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築文化中,什麼叫「雀替」?它在建築中又有什麼作用呢?

腦洞人物史


古建築知識掃盲:也說“雀替”

雀替,可說是中國古建築上最有特色的裝飾之一,非常精美,宋代叫它“角替”,清代改稱“雀替”,更文雅有趣,實際上它原本就是一段託木、插角,一般位於大殿柱子頂部和闌額接觸的地方,增強梁枋的荷載力,預防樑柱交界處的剪力,在木建築上多用木雀替,石頭建築則是石雀替。

雀替出現的歷史很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約1500年曆史,山西大同的北魏雲岡石窟中就有實例。宋元時期還它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綽幕枋”,我在一些元代建築上就曾經看過實例,是一根長長的墊木,上面完全沒有裝飾。

到明清,這個東西就大量用在簷下,尤其是清代,幾乎所有的建築柱頭都有雕刻精美的雀替存在,也引起了不少文物販子的覬覦,單個雕刻的精彩的雀替往往要價不菲,且根本買不到,希望大家不要參與這種文物的流失性收藏。

有古建築營造和山西看廟問題歡迎問我

亦文亦物,一分鐘講古建,希望文化遺產對所有普通人平等開放


亦文亦物


雀替本來叫綽幕,宋朝的《營造法式》有準確的記載,只是在日常口語交際中,“綽”字慢慢地變成了“雀”字,“替”是替木的意思,為防止燕雀等入堂作窩,因而以木代之。

經過歷史的演變,推進,雀替大致分幾類:大雀替,雀替,小雀替,龍門雀替,通雀替,騎馬雀替和花牙子雀替等。它即減輕了主件的負擔,又增加了建築物的美感,這是東方古典建築精髓所在。



綺閣書生


雀替,亦稱角替,現在叫挑梁。

雀替為木質做成,末端埋於牆內,雀替與雀替突出部分由橫樑連接,由屋簷所蓋,此屋叫大簷,或叫出廈,亦稱廈子屋。

因雀替承受的力量有限,一般突出牆外40Cm左右,如若再長,定是有立柱支撐,長短各異。民間建築,一般不超過100cm,屋簷也隨之延伸,稱大廈子屋。大廈子屋一般配有臺階,臺階為單數,民間建築未有到九者。也叫拔臺子屋。(亭、臺、樓、閣另議)。

雀替是榫卯結構,無鐵件固定,且嚴絲合縫,中國先民工匠技術可見一斑。

雀替頂端裝飾也有講究,一般雕有牡丹、荷花等吉祥花卉,顏色多以粉色,立體感強,栩栩如生,增強了中國古代建築視覺美感。

只可惜,古建築越來越少,遺留下來的皆為古蹟,應好好保護。


方178866052


通雀替它是指兩端做榫,兩尖連成整體的雀替,一般用於兩柱之間的距離比較短的情況,如垂花門兩山面垂蓮柱與落地柱之間的雀替,也有稱它為“騎馬雀替

這種屬於磚雕 通常用於古建築,四合院上


磚雕廠家


雀替原是放在柱子上端用來與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壓力的物件,他的具體位置在梁與柱或枋與柱的交接處,它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還可以減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頭的抗剪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