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不少陵墓被盜過而順治帝的孝陵卻安然無恙嗎,爲什麼?

福建比美特集團


清孝陵是清東陵最主要的建築,埋葬了滿清入關後第一位皇帝——順治帝,清孝陵氣勢恢宏,陵園前是一座完全由漢白玉做成的石牌坊,“雲龍戲珠”、“雙獅滾球”的浮雕無不體現古代雕刻藝術的巧奪天工。

同時石牌坊旁邊就是清朝陵園的大紅門,大紅門左邊是孝莊皇后的陵墓,滿清皇室祭祀先祖時,都要先從孝莊皇后的昭西陵開始。

由於清軍入關時國庫空虛,所以順治帝的陪葬品並沒有多少,再加上順治帝信奉佛教,迷信佛教“人死後靈魂昇天”的理論,在他生前也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火葬,所以後代遵從了他的遺囑,將其火葬。

但是佛門又有個傳統,對於大功德者要建立寶塔以供奉,清朝大臣們考慮到他是個皇帝,就沒有建立寶塔,順治死後就開始修建陵墓,康熙三年時完工。

順治帝的愛妃董鄂妃比順治死的早,順治將其火化之後舉辦了一個道場,請高僧為其超度21天,他的皇后佟佳氏死後用的也是火葬,所以順治皇帝陵墓內就只有三個骨灰罈子,文物都成了灰,盜墓賊自然不會光顧了。


逸聞軼事


順治帝福臨的清孝陵沒有被盜,在歷次的盜墓活動中都沒有被選為第一目標,主要的原因是,順治福臨是入關後最後一位實行了火葬的皇帝,據史料記載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順治因得了當時的不治之症天花而在養心殿歸天之後,在乾清宮停靈二十七天,之後皇室負責大內善後事宜的內務府把裝有順治屍體的大棺槨出東華門抬到故宮後面的景山壽皇殿,在這裡安放誦經百日之後,舉行了隆重的火化儀式,據說熊熊的大火足足燒了一天,把裝有順治的大棺材及隨葬品全都燒成面面,之後把順治的遺骨收斂到一件青花的帶蓋大將軍罐中,這便是順治最終的歸宿。

之後清孝陵建成之後,把順治的骨灰罐(將軍罐)安放在了地宮的寶床之上,在其左右兩側,分別安放了康熙帝生母的骨灰罈子和順治最愛的寵妃董鄂妃的骨灰罈子。這三人的歲數加起來都不到70歲。沒乾隆一個人活的時間長呢(乾隆89歲)。

所以清孝陵未被盜的謎底很容易就揭開了,盜墓自然是無利不起早,清孝陵地宮裡沒值錢的玩意,只有三壇骨灰,誰也不想大費周折的幹這賠本買賣,折騰半天把墓弄開了一無所獲,那就沒意思啦。所以同在清東陵,沒有火化的慈禧和乾隆陵寢早就被孫殿英盯上並且被盜掘一空。小花絮,下面發一組筆者實地探訪清孝陵的照片,給大家欣賞欣賞。

(謝謝觀賞)


老豬的碎碎念


清東陵有數十座帝王、后妃陵寢,它們大多被盜墓賊光顧過,唯一例外的是順治帝的孝陵安然無恙。這很令人感到奇怪,要知道清孝陵可是清東陵諸多陵寢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清孝陵之所以能夠逃脫被盜掘的厄運,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五點原因:

一是清孝陵是空穴的說法廣為流傳。這種說法在清東陵地區流傳至今。既然是空穴,那自然不會有太多陪葬品,很難提起盜墓賊的興趣。

二是有人傳言清孝陵沒有陪葬品。一般帝王的陵寢都有許許多多的奇珍異寶作為陪葬品,可是在清孝陵的神功德聖碑上,明確寫著地宮不藏金銀寶器。盜墓賊盜掘帝王陵寢的首要目的便是為了獲取寶物,倘若地宮內沒有寶物,自然吸引不了他們的目光。

三是神靈說。不論是在清宮檔案,還是清孝陵的碑文,都記載了順治皇帝身上具有超乎尋常人的事情。當然,這種說法或許只是古人對於帝王習慣性的神化和粉飾,可信度不高。

四是清孝陵堅固異常,不容易盜掘。事實上,就後面的考古觀察發現,盜墓賊並非沒有打過清孝陵的主意。地面上的一道道溝痕表明,盜墓賊試圖開掘清孝陵。但最終都無功而返,這很可能是跟清孝陵地宮營建的異常堅固有關。

五是東陵地區的村民自發組織民兵保衛清孝陵。由於清東陵大多數陵寢被盜,為加強對這些陵寢的保護,清東陵地區的村民自發組織起來,加強巡邏,多次挫敗了盜墓賊的盜墓行動,使得清孝陵得以完好保存。


與書居


滿清入關入住天下之後,建設了著名的清東陵與清西陵,其中的清東陵規模龐大,包括了順治帝福臨的孝陵、康熙帝玄燁的景陵、乾隆帝弘曆的裕陵、咸豐帝奕詝的定陵、同治帝載淳的惠陵,以及孝莊太后博爾濟吉特氏、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墓都位於這裡。


然而清東陵也是被盜掘最嚴重的皇家陵墓,甚至連妃嬪的陵寢都沒能倖免,然而所有陵墓中唯獨順治帝的孝陵保存完好,為何呢?

民間傳說中,順治帝福臨寵愛董鄂妃,董鄂妃生育皇子後,母子先後死去,順治帝福臨傷心欲絕,最終感染天花而死。而順治帝當時是被火葬的,孝陵地宮中就是順治帝的骨灰盒,其他什麼都沒有。

而更有一種說法,也是如今各種演繹作品中最常出現的就是順治帝在董鄂妃死後,看破紅塵出家為僧,清朝皇室為了保存顏面所以說順治帝駕崩,孝陵中就是空的,只不過是一座衣冠冢而已。

另外,孝陵雖然規模龐大,但是記載“山陵不重飾,不藏金銀玉寶。”順治帝的皇陵中不放陪葬品寶物,對於盜掘者來說,花大力氣去開一座空墳什麼都沒有,是沒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