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折騰」到愛「自由」,這就是我的音頻之路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踏入音頻這個坑也有好幾年了,由於錢包的問題,所以一直在隨身領域徘徊,更為高端的臺式設備和音箱設備接觸得則不算很多。想起早期的自己,在買耳機這方面可以說是近乎癲狂的狀態,基本是一週就會買一條新耳機,線下的音頻店和燒友聚會也一直都屬於常駐人員,大學時期還與兩位師兄組織了校內的燒友交流活動,如今想起來心裡都是滿滿的充實感。

畢業以後,雖說在音頻產品上依舊有所關注,但熱情自然相比學生時期有所衰減,有人總說「退燒」,但我卻認為真正的「退燒」是不存在的,每當有新產品出來的時候,自己還是會想去了解,想去聆聽,在我看來,這種不斷尋找絕美聲音的路程是有趣且開心的。由於工作原因,如今我自己用的耳塞和播放器有著很多,其中也有著自己特別鍾愛的型號,悠閒時刻,從包裡拿出播放器,插上心愛的耳機,認認真真選擇一張自己最愛的專輯,隨著音樂奏響,那一刻是美妙且輕鬆的。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之前有人問過我最為滿意的一套隨身音頻搭配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我還真的不好回答,原因很簡單,自己喜歡的搭配實在太多了。就我目前常用的器材來說,播放器有 AK SP1000、AK SR15、飛傲 X7 MKII、山靈 M3s、樂彼 L6 等,而耳塞有 Campfire Audio 仙女座、索尼 EX1000、qdc 變色龍 V3、Unique Melody ME.1、達音科 DK3001 等,不同的器材組成不同的搭配,不同的搭配又對應著不同的音色,有時候一個組合聽多了便會換另一種口味,就好像美食一般,總是吃同一樣,自然有一天會吃膩的。

自然,這麼多器材裡總會有著我個人最為偏愛的幾款,這裡便於大家簡單分享一番。

索尼 EX1000 動圈耳塞。這款耳塞在音頻界的地位可以說一直都沒降過,關於它的傳聞與討論也在燒友圈中流傳,據說第一版的 EX1000 聲音素質最佳,而且由於其液晶振膜特性的緣故,所以它的最佳聲音狀態僅會維持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後續使用的時間越久,可能聲音就會慢慢不如最佳狀態的時候了,不僅如此第一版的 EX1000 在腔體標記上均採用了刻印,而不是現在 EX1000 的漆字,工藝水準更高。話雖如此,我至今也沒有見過或者聽過這第一版的 EX1000,作為 8 年前的索尼旗艦動圈耳塞,它在很多人的心中已經抹上了一層傳奇的氣息。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我手上這條 EX1000 是後面我自己收的,畢竟 8 年前 EX1000 的首發價格相對昂貴,高達 5000 元人民幣,對於當時窮學生的我來說只有眼饞的份,後續慢慢降價,到現在官方價格的 2999 元,已經相當有性價比了。新老 EX1000 其實在調音上有所不同,老版的 EX1000 高頻會更為奔放,有些人覺得太過刺耳,新版的 EX1000 則在這部分稍微收斂了一些,但高頻過於尖銳的情況還是存在,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煲機才會逐漸趨近順滑。

EX1000 雖然在目前「萬元才算旗艦」的時期算不上什麼高端耳塞,但它在我的心裡卻是難以取代的,出色的做工、優質的聲音和極佳的解析力都是 EX1000 所帶給我的魅力,很多人可惜為什麼索尼現在不做純動圈旗艦耳塞了,而且新出的圈鐵旗艦耳塞聲音又不如 EX1000 的有特色,以至於 EX1000 到今天為止都被大多數人認同是索尼的真旗艦耳塞,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內。

Campfire Audio 仙女座動鐵耳塞。這是一條十分具有爭議的耳塞,但明白人都知道,這條塞子在聲音素質上絕對不弱,如果說 EX1000 是我最為喜愛的動圈耳塞,那麼仙女座肯定就是我最為喜歡的動鐵耳塞。說起 Campfire Audio 這個牌子,雖然算不上老品牌,但出品的耳塞評價都還不錯,加上腔體設計個性十足,初期就吸引了不少粉絲。仙女座是 Campfire Audio 的旗艦動鐵耳塞,五單元設計,調音風格乾淨、通透,具有活力,聲音雖算不上中正,但個性十足,聽感優異,年輕群體會比較鍾愛這樣的音色。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仙女座其實十分適合 ACG 音樂,其對於日系女聲的清亮、細膩刻畫得淋漓盡致,人聲表現中也透露著甜味。記得我初次聽仙女座時是在一次音頻展會上,這聲音真的十分抓耳朵,一下子我就記住這條耳塞了,我身邊的一位朋友也是聽完仙女座後立馬賣掉了他的 SE846,換上了仙女座。有人覺得仙女座聲音太刺耳,其實這都是因為搭配的問題,仙女座由於其音色和易驅動的特色使得它在前端搭配上需要下點功夫,搭配合理的話其實出聲是絲毫沒有刺激的感覺,我目前則是使用 SP1000 搭配仙女座,整體出聲非常好聽,素質與聽感均表現極佳。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達音科 DK3001 圈鐵耳塞。三千價位裡我個人最為推薦的一款耳塞,其調音十分成熟,與此前的 DN2002 有著明顯不同的路數。作為一款三動鐵一動圈的圈鐵耳塞,DK3001 的音色均衡且通亮,低頻質感表現出色,人聲抓耳,高頻表現則頗顯華麗,整體素質非常之高。我還記得有一次我戴著 DK3001 坐公交,耳塞中傳出來的小提琴聲一下子就把我迷住了,這種感覺其實很少有耳塞能夠帶給我,也就是那時候我對於 DK3001 有了很深的印象。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之前我還和達音科的調音師有過交流,他告訴我 DN2002、DK3001 和後續才會發佈的旗艦 DK4001 均屬於不同的系列,並不存在取代關係,所以三者在聲音上會有所偏向性,介於目前 DK3001 的出色表現,DK4001 上市後我估計也會借條來玩玩。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AK A&ultima SP1000 播放器。如果你問我目前心中最完美的一款隨身播放器是什麼,那我一定會告訴你是 SP1000。別看它的售價高達 25888 元,但考核它的做工、操作、聲音等等因素後,你會發現它可能還真的就值這個價格。Astell&Kern 做的高端播放器產品都帶著一些些奢侈品的元素在裡頭,有人會認為這是品牌溢價的一種手段,但我卻認為這是提高用戶體驗的一種方式,SP1000 搭載的新 UI 界面在操作邏輯和美觀程度上均有所提升,使得聽歌這件事在某些方面變得輕鬆、自然。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論聲音素質,SP1000 也達到了一個很不錯的高度,相比前旗艦 AK380 來說在聲音的溫潤度上做出了改進,對於人聲的修飾更加具有溫度和情感,不僅如此,SP1000 的聲場也比 AK380 更為寬闊,聲音的空間感更強,對我來說更為重要的是,SP1000 的聲音比 AK380 更有味道了,聽感的溫潤帶給了 SP1000 聲音上的一絲溫度,這點我尤為喜歡。操作有了,聲音也有了,SP1000 還真的是目前最為完美的一臺隨身播放器產品了。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山靈 M3s 播放器。這臺機器拿到手其實還蠻吃驚於它的售價的,1798 元的價格對於 M3s 來說真的十分超值,而且雙面玻璃面板加金屬中框的設計使得 M3s 在一眾國磚之中都有著十分不錯辨識度,當然了,顏值上也是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山靈或許是國磚品牌裡最會玩機身設計的廠商之一,從 M5 到 M3s,再到現在的 M0,你可以看得出山靈不斷變化的設計基因和有所迭代的機身特色,有部分用戶覺得 M3s 機身變長有些奇怪,但操作手感上 M3s 卻因為機身變長而變得易使用,哦,對了,M3s 還在屏幕上加了疏油層,相當會玩了。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在聲音趨向上,我認為 M3s 是有一些類似於 M2s 的,都是那種偏柔和的路線,但細聽兩者又有著較大區別,譬如 M3s 的三頻表現都很飽滿,頗有一些素質向的味道,聽感上優於 M2s 不少。就整體聲音來說,M3s 還是偏中下盤的,低頻的質感和中頻的細膩是 M3s 的亮點,倒並不是說 M3s 的高頻做得很差,而是 M3s 的高頻並沒有太去凸顯,稍顯收斂,其目的我估計也是為了保證聽感不會過於刺激而做出的調整。我還記得有朋友向我稱讚 M3s 在縱向聲場的出色表現,這也足以證明山靈 M3s 確實是在聲音素質上做到了不錯的成績。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雖然上面說了這麼多器材,但我是一直認為聽音樂是一件有儀式感的事情,從早期的磁帶和黑膠唱片,到現在的 CD 和數字專輯,人們聽歌的方式在發生著變化,但聽音樂時的那種心情卻是一致的。在我看來,無論你是一位發燒玩家,還只是一名普通的音樂聽眾,持有的器材所決定的只是音樂重現的素質,決定音樂動人的因素還是聽者的心情,所以有時候我便會拋開那些聲音素質高的有線耳塞,而換上那些方便直接的真無線耳塞,去感受自由下的聽音體驗。我手頭上的真無線耳塞數量其實有不少,且均有著各類用途,最近出街用的比較多的則是華為新出的真無線耳塞 — FreeBuds。

說起無線這個話題,今年華為在無線技術上動作還是蠻頻繁的,年初推出的 HWA 高清藍牙傳輸協議更是在音頻圈子裡掀起了一股討論的熱潮,該藍牙傳輸協議與高通的 aptX HD 和索尼的 LDAC 類似,均屬於較高水準的藍牙傳輸協議,可以有效提高藍牙傳輸時的音質水準,而且 HWA 基於 LDHC 編解碼,要略優於 aptX HD 和 LDAC,目前已經有多家知名音頻品牌加入到了 HWA 的陣營之中,相信後續對於無線音質推動方面有著良好的影響。

無線音頻這部分其實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極具價值,在如今的快節奏且緊張的生活環境下,誰不希望在日常體驗產品上享受自由?

目前真無線產品的走紅也正體現著這一方面,不過現在大部分的真無線產品似乎並沒有做到真正的面面俱到,在售的產品中總會有著一些不夠完美的地方,要不就是續航時間短,要不就是延遲高,而且一些優質的真無線耳塞售價也並不低廉,此前總會有人問我是否有千元以下的真無線耳塞推薦,其實華為推出的這款 FreeBuds 無線耳機便算是一款綜合性較強的產品。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上面提到了華為在無線技術方面的努力,那麼 FreeBuds 無線耳機便算是華為在該領域的一次嘗試,作為華為首款真無線耳塞,FreeBuds 在功能性上儘量做到了完善,而且我用完一段時間後居然發現這耳塞在延遲率方面居然表現得還很不錯,這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要知道部分高端真無線耳塞型號都會有著高延遲的情況。

在日常中,我對於真無線耳塞的需求無非也就三點:1、佩戴舒服;2、延遲率低;3、連接穩定。在我看來,這三點同樣也是檢測一款真無線耳塞是否優秀的標準,而華為 FreeBuds 無線耳機在這三點上表現得還讓我頗為滿意。

先來說說佩戴。FreeBuds 的腔體設計與 AirPods 相似,看上去均像是減掉線的一對耳塞,不過 FreeBuds 採用了入耳式的設計,在隔音和佩戴穩定上會表現得會稍好一些,但 FreeBuds 的佩戴完全是靠著硅膠套塞住耳道來固定的,所以選擇一對合適自己耳道的硅膠套非常重要,而且正是由於 FreeBuds 沒有耳翼的設計,這裡則並不推薦將其當作運動耳塞來使用。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雖說可能有些人覺得這種像斷了線的耳塞設計看起來怪怪的,但 FreeBuds 的腔體外殼倒是做得蠻有質感的,配合上小巧的充電盒,整體的顏值看起來還算不錯,可惜的是,由於 FreeBuds 的腔體外殼沒有試聽按鍵,所以其配備的便攜操作僅有兩個,分別為左側雙擊觸摸面板呼出語音助手和右側雙擊觸摸面板播放 / 暫停,在不能快捷調節音量這點上就稍有些可惜了。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FreeBuds 的配對方式很簡單,通過點按充電盒後方的配對鍵來與手機進行連接即可,對於設備方面倒是沒有什麼要求,無論是 Android 系統的機型還是 iOS 系統的機型,在體驗上基本一致,而且當你配對完成後,後續只需要拿出 FreeBuds 的耳塞且手機藍牙保持開啟的狀態,那麼雙方便會自動連接。此外,FreeBuds 的耳塞上還配備了傳感器,當你摘下耳塞時,播放的歌曲或者視頻會自動暫停,十分方便。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續航方面,FreeBuds 單體續航在 3 小時左右,配合上充電盒可以將續航提升到 10 小時,成績不算突出,好在 FreeBuds 支持快充,耳塞放入充電盒內 15 分鐘即可充滿至 50% 的電量。

整個 FreeBuds 的體驗過程我還是比較滿意的,交互上也符合真無線耳塞的定義,儘量自由且智能的操作是目前我認為真無線耳塞產品需要做到的東西,而且我戴著 FreeBuds 玩吃雞類遊戲是可行的,雖然延遲上還是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但實際影響並不大,屬於可接受的範圍內,至於連接穩定性方面,使用 FreeBuds 的這段時間除了在信號影響十分強的地方外,基本沒有出現過斷連的情況。不過不清楚是不是 FreeBuds 的軟件優化問題,我發現如果當 FreeBuds 出現斷連後,自動重連時會出現左右聲道不立體的情況,需要重新連接才會正常,希望華為官方可以儘快改善。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雖然華為在年初推出了 HWA 高清藍牙傳輸協議,但 FreeBuds 並沒有支持該協議,僅支持 AAC 和 SBC 藍牙傳輸協議,原因其實我也能猜到,目的主要還是為了保證真無線耳塞在連接方面的最佳穩定性,現在市面上絕大部分的真無線耳塞基本都不支持高碼率的音頻傳輸,為的也就是將左右耳塞之間連接的穩定性調整到最佳狀態,這點我覺得無可厚非,畢竟對於真無線耳塞來說,穩定性的優先級肯定是排在音質前面的。

那麼 FreeBuds 在聽感上又表現如何呢?發聲單元方面,FreeBuds 選擇了一圈一鐵的雙單元結構,這個在目前的真無線耳塞產品裡屬於很少見的配置,整體聲音風格偏下盤,聲音較為渾厚,氛圍感很足,流行味很重,較為適合流行男聲的演繹,基本滿足日常聽音需求。

从爱「折腾」到爱「自由」,这就是我的音频之路

其實綜合來看,FreeBuds 在各方面都有做到兼顧,傳感器感應有了,隔音性有了,延遲率也低,連接上也穩定,佩戴也很舒服,雖然續航和觸摸操作上表現不算優異,但並不影響 FreeBuds 在真無線耳塞中的出色表現,而且 799 元的售價也不算高,在千元以下的真無線耳塞中算是值得推薦的一款了。

其實想想現在的真無線耳塞產品開始井噴,也反應出人們對於體驗無約束的嚮往,畢竟,這種無線的自由感體驗一次後就真的回不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