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私自改装强光灯 方便自己,不惜“亮瞎”路人眼

电动车私自改装强光灯,有些比汽车远光灯还亮3倍

方便自己,不惜“亮瞎”路人眼

目前尚属监管盲区,市民呼吁加强管理

电动车私自改装强光灯 方便自己,不惜“亮瞎”路人眼

一辆改装了强光灯的电动车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张志嵩 文/图】“最近突然发现路上刺眼的不仅仅是机动车的远光灯,很多电动车的灯光也非常晃眼,不亚于机动车的远光灯。”8月6日,淇滨区东方世纪城小区的李先生向记者反映。

记者调查发现,改装灯光已经不再是机动车的专属,两轮、三轮电动车改装灯光也屡见不鲜。以淇滨区为例,一到夜间,改装过灯光的电动车纷纷上路,可怕的是,这些电动车一旦逆行,强烈的灯光会晃得正常行进的行人或司机睁不开眼,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电动车改装强光灯,“亮瞎”路人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改装了强光灯的电动车,市民颇有怨言。“那种特别亮的灯大老远从对面照过来,我就啥也看不见了。”淇滨区福田一区居民李先生说,他经常晚上骑电动车出门,碰见这种情况非常无奈。“汽车开远光灯也很让人气恼,但汽车很快就开过去了。而改装了强光灯的电动车,从远处就开始晃你的眼,非常缓慢地驶过来,一直晃着你,有时候我被晃得受不了,就干脆停下来,等他们过去。”

除了两轮的电动车,一些三轮的电动车也会在车头顶部安装一排射灯。“看着像一排炮弹。”一位市民说。

记者了解到,强光灯的类型有LED灯、射灯和氙气灯等,其中以LED灯最为普遍。至于改装强光灯的理由,车主们有的称自己经常走夜路,有的表示看不惯汽车的灯太亮,还有的是为了让车看起来更炫酷。

车灯改装通常在维修点进行

改装强光灯都是通过什么渠道呢?记者到一些电动车专卖店咨询改装事宜,均被工作人员拒绝,他们称,电动车改装不符合厂家要求,所以他们不提供改装服务。

在一些电动车的维修点,灯光改装俨然成了热门生意。“经常有人来改装强光灯,改装以后就不怕走夜路了。”8月7日,淇滨区淮河路上一家电动车维修点的师傅拿出两个圆柱形的灯对记者说,“这都是LED灯,我们这里有35元一个的,也有45元一个的,电动车的原装车灯一般都不亮,改装以后效果绝对好”。

淇滨区淇河路西段一家电动车维修点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能提供更多价位的灯。“以前都是改装氙气灯,现在都是LED灯。LED灯比较省电,亮度比氙气灯更高。”该老板告诉记者,不同价位的灯在防水性能、亮度和使用寿命方面都有区别。

除了在电动车维修点改装,一些网络平台也提供强光灯产品,甚至有商家打出了“亮瞎远光狗”“超亮聚光射程600米”等宣传语。

电动车改装强光灯会不会被查呢?一个电动车维修点的负责人说:“我们改装这么多了,也没见谁来查,交警只管机动车,电动车没人管。”当天,记者也咨询了一位在淇滨区华夏南路上执勤的交警,对方告诉记者,目前确实没有针对电动车车灯改装的法律法规。

比汽车远光灯还亮

电动车改装强光灯隐患大

对于电动车的灯光,国家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采访中,淇滨区太行路一家两轮、三轮电动车专卖店的负责人反复强调,虽然改装灯光没人管,但是一定不要把灯朝向正前方。“把路照亮就行了,人眼受不了这些灯光。我们做过比较,有些电动车改装的强光灯的亮度甚至是汽车远光灯亮度的3倍。”

某品牌电动车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对照明设备有规定,要求车灯的亮度不能影响人的眼睛,改装的车灯亮度太高,肯定会影响对向的人,使对方产生视觉盲区,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黄色的灯光柔和不刺眼,偏向暖色调。LED灯的白色光及其反射光对人眼的刺激最强,对视觉功能的损害程度也大。”我市照明行业的从业人员赵先生介绍,“在黑暗条件下,感受暗光的视网膜杆状细胞处于工作状态,它们合成的视色素是视紫红素,这种色素无法适应强光的照射;而感受强光的视网膜锥状细胞需要先闭上眼,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让眼睛暴露在强光下,这段适应的时间就是视网膜细胞中视色素合成所需的时间。视网膜的功能因强光暂时下降,一般人恢复需要2分钟左右,对驾驶安全肯定有影响。”

“城市道路上都有路灯,没必要改装车灯。改装了强光灯后再逆行,只是方便了自己、干扰了别人,建议大家都能文明出行。”赵先生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