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科普研究所「促進公衆科學素質提升」首批學術成果發布會舉辦

為配合2018年9月“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在北京舉辦,中國科普研究所作為大會學術組的牽頭單位,在會議召開前先行發佈一些最新的科普學術研究創新性成果,助力提升大會的社會影響和傳播效果。

6月7日上午,首批學術成果發佈會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辦,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康友致發佈辭。首批發布的學術成果共有4項。其中,《中國科普互聯網數據報告2017》《科學·平行2018》分別於近日由科學出版社和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正式出版。另外兩項成果均為研究報告,分別是《我國科普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和《弘揚新時代科學精神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些學術成果是在中國科協書記處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科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將科普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緊密結合而取得的。尤其是在新形勢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蔓延,“互聯網+科普”成為科普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開展互聯網科普數據的採集與分析,為新時代科普工作滿足公眾需求、實現精準化推送提供了優化的決策依據。而公眾科普需求的滿足與科普產業的發展密不可分,具有公益屬性的科普事業如何與市場化的科普產業完美接軌是面臨的新挑戰,也是科普研究者需要不斷深入探究的領域。置身信息爆炸時代,每個公民唯有具備科學精神,才能去偽存真、理性寬容,建築命運共同體,得到全面發展。這些學術研究成果緊緊圍繞公眾科學素質這個主題,從不同維度描繪出現狀與趨勢、問題與對策,帶給人們思考與啟迪。

據悉,在今年7月和9月還有兩次學術研究成果的發佈,屆時將有更多優秀的研究成果與社會公眾見面,為“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的召開營造良好氛圍。

附件:4項學術研究成果的核心內容簡介

  1. 《中國科普互聯網數據報告2017》是中國科普研究所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在種子詞遴選、機器學習衍生基礎上開展互聯網科普數據的採集和分析研究工作的成果。經過兩年基礎研究逐步成熟,形成了以《中國網民科普需求搜索行為報告》《網絡科普輿情報告》《移動互聯網網民科普獲取與傳播行為報告》系列數據報告為框架的科普互聯網數據總體報告。
  2. 《科學·平行2018》是《科學·平行》系列的第三部作品,精選自2017年全年“科學媒介中心”微信公眾號編譯發佈的內容。這本書包括8個主題,分別是科學傳播、科學藝術、熱點追蹤、人工智能、調查研究、反偽破迷、科史回眸和科研體制。本書得到了劉嘉麒院士和姬十三先生的鼎力推薦,被譽為科學記者的案頭書、公眾瞭解科學的一扇窗。
  3. 《我國科普產業發展研究報告》調查分析了我國部分省區的科普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表明我國科普企業主要分佈在京津冀、長三角地區以及廣東和安徽等省區,發展較快且有一定規模的業態主要有科普展教、科普出版業、科普影視業、科普網絡信息業、科普教育業等。儘管公眾和市場對科普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大,科普產業發展中存在政策法規虛置或缺位、科普產品有效供給不足、科普企業小弱等問題,報告從宏觀管理、市場調節、企業主體作用三個方面提出了對策建議。
  4. 《弘揚新時代科學精神 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緊扣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明確要求,“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抵制腐朽落後文化侵蝕”,確立新時代科普工作的總體方向和目標,闡述了新時代科學精神的核心內涵與特徵,從科學文化的物質層、行為層和制度層提出了弘揚科學精神的四個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