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图说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图说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宋朝时,宫里在立秋有一个习俗,

就是将种植在盆内的梧桐树搬入大殿,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启奏:“秋来了”,梧桐应声落叶,正是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除了落叶,还有贾岛的“一点新萤报秋信”,暑气未尽而千百种虫已经感应到清气,在最后的夏夜“飞光千点”,发出鼎沸虫声。

寒气将至未至的初秋,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刻就此来临了。

图说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北国的秋最好,银杏渐黄,黄栌满树的红叶,天空真正的万里无云。枣子、柿子、葡萄,在街头巷尾渐渐熟坠,一点点感受收获的喜悦。

北方还有“咬秋”习俗,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将秋咬住,表示酷暑的结束。但清秋短暂,再过不久又有尘沙灰土,以致这短暂的佳日更显珍贵。

南国的秋则来得缓慢,需要细心体会:

二十四桥的明月夜,让人身心清凉;

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最好是不期而遇;各处的残荷,雨声里意境尤佳。

这是诗词最多的季节,美丽、细腻而又幽愁暗生,所谓诗意,大概就是如此。

清代在立秋这一天,会悬称称人,和立夏所称之数对比。如果体重轻了,今年夏天则为“苦夏”,人在盛暑往往食欲不佳,凉风一起,是时候补回些斤两。

而秋风一来,胃口又开,就要“贴秋膘”。立秋“贴秋膘”的说法来源清代《京都风俗志》: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

汪曾祺为此写过一篇文章,吃烤肉,羊肉切成薄片,大火烤着,一屋子人足鄧长凳,解衣磅礴,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

比起诗人的秋天,俗世不论季节更替,都要用吃来感受这一切。或许对有些人来说,秋天的味道,就是烤肉香。

图说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一候凉风至。经过大暑的大雨,暑气渐消,“一场秋雨一场寒”就是此刻。

二候白露降。“露从今夜白”,白是秋之标志,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将凋零而忧,由此“露红凝艳数千枝”,亦成一种壮美悲怆。

三候寒蝉鸣。秋凉以后寒蝉发声困难,知生命将尽而变声凄厉。万事有迹可循,而动物往往更敏于感受自然的更替。

图说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立秋节俗

中元节

同一个地方,安放着我们的灵魂,

寄托着我们的相思

七月十五,民间的鬼节,秋的身影逐渐清晰。

七月流火,酷暑刚过,花谢,瓜熟,蒂未落。秋风习习,稻黍散香,这是丰收的开端。一年的耕耘,我们愿意将收获的第一粒成果,献给我们思念而不曾再相逢的亲人。

所以,这是民间传统祭祖的日子。一缕香火,一桌贡品,供奉的是亲人,也是相思。虽然阴阳两隔,但是我们更愿意相信,他们依然在某个空间存在,他们依然可以以某种形式和我们相聚。

所以,我们相信鬼门的存在。鬼门七月初一开,七月十五关,期间,我们在道旁、河边点上灯,让他们找到各自回家的路,来享受我们供奉的食品和钱财。我们既希望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丰衣足食,又希望他们能保佑我们在这个世界里平安无恙,一如在生之时,对我们的呵护与庇佑。

鬼节像是一个美丽而动人的谎言,寄托着我们的相思,也承载着人性最初的柔情。

七月十五,道教中叫中元节。道教中有三元:天、地、水。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

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

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

中元节时节,地官清虚大帝下界,众弟子在人间广设道场。这一天,无论人还是鬼,有罪的可以祈求上天宽恕,无罪的可以消灾祈福。同时,十方孤魂野鬼都得超度,还人间一个清平世界。

七月十五,佛教中叫盂兰盆节。

“盂兰”梵语是“倒悬”的意思,已逝先人如若身有罪孽,就要在另外一个世界受倒悬之苦厄。善男信女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僧众,可为在生父母添福增寿,可助已逝先人离苦海,登极乐,以报养育之恩。

也许,你是唯物的,相信我们源自尘土,最终归于尘土。如若如此,我们就不曾别离。

也许,你是唯心的,觉得先离开的人,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既然如此,我们总会相聚。

也许,你有着不同的祭奠方式,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在某个宁静的地方,安放着我们的灵魂,寄托着我们的相思,柔和,安详。

立秋三候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立秋,七月节。“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生为春,熟为秋。春天是生长的季节,秋天是成熟的季节。

熟为轻,秋天是轻盈的,秋高气爽,适宜登高望远。

春花秋月。花是繁,是暖。月是简,是清。秋天是清简的,带着肃杀之气,是以秋怀难耐,秋士易悲。

《说文解字》:“秋,禾穀熟也。”“秋”,从禾从火,其义是百谷成熟的季节。甲骨文的造字,更像一只蟋蟀,其本义是蟋蟀鸣叫的清冷季节。

立秋三候是,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凉风至。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凉,诉诸感觉。自立秋之日起,人们会明显感觉到凉意。俗话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也许白日仍是酷暑难耐,甚至还有“秋老虎”,但早晚的温差已经有了,夜晚会有凉意浸润而来,凉爽的空气充斥了天地人间。

二候白露降。立秋过后,昼夜的温差让水蒸气凝结,形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润泽也”,从它的造字上看,上面为天,中间是水,下面代表着领地。古人认为露水是神水,夜晚自天悄悄降临,润泽万物,清晨又回到了天上。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年的杜甫就是在立秋之夜的那颗小小的露珠上,那轮皎洁的白月里,泛起了浓浓的乡思,“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人在时序的变迁面前,是何其敏感而多情啊。

三候寒蝉鸣。蝉生命短暂,秋凉后发声困难,一变夏季的高亢热烈为凄切寒咽,仿佛已经预知自己短暂辉煌的生命将走向尽头,它们大放悲声。悲秋,注定少不了蝉声,注定是秋天奏鸣曲中的一支强音。

图说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这是曹植笔下的秋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便是在寒蝉营造的凄切背景下,与有情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每个节气的物候,当我们的先民将它拈出来,作为行事生活的指南时,他们不知道,这一切已成了一种文化的意象或符号,成为中华文明长河之中的一股股清泉或暗流,滋养着并壮大着它。

立秋诗词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图说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方丈记》中说:“我在世上已经了无牵挂,只对于时序节令的推移,还不能忘怀。”

时序节令的推移,总是让人变得分外敏感,伤春悲秋,也一直是中国诗歌传统中的主旋律。

这个立秋日,白居易想起了与他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友元稹。

诗人在曲江江畔独行,三两声新蝉,提醒他又是一年秋来到了。恍惚中岁月飞逝,掩埋在心底的旧友旧情此时此刻不可遏制地泛起。故人远在江陵,只能叹一声“故人千万里”,继续在江堤上独自回味,独自前行。

若真是心有灵犀,想必远在江陵的好友,也一定会有感应吧。“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他相信,朋友元稹也和他一样,在泛起的秋思中怀念着往日两人携手的浓浓友情。

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

日子在这种牵挂和回味中,变得真实而耐人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