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戶對的關鍵,不是你的硬體而是軟體

關於婚戀問題,中國有一句古話叫“門當戶對”,意思是:門當就是門道相當,掙錢的門道相當才能交往相處或落戶成親,婚姻中的門第觀念,擇友擇妻倫理。有些人相親會考慮門當戶對等問題。指男女或雙方家庭的

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職業或工作能力、生活習慣相當,很適合交往或結親。(百度百科)

門當戶對的關鍵,不是你的硬件而是軟件

如果按這個道理,“貴族”就只有跟“貴族”結親,可選擇的面就非常地狹窄。而現在已經打破了這種傳統的婚戀觀念,人們已經不再注重這一點了。特別是現在的社會已經完全開放,許多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名門望族”,而有的富家子弟不學無術成為紈絝子弟,顯赫的家族很快也會衰落。

再說,愛情和婚姻是男女之間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剛開始可能是一見鍾情彼此產生了好感,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當感覺越來越濃、越來越強烈的時候,就昇華為愛情。彼此相愛的人,是不會計較對方是貧窮還是富有的。如果一開始就把對方家庭的物質條件、家族勢力等硬件搬出來做為籌碼,可能就會令人反感,或者讓人望而生畏,止步不前,兩個人的感覺就變了味道,不像是愛情而像是一場交易。

如果是這樣,話語權就不是在男女兩個人身上,而是由家族中最有權威的人來決定他們的婚戀關係是繼續還是中止。這樣就背離了愛情的本質,演變為兩個家族的聯姻。而這種聯姻,需要門當戶對或旗鼓相當,如果有一方處於弱勢,就會形成自卑,需要仰望對方家族。而處於優勢的一方就極有可能不尊重對方,甚至處處設防對方是否有“謀財”、“奪權”的目的。這樣的關係既不對等,也難以產生和諧愉悅的氛圍。

一個人如果生活在這種“勢利”的氛圍,就要處處小心謹慎,哪有什麼自由和快樂可言?

門當戶對的關鍵,不是你的硬件而是軟件

唐英說愛雖然不太支持“門當戶對”這種世俗的做法,但比較提倡在婚戀觀方面要有一定的“門當戶對”。什麼意思呢?就是兩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有一定的匹配度。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男的是工薪階層,雖然也談了一個工薪階層家庭的女孩,但這個女孩的消費觀完全是“敗家娘們”型的,買什麼都要跟別人攀比,要挑好的買,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讓男方無法承擔她的消費,就很難維持下去。

一樣的道理,就算是兩個富家子女結了婚,看起來條件相當,硬件都硬,“門當戶對”。但如果有一方吃喝嫖賭毒五樣齊全,也是處不長久的。

所以,“門當戶對”不是絕對的,不一定是全指雙方家庭的物質條件或人的外表般配,而主要是看是否同一類人,是否相處舒適,是否在思想、觀念、人品等“軟件”方面比較相類同。

門當戶對的關鍵,不是你的硬件而是軟件

唐英說愛覺得,如果是雙方條件比較懸殊的男女,處於硬件“弱勢”的一方必要有“軟件”方面強勢的一面,比如內心比較強大、能力比較突出、行動比較努力等等,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對方以及家族認可和尊重。如果明知雙方差距太大,“硬件”差的一方還不努力在“軟件”方面下功夫,可能就要活得卑微一些。

最後,唐英說愛想強調的是,愛情和婚姻真的不是講什麼“門當戶對”的,而是兩個人發自內心的喜歡、喜愛,思想、觀念、感覺都在一個頻道上,有共同的語言和價值觀,有良好的溝通,有共同的樂趣,才能讓感情日益增長,讓愛情和婚姻穩定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