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把點亮這個黑色的旅遊景點

Anlong Veng被稱為紅色高棉的最後一個據點。前戰場現已成為一個旅遊景點,可以看到其餘的歷史遺蹟。

不容錯過的是一個生產自制火把,出口到海外市場的村莊。位於Anlong Veng公社的Kandal Krom村,居民在炎炎烈日下乾燥Preal葉子,這是製作火把的主要原料。很容易分辨出哪些家庭製作火把,這些家庭門前都有烤橡膠的爐灶。這個村裡125戶家庭,大約有一般從事製作火把。

用火把點亮這個黑色的旅遊景點

現年49歲的索特波夫(Sot Pov),身上被用來烘烤橡膠的黑煤弄髒,他已經經營火把五年了。交易員會來他家購買火把。

“交易員會給我橡膠以換取火把。如果他們給我一噸橡膠,他們將得到3000支火把。對於剩餘的火把,我將它們出售給客戶以獲取利潤。如果我留下1000支火把,我會賺很多錢。如果我剩下600件,就不是很理想了,因為一個火炬只賣800瑞爾,“他說。

Pov說火炬製造是很快的事情。收集足夠的Preal葉子和橡膠是困難的。

“首先,你將一堆樹葉捆成小束,在陽光下曬乾,然後將這些樹葉浸入燃燒的橡膠中。”

“村民每年必須長途跋涉到柏威夏省才能收穫Preal葉子。今年有很多降雨,所以我只是前往更近的Trapeang Prasat區,“他說。

Kandal Krom村長Orom Meng表示,村裡共有125個家庭,其中60個以火把為生。他說,在Anlong Veng地區還有其他家庭製造火把,但只有10到20個。

用火把點亮這個黑色的旅遊景點

另一位火把製造商Mean Moeurn表示,他還將樹葉乾燥然後捆紮,然後將它們浸入加熱的起泡乳膠中。

Moeurn一邊製作火把,一邊說:“對於一公斤橡膠,我可以製作四個火把。在一天之內,我可以製作500支。“

村長Orom Meng表示,火把製造業務不久前就開始了。

“如果我沒弄錯的話,它只在六七年前開始。剛開始,只有少數家庭學習製作火把。意識到其潛力,其他家庭也紛紛效仿。泰國貿易商前來購買他們的火把,但沒有足夠的產量。“

“商業理念很快流行起來。”他說,“村民的火把賣得很快,他們正在努力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我自己製作火把。開始時,橡膠成本僅為40,000瑞爾; 現在它每噸的成本超過一百萬瑞爾(約250美元)。當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製作火把時,我就放棄了,“村長說。

火把製造家庭也是雙向導遊,歡迎遊客親身體驗火把製作過程。

用火把點亮這個黑色的旅遊景點

來自金邊的遊客Py Nara身著鮮紅色的T恤,熱衷於從村民那裡學習火把製作過程,甚至還拿著火把自拍。

“出生在電力供應充足的首都,這種自制的火把真讓我驚訝。高棉的祖先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很有創意,“Nara說。

進行火把製造體驗讓遊客欣賞保持高棉傳統活力的村民,儘管他們只能從商業中獲得體面的生活。

在村莊短暫遊覽之後,29歲的Nara說火把製作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挑戰。

“我自己嘗試過製作火把,但卻不能像村民一樣做好火把。我經歷了製作火把的艱辛,我從村民那裡學到了一些美妙的東西——耐心。”Nara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