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快餐終於俯首稱臣 連麥當勞也未能倖免 金拱門背後全是無奈

從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被發現更名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這一事件引發了全民狂歡,有直接說名字土的,也有人表示"拱金門"更朗朗上口。在這則消息讓網友炸鍋的同時,也引發了一場企業取名狂歡:KFC更名為"開封菜"、星巴克改名為"白毛女咖啡"、法拉利更名為"馬牌汽車"……拋開這些字面上的調侃,值得深思的是,在不知不覺間,麥當勞等洋快餐品牌的本土化早已悄然開始,只是從未顯得像"金拱門"這樣刺眼。

洋快餐終於俯首稱臣 連麥當勞也未能倖免 金拱門背後全是無奈

洋快餐重組併購不斷

據數據顯示中國餐飲市場規模早在2015年就突破3萬億大關。去年全國餐飲收入更是是史無前例的到達32447億元,同比增長11%。在龐大的市場、較高的行業增速以及互聯網的影響下,中國本土餐飲品牌發展經歷了幾次調整。在新常態下,餐飲業保持了穩定的發展勢頭。中國餐飲業經過近三年調整,供給側改革成效初顯。2016年可稱之為住宿餐飲業的資本運作年,併購、重組、戰略投資層出不窮。

洋快餐終於俯首稱臣 連麥當勞也未能倖免 金拱門背後全是無奈

麥當勞和百勝中國尋找戰略投資者,無疑是年度最令人矚目的餐飲資本事件。2016年9月,百勝中國接受春華資本和螞蟻金服4.6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同年11月百勝中國以獨立公司的身份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正式單飛。

麥當勞中國2016年3月也宣佈要引入戰略投資者,迄今最終交易消息還未落地。去年7月海底撈藉助旗下子公司頤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邁出了進軍資本市場的步伐。有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餐飲行業獲得融資的公司達28家,總融資金額超過900億元。

洋快餐終於俯首稱臣 連麥當勞也未能倖免 金拱門背後全是無奈

對於國內投資機構而言,收購海外成熟的餐飲品牌,一方面可以滿足多元化經營業務的戰略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入全球知名品牌在消費、零售領域成熟的運營和管理經驗。

本土餐飲品牌新變化

國外餐飲品牌在國內的發展逐漸由"外"而"內"變化,搭上互聯網思維的本土餐飲品牌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總的來看,2016年併購整合是餐飲行業的關鍵詞。本土餐飲品牌也正在發生一些新變化。有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餐飲行業獲得融資的公司達28家,總融資金額超過900億元。雖然2016年全年餐飲行業融資尚未有確切數據,但業內投資人總的感覺是:餐飲業沒有前幾年那麼容易獲得融資了。

洋快餐終於俯首稱臣 連麥當勞也未能倖免 金拱門背後全是無奈

從2013年開始,"互聯網餐飲"席捲投資圈。其中,以賣煎餅為主業的黃太吉和以賣牛腩為主的雕爺牛腩為代表。成立於2012年的黃太吉多次獲得融資,估值一度高達12億元。不過,2016年9月,被譽為"互聯網餐飲鼻祖"的黃太吉被曝大量工廠店關閉,商家集體出走。與此同時,另一家以"互聯網餐飲"著稱的公司雕爺牛腩業績也較巔峰期下降了近4/5。定位"輕奢餐"的雕爺牛腩同樣成立於2012年。

第一波搭著"互聯網餐飲"旗號的本土餐飲品牌部分泡沫已經開始破滅。中國龐大的餐飲消費市場對於資本無疑具有充分的吸引力,但作為發展相對成熟且充分競爭的市場,其集中度相比其他行業非常低且細分領域眾多。連鎖餐飲行業還遠未達到市場飽和進行整合的階段。如果說三年前消費者還認為互聯網餐飲是新鮮事物,有業內人士認為,在2017年中,將無傳統餐飲和互聯網餐飲的區別。

洋快餐終於俯首稱臣 連麥當勞也未能倖免 金拱門背後全是無奈

"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幾乎是中國人在本土最早接觸的美式快餐,帶有流行文化的色彩,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已經根深蒂固了。而 金拱門 這個名字更像是一個簡單化的圖解、一個粗暴的本土化解讀。"蔡敏認為,由洋轉土,具有衝擊性,在消費文化上產生了較大的差異,所以引起了"全民狂歡"。

洋快餐終於俯首稱臣 連麥當勞也未能倖免 金拱門背後全是無奈

對此,業內人士也建議,洋品牌在嘗試本土化的過程中,應注意消費文化、消費習慣的差異,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