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情懷

宜城情懷

《宜城情懷》

宜城情懷

點上方可聆聽

宜城情懷

宜城是安慶的別稱,猶如蕪湖也叫江城一樣。小時候去宜城猶如一件莫大榮光的事情,對於農村有的一輩子沒出過遠門的人,眼裡總要泛出羨慕的眼光。在外婆那一輩人眼裡去宜城就是去省城,等我有能力想帶外婆去省城的時候,她老人家卻不在了。

小時候喜歡暑假往宜城跑,在小姑家呆上一個禮拜,愛聽他們的黃梅調,愛坐長長的八路公交車,還能喝到保溫瓶打回來冒著煙的冰汽水,一切都是那麼的洋氣和新鮮感,好像自己也是城市人一樣。

宜城情懷

記憶深處從家裡走到姜壩,再從姜壩坐大篷車(三輪車)一路顛簸到樓閣,再從樓閣坐中巴到大渡口,站在江邊就能看到對面的宜城了。輪渡一小時一班,還沒等到開船早已排成了長長的隊伍,小商小販行色各異,這其中也有夾雜在人群中的我們,閃著一雙好奇的眼睛,打量著這些高聲談笑的大人們。

第一次去迎江寺,小時候用朝聖來形容最為恰當不過了。塔高七層擠進狹窄的樓道,然後緊抓牆壁,探出半個腦袋膽戰心驚望下去,總覺得下面人小的跟螞蟻一樣,然後回去跟小夥伴眉飛色舞吹噓一番,聽得他們都張大了嘴巴。對於小螞蟻的看法一直縈繞著我念念不忘,等到長大了再去求證才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也許兒時世界看什麼都很小,永遠充滿了童真。

去宜城,逛菱湖公園可是那年頭最有樂趣的事情了。那裡有我愛看的猴子,更有愛騎的旋轉木馬,還有饞人的棉花糖。遇上父母心情好的時候,還可以玩一回一毛錢一個的套圈圈,大部分都是套不到什麼東西,自小就認為都是老闆騙人的。如果正月裡去,還能看到燈展,對於來自農村的我們來說,那可是一件高興不過的事情,合影拍照必不可少。

宜城情懷

宜城好玩的地方多,好吃的也不少。印象中大南門的牛肉,安慶老字號江毛水餃和吳越街的小混沌超好吃,至於其他的美食隨著年齡的增長實在記不起來了。

也許那時候的宜城情懷在我眼裡應該就是高大上了,城裡人生活一切都是讓人羨慕的。也許那時候是窮怕了,總想著有一天成為城裡人。再後來真的在安慶買了房,全家都搬了過來,那種新鮮感反而沒有了,總感覺哪裡都小。

我知道,不是哪裡都小,只是我們都長大了,宜城雖小但依然親切。每次回去聽著熟悉的黃梅調,擠在熙熙攘攘的菜市,感覺又回到了兒時,溫馨而又快樂。

宜城情懷

宜城情懷

作者簡介:江銳,安徽蕪湖人,個體企業老總,愛好文學,閒暇時寫寫心得表達一下內心感受。

宜城情懷

誦者簡介:大魏哥,山東人,快樂的工人階層,自覺無才無貌,還好有嗓。聲音清冽綿厚,激情開合,一直用聲音解讀遇到的每一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