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民间故事)

王富是个包工头,手下长年有几十个工人,后来,随着建筑业的红火,他的腰包鼓了。王富虽然有钱了,却喜欢上了扶贫。

这年,王富接了一个工地的活儿,需要几十名建筑工。但手头的建筑工,王富一个也不用,却跑到附近一个落后的县城去招聘工人。

原来的工人心里有气,就找王富理论。王富的解释是:“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大家看王富一片善心,也就不了了之。

打这以后,王富每换一个工地,就跟着换一批工人,而且专拣贫穷落后地区的工人招,几年下来王富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扶贫(民间故事)

这一年,王富接了个大活儿,一下需要几百名工人。大家听到后,以为王富会把曾经的工人都招募到一起,于是,纷纷跟王富联系。

可谁知道,以前的工人他一个都不用,而是让人找了份当年的经济形势分析图。通过查看了解,王富发现在一千公里外有一处比较落后的地区。

于是,他不远千里去那里召集民工,随后,包专车把他们拉到工地,光来回的差旅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同行都认为王富肯定疯了,这样做无异于往外撒钱。

但王富的口碑却是水涨船高,多个当地的县政府都提名他为“最善企业家”,还为此办了场非常隆重的颁奖仪式。

得奖回来,王富到家后,邀朋友好好吃了一顿。因为高兴,王富贪杯了,嘴一下没管住。

正巧这时,有人问他:“你扶贫的初衷是什么?”

没想到王富“哼”了一声:“还不是让工人给气的。”大家都不懂。

王富摊着双手说:“老工人仗着熟络常耍脾气,服从性差。我选择落后地区的民工,主要是因为他们那里穷,收入低,出来干活儿都特别听话,而且特别卖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