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做活這件事,讓居民生活更有品質

「他山之石」做活这件事,让居民生活更有品质

點擊藍字 ,輕鬆關注

近年來,山東省威海臨港區草廟子鎮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物質生活需求的同時,堅持從文化抓起,通過做活社區文化生活,讓社區居民真正融入城市,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他山之石」做活这件事,让居民生活更有品质

惠民文化演出受追捧

“林大姐是俺社區的演出‘明星’,不光演得好,還非常熱心,現在好多居民都是她的忠實粉絲。”最近,在嘉和社區採訪時,社區居民王樂花迫不及待地給筆者報料。她所說的林大姐叫林治蘭,是社區裡的文藝演出輔導員。

據瞭解,前幾年,草廟子鎮的文化演出活動由於缺少必要的經費作保障,一直處於群眾自娛自樂狀態,沒有專人引導和培訓,演出檔次始終在低位徘徊。特別是每年的演出幾乎都是“老三樣”,參加演出的人員有怨言,出力不討好,觀眾不買賬,可謂“兩頭受氣”。面對這一窘況,草廟子鎮在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在每個社區下派了3 至6 名文藝演出輔導員,由鎮上拿出專項經費扶持發展。

“這些文藝輔導員都是在全鎮精心挑選的,每年由鎮上進行定期集中培訓,然後由他們負責各自社區的文藝演出排練。”草廟子鎮分管宣傳的鎮武裝部長董志剛介紹,這些新聘任的文藝輔導員普遍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充分利用閒餘時間組織文藝愛好者進行節目排練,使演出的質量有了較大提升。

文化創新路越走越寬

從過去節目沒市場到如今的場場爆滿,讓這個鎮充分認識到,文化演出只有“演”到觀眾的心坎上,才能得到滿滿的人氣好評。於是,群眾“點節目”,政府搭平臺,市場來運作的全新模式應運而生

每年,在草廟子鎮開展的社情民意調查中,文化範疇項目能佔到五分之一的比例,而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演出又是重中之重。群眾的滿意度、提出的意見建議一度成為下步開展演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也充分體現了鎮政府對群眾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視。

正因如此,在找準了問題癥結的前提下,草廟子鎮在開展文化演出中做到有的放矢,而搭好臺、當好“管家”已成為這個鎮的自覺行為。

☟☟☟☟☟

「他山之石」做活这件事,让居民生活更有品质

圍繞硬件提升,鎮上為每個社區建設配套了高標準的文化廣場、舞蹈排練室以及各種演出器材。軟件方面,由鎮上出面聘請了市裡的專業演出人才上門進行培訓。同時,這個鎮還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引導部分專業演出團隊與社區演出團隊合作,做到在切磋交流中向對方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演出水平。

為了更好地做大“新文化”發展格局,草廟子鎮在抓好社區系列納涼晚會等眾多傳統文化演出品牌的同時,還相繼推出了“最美家庭文化演出展”“志願文化走進社區”“和諧文化惠萬家”等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出項目。特別是“最美家庭文化演出”這個節目,通過遴選具有不同文化演出特色的家庭,讓社區居民看到了美好的家庭才是社區健康發展的活力細胞。

美麗社區中的最美文化

草廟子鎮社區文化演出活動只有真正“活”起來,才能走出非凡之路。

近年來,草廟子鎮緊緊抓住社區發展文化先行這個牛鼻子,深度挖掘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優質演出節目。

社區好人、社區大團結、社區紅袖章、黨旗永在心中等一系列發生在社區的感人故事和先進事蹟,成為這個鎮文化演出創作的上選題材,正是這些身邊的正能量和感人故事,藉助文藝創作的手法實現精彩回顧,讓觀眾感到有“看頭”,學得來。

90 多歲的嘉和社區老黨員周志義,前幾年身子骨硬朗時,是個時刻閒不住的熱心腸,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義務到小區打掃衛生。誰家有了難事,也總能看到他的身影,被居民親切地稱為“社區總理”。對此,鎮上特意請來了專業創作團隊,編排了歌舞《社區就是我的家》,用文藝的方式歌頌他的事蹟,群眾反響熱烈。

唱響主旋律,緊扣時代節拍,牢牢把握文化演出的主陣地,是草廟子鎮一貫遵循的原則。每逢“七一”“八一”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等重要節日,這個鎮都會組織社區文藝創業者集中創作編排,使一個個紅色經典的節目再現舞臺,讓社區居民在最美紅色文化氛圍中感受文藝的魅力。

「他山之石」做活这件事,让居民生活更有品质
「他山之石」做活这件事,让居民生活更有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