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線房價今年有較大下跌風險?恐怕很多人又要失望了

昨天,證券日報援引易居研究院的報告,稱東部二線城市和中部二線城市成交量將逐漸萎縮,其他二三線城市全年面臨較大的下跌風險。

實際上,易居的論斷,長期以來都並不那麼準,這次的論斷,我依然覺得值得商榷。

談一點我個人的看法,供各位參考。

二三線房價今年有較大下跌風險?恐怕很多人又要失望了

1、先來看第一個熱點,廈門。

之前也簡單在悟空問答裡回答過,這個城市的房價的確在下跌,但它其實是比較特殊。我認為,現在的行情其實是市場規律滯後的一種表現。

從2011年全國啟動大規模調控開始,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房價基本上都有過一定程度的反覆,上漲過程中出現過滯漲或者回調,典型如北京,杭州,上海,成都,合肥,南京這些。但廈門卻沒有,它的房價基本上處於持續上漲的行情。這種持續的上漲,在透支購買力上必然要比其他城市更加嚴重,特別是2015年爆發的去庫存,讓本該謝謝腳的廈門樓市繼續透支購買力,2017年大規模調控落下,直到2018年仍然在加碼調控,這個壓力必然要釋放,

現在算是一個窗口期吧。

那麼問題來了,廈門房價會跌到底嗎?有沒有可能出現類似杭州之前2012和2014的兩次明顯的下跌過程呢?

我個人認為不大可能。廈門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二線城市,連省會都不是,但它卻擁有事實上的衛星城:漳州泉州和龍巖,這是它的一個需求層面的基本面優勢。廈門的風頭太大了,房價緊跟一線城市,但這幾年的發展又不如其他強二線城市,所以最合理的狀態應該是等一等其他二線城市。這個週期可能在1年至1年半,然後房價才能繼續往上走。

二三線房價今年有較大下跌風險?恐怕很多人又要失望了

​2、第二個熱點,住建部在瀋陽的座談會。

這個熱點,網上的解讀早已鋪天蓋地。但有些細節方面的信息,我覺得在這裡還是有必要提醒一下,目前我並未看到就這些細節給出的相對合理的解讀。

這次新聞的稿源是央視新聞,也不算長,但很精煉,很藝術。

我們關注這麼幾點細節。

“堅決問責”,這其實不是什麼新意,之前各個層面各種官方的信源都已經表示過要保持房地產平穩,這次不過是一個例行的強調而已。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這三個穩,我覺得不同尋常。

這裡面,“穩地價”最有意思,近期很少出現

如果是從抑制地價過熱的角度來看,其實並沒有必要強調,因為各地在限房價競低價的土拍模式下,地價已不可能搞出什麼大新聞。今年一線城市中,北京接連出現土地流拍,二線城市的杭州,7月份接連出現地價低於預期的情況。

所以我認為,這個“穩地價”應該是從防止土地市場繼續惡化的角度來考慮的。但“穩”說的很藝術,這個意圖應該是有點藏著掖著了。

地價房價和預期這三者是串聯起來的,地價穩住了,後面兩者都不會出現啥問題。

至於其他的什麼加快制定住房發展規劃,保障合理住房消費遏制投資炒房什麼的,其實都是一般性表述,每次都要出現的,要看,就得看不一樣的。

3、第三點,金融層面

這裡關注兩個層面的消息。

其一是房貸利率。

融360公佈了7月份的全國房貸利率報告。

二三線房價今年有較大下跌風險?恐怕很多人又要失望了

數據顯示,2018年7月份的首套房貸平均利率為5.67%,環比上升0.45%。但2017年7月份的房貸利率環比6月份,漲幅達到了2.47%。也就是說,房貸利率仍在漲,但漲幅已經非常小了。接下去基本趨穩。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市場利率總歸要受到基準利率的影響,這倆差距越大,繼續擴大的動能就越弱。如果基準利率不動,房貸利率難有什麼激進的表現。

二三線房價今年有較大下跌風險?恐怕很多人又要失望了

其二是央行的金融報告。

7月下旬,央行公佈的1-6月份金融報告顯示,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增量約為1.94萬億。單純看這個數據可能感受不明顯,但如果我們同比來看,就有點意思了。

2016年和2017年,這兩年新增的房貸餘額分別是4.96萬億和2.76萬億。而今年上半年增量分別相當於2016年和2017年全年增量的39%和70%。2016年是近5年的高峰,這很好理解,2015年大放水。2017年風向陡轉,大幅下滑,但2018年資金面偏松,去槓桿變成了穩槓桿,按照這個節奏,2018年全年房貸增量必然超過2017年。

這些流入房地產的資金實際上是起到了一個兜底的作用,也就是“穩”。

現在的調控,非常怕出現“過猶不及”的情況,大漲不行,大跌也不行。各項數據都要求在預設的區間內波動。

很多東西,孤立來看,可能是漲的信號,也可能是跌的信號。但如果放在一塊來考察,他們之間的合力其實仍然是“穩”。

而房價,恰恰是最需要穩的那個指標。

更多內容,關注我的公眾號“樓市微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