種交通不便造成了環境封閉,本地形成的文化和中原的“正統,主流”風格便不盡相同。

宋代《三山志》記載,晉朝以前福建一帶人口稀少,出城不遠就是密林大河。森林裡人跡罕至,四處可見虎豹猿猴這些野生動物的居所。唐代時,村落旁猴群眾多,與耕種採伐的村民時有侵擾,田裡的莊稼也常被毀壞。猴群需要森林,人類需要田地,兩者不斷爭奪著生存空間。當時整個福建地區密佈的森林裡繁衍著大量猿猴,以至於形成“猴患”,極大干擾了住民的日常生活。對於這些來去飄忽的猴群,人們既畏懼又無可奈何。

這樣艱苦的自然條件和生活環境讓福建的人們清苦度日,也讓民間形成了崇尚巫術“好巫尚鬼”的傳統,人們不得不通過自然崇拜和神明信仰來減輕生活的壓力

為了免除災禍和損失,把猴子神話為偶像的崇拜慢慢產生,現存的莆田崇聖宮據稱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末大亂之時。人們在一種糾結的心態裡祭祀猴神,希望能像“送瘟神”一般,消除猴神對人類的不滿,希望猴群不要來打擾人們的生活。

不僅如此,玉皇大帝,觀音,王爺,海龍王,關公,媽祖,齊天大聖這些不同來歷的神靈紛紛成為人們的偶像,成為人們精神上的依靠。寄託了人們對生活改善的熱切希望。以至於大家哪怕家無餘財,也要修廟建祠,甚至到了“百步一廟,千步一寺”的地步。

根據宋代《太平寰宇記》《福州府志》記載,唐朝時福建地區常常有猿猴為禍。它們不僅破壞莊稼,還在深更半夜鬼魅般出沒於村莊房舍之中,騷擾民眾。百姓無奈,只得把猿猴尊為神仙,立廟祭祀,似乎還真有所靈驗。

民間更傳言山洞裡有猿猴搶奪民間女子,危害一方。這個猿猴在傳說里名為“丹霞”,善於變化外形,是千年修煉的猴精。它看中人間美女後,變作其丈夫與之歡好,直到真人回家才被撞破。後來被臨水夫人陳靖姑收服,閹去淫根,成了跟從夫人的副神兼助手“丹霞大聖”。

(臨水夫人畫像,沿海的著名神祗)

洪邁的志怪小說《夷堅志》裡也記載,當地有猴王散佈瘟疫。凡是染病之人起初會像受了風寒一般,而後慢慢發狂不再吃東西。患者還會爬上籬笆樹幹等等高處,自己往下跳落,往往因此身亡。瘟疫到處,小孩受害很多,民間惶恐。出於恐懼的本能,人們紛紛祭祀猴王,以求免除病害。

我們可以看到,唐宋時期福建沿海的人們因為對自然的畏懼和不解,產生了猴神信仰。而這種猴神的行徑邪惡不法,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惡神。人們的頂禮膜拜之中滿是無奈和憎惡。

(丹霞大聖塑像)


《西遊記》傳播後,大聖信仰的興起:

其實在吳承恩寫成《西遊記》200年之前,元代民間雜劇平話中就出現了齊天大聖的名字。雜劇《西遊記》和《二郎神鎖齊天大聖》裡,這位猴神還有兄弟姐妹,分別是大姐驪山老母,二姐巫枝祗聖母,大兄齊天大聖,小聖通天大聖,三弟耍耍三郎。這時的齊天大聖看似家庭人丁興旺,本事卻相當一般。他們一夥被二郎神和梅山六聖直接擊敗,大聖還被當場擒獲,不像後來的明代《西遊記》裡需要圍攻暗算。

無論如何,在孫悟空齊天大聖這個角色產生之後,小說家濃墨重彩的描寫,說書人巧舌如簧的演繹,讓故事栩栩如生。人們迅速喜歡上了這位古靈精怪的猴神。而作為元明時期重要娛樂項目,雜劇小說在社會上推廣速度之快,使全國各地老老少少都聽聞了孫悟空的事蹟。隨著吳承恩《西遊記》的推出,更是在熱潮上加了一把大火。

此種環境下,福建本地的人們自然把本地原有的猴神和孫悟空聯繫起來。比起凶神惡煞的土生猴神,孫大聖無疑可愛可親的多。於是隨著時間推移,人們慢慢把對猿猴的敬畏轉嫁到齊天大聖身上。

元末明初時,齊天大聖的信仰便開始顯現。福建順昌縣西北的寶山主峰上,還遺存著當時齊天大聖、通天大聖兩兄弟的合葬墓。這可以算做齊天大聖最早在民間的形象。

(距今600-700年的順昌齊天大聖塑像)

此後明清時期,各地的猴王廟,猿王廟一批批改稱齊天大聖廟宇,威武神氣的齊天大聖代替了惡狠狠的本地猴神。朝拜的人群不減反增,更加旺盛的香火在悄悄說明,人們對這種變化似乎非常滿意。

原先本土猴神的傳說往往是害人逼人的劣跡,齊天大聖的故事則多了許多人情味。《聊齋志異》裡就記載了商人許盛輕視冒犯孫悟空,被懲罰降罪。自己生病不說,兄長也染病身亡。待他悔過自新,祈求寬恕之時,大聖不僅寬宥於他,去讓老熟人閻羅復活了許盛兄長,還帶他前去天宮遊玩,臨別更硬塞給他許多寶石,讓許盛過上了富足的日子。

(福建瀛洲大聖公雕像)

鑑於立廟的年代不同,祭祀的對象也有些許差異。早期的廟宇供奉齊天大聖和通天大聖,後期的廟宇則大多隻供奉齊天大聖和他的分身。由於猿猴信仰的深入人心,部分原有猴神得以繼續存在。比如那位出名的丹霞大聖,就隨同臨水夫人的信仰一起保存了下來,成為沿海古老信仰的見證。

(兩岸信眾共祭臨水夫人)


非議中延續的信仰:

對於遙遠的中央朝廷和官員文人來說,福建等地的大聖信仰成了可笑之事。他們認為鄉民居然信仰《西遊記》這樣一部神怪小說裡“子虛烏有”的人物,是“駭人聽聞”之事。

清代一些官員更認為這樣是“淫祀”“淫祠”,應該予以取締。當時在州官的命令下,幾處齊天大聖廟被官兵搗毀。到了民國20,30年代之時,民國政府推行所謂改良活動,新生活運動,也摧毀了不少大聖廟,其他龍王,城隍,土地等傳統廟宇也沒逃過劫難。

這些“處廟堂之高”的官員既不分析大聖信仰產生的緣由,也不討論本土文化的傳承,只是一個“毀”字了事。結果事後,民眾群情洶湧,很快就偷偷重建。一些地方官在民眾壓力之下,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有的乾脆派官吏協助民間重修大聖廟宇,以免以後政令不行。

民眾的心裡,孫大聖已經成為當地人的保護神。常年流傳的民間文化裡,大聖比過去的猴神親切了許多,他的神通可不少:

  1. 大聖驅邪鎮妖,保境安民。在管理本土一切事務之時,還對狐妖和其他精怪據說有震懾最用,讓其不敢再境內作祟。

  2. 大聖佑護考生,是科舉考試的現場監管者。直到當下,每年高考之時,很多家長都來求籤問卜,祈求保佑考試成功。

  3. 大聖也是鄉民們的財神爺。據稱民國之時,有賭徒在組織賭局之前去大聖廟許願,後來果然應驗,引起一波拜神的風潮。商人們遠行做生意時,風險很大,他們也供奉大聖以求保佑。有人特意把廟裡的符籤帶走,有人更全程攜帶著大聖神像。

  4. 大聖能祛病防災。清代福建疾病流行,某鄉靠大聖廟的指點祛除了疾病,各地爭相祭拜。


從信仰到文化:

到了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大聖信仰依然興盛在福建,臺灣,南洋等地。

這種傳統信仰原本的宗教意義慢慢淡化,但依然是生活壓力之下眾人的精神依靠。對年輕一代來說,各種熱鬧隆重的祭祀活動已然成為了一種流行社會文化。

正是這種文化,製造著華人族群的共同意識,維繫著華人族群的血脈聯繫。

(2015年,馬來西亞柔佛古廟遊神的盛況)


各地華人的大聖信仰:

臺灣島上,對孫大聖的祭祀非常普遍。只要有觀音的寺廟,大聖就會作為侍神在旁。比如臺南臨水的夫人廟。有的寺廟裡大聖自身就是主神,比如臺北的聖德宮,宜蘭的紫雲寺。

臺灣的齊天大聖和我們內地的還略有不同,他大多時候並不被當作降妖伏魔的神明,而是人們心中的醫藥之神。若有發育不佳或者營養不良的小孩,便會被家人帶去祭拜大聖,傳說就可以身心健康。若是風風火火好動過頭的小孩,當地人會稱作中了“猴邪”,也會帶去大聖廟拜謁,據說能夠很快恢復正常。

(臺灣齊天大聖形象)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作為早期華人移民之地,也延續著大陸沿海人們迢迢千里帶去的大聖信仰。

在20世紀初,《西遊記》等我國古典文學被翻譯為馬來文,傳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書中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讓沿海人們本來信奉的齊天大聖形象更加活靈活現,掀起了一股崇拜的熱潮。

(吉隆坡華人祭祀的孫大聖神像)

1920年代,新加坡修建的齊天宮和保安宮都以齊天大聖為主神,受到不少土生華人的信奉和朝拜,這些明清時期飄洋過海而來的早期華人移民把孫悟空親切的稱作“大聖爺”,“大聖佛祖”。

這裡的孫大聖不僅能降伏邪魔,對於不聽話的小孩和生病的小孩也很有一套本事。

據稱在50年代時,當地不少小孩罹患怪病,好動難止,行動如同猿猴,不吃飯食只愛吃水果,體型日益消瘦,看過許多醫生也無法治癒。著急的父母們就把孩子帶到齊天宮裡,請乩(jing音驚)童扶救。這就是代表齊天大聖的靈媒進行一種巫術儀式來祛除病邪。直到70年代,來齊天宮請求扶救的病童還很多,隨著現代科學醫術的發展,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大大減少。

(馬來西亞2018年播放的人文紀錄片——問神,齊天大聖信仰)

當然,大聖的信仰並沒有因為科技的進步受到多大影響。傳說吉隆坡的各個大聖宮多有特色,有的能治療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疑難雜症,有的能看穿信徒心事,指點迷津。每年農曆正月15,16,還有八月16,新加坡都有慶祝齊天大聖誕辰的表演遊行,吉隆坡每年8月16也有盛大的遊神慶典,這些都早已是當地的重要文化傳統。

在喧囂熱鬧的人群裡,對家鄉的思念,對中華文化的嚮往,對未來的期望融為一體,讓歡樂的氣氛愈發高漲。

(吉隆坡遊神慶典《孫靈宮齊天大聖千秋寶誕》2014年,可見巡遊的車隊和旗幟)


結語:

說到這裡,我想大家心裡對“孫悟空是否存在”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從兇暴的山間猴神,到《西遊記》裡降妖除魔的悟空,再到世界各地祭祀的大聖,這個形象已經伴隨我國的歷史一同成長,變作了傳統文化現實影響力的見證

。即便遠隔重洋,談起孫大聖的共鳴或許會讓我們兩岸各地的華人們會心一笑,忽然想起了身體裡流淌著同樣的血脈吧。

(謝謝觀賞,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其他文章筆者賬號下可見)

參考文獻:《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唐宋福建民間祀神活動之研究》《猿猴崇拜與附件的孫大聖信仰研究》《福建民間信仰》《福建齊天大聖信仰研究》


文史小茶館



重慶蔣某人


真的有!2004年韓國考古重大發現,出土了孫悟空、唐僧、八戒和沙僧的遺骸遺物,證明唐僧師徒四人確有其人其事。並且也證明了《西遊記》故事是發生在韓國,而不是中國,推翻了孫悟空是中國人的說法。

目前,唐僧四人遺骸和金箍棒、九齒釘耙等保存在首爾歷史博物館中。唐僧家屬目前情緒穩定。韓國正在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積極申請物質文化遺產——孫悟空是韓國人。

2011年韓國導演申東曄還以此為線索拍攝了一部電影叫《西遊記歸來》。準備好馬桶,請看劇照:


魑魅魍魎24鬼故事


呵呵!從字面講是有的,孫乃胡也指胡遜,也是猴,猴亦猿糞,我等先祖,先祖初世,文化思想都像現在幼兒一很多東西不明白,去一個地方學習,不定什麼方向,猿史初根本沒有誰穿著的,後來有了個軒轅用樹葉棕櫚做了蔽羞衫,後人稱之為神,神:乃穿著半截衣衫的猴,申乃猴。去訪道,道者,有學問的人,遊走名山大川,經歷風土人情,提高了自身素質,與一些身居山野的居士談道論世,更是受益,所以稱居士為仙,仙乃居於名山大川,風景如畫,生活美滿,有見識者。西遊取經,從東土轉西北的一段經歷,取得的風土人情,遊得見識。取長補短。這叫取經,悟空,就是一個聰明的得道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