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报告蓝皮书(2018)》在宁正式发布

2018年是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之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正在快步发展。为贯彻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国发〔2015〕74号)和江苏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立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引导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发展薄弱领域和重点环节,推动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成立了《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报告蓝皮书(2018)》课题组。在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专家、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报告蓝皮书(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的撰写工作,于8月8日在江苏南京正式发布。

《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报告蓝皮书(2018)》在宁正式发布

普惠金融的发展正在促进着传统金融业务范围的扩大,江苏省作为金融大省,当前正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型升级。目前,江苏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的势头良好。《蓝皮书》的问世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对于完善江苏基础金融服务与改进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相结合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江苏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促进江苏人民群众公平分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和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

发布会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心葛和平秘书长对《蓝皮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蓝皮书》立足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实情,深入分析了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全省普惠金融行业发展呈现出金融产品供给趋于丰富、金融服务对象持续拓展、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但仍旧面临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商业持续性不足、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产品服务供给渠道有限等问题。此外,《蓝皮书》还针对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蓝皮书》还强调金融科技在促进江苏省金融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金融科技服务平台;要支持商业银行有计划分步骤的发展电子支付方式;要引导网络支付机构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同时强调普惠金融机构要运用现代金融科技手段增加金融服务覆盖面,实现政府、企业、个人的“共赢”。

《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报告蓝皮书(2018)》在宁正式发布

《蓝皮书》依旧延续了前两版的《江苏普惠金融评价体系》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再版升级,发布了《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评价体系(2018)》,该版本评价体系的亮点在于考虑到普惠金融机构既要注重公益性,也要兼顾盈利性,因此在原本六大维度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增加了商业度;此外为了更加科学严谨的对普惠金融机构进行评价,《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评价体系(2018)》将相关指标按照个人和企业客户进行区分,客观上提升了评价的准确性。基于此,《蓝皮书》对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金融、加快金融科技、协调发展模式等多方面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实用性的意见。在金融资本方面,要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政府可以通过补助和激励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匮乏的中小企业,完善金融信息技术,完善征信系统,加强金融监管,政府同行业自律组织、消费者一起共同承担普惠金融发展责任。在乡村金融方面,《蓝皮书》提出要依托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契机,在加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乡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的合理优化。在金融科技方面,《蓝皮书》认为要将重点放在提升金融科技运用能力的提高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打造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同时也要积极引导网络支付机构通过电子商务为农村低收入群体提供优质的支付服务。在发展模式上,《蓝皮书》提出要构建多种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实现互补协调发展,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的加入,以满足全县县域经济及小微实体的“井喷式”增长。在产品服务上,当前全省依旧以小额信贷为主,业务品种单一,无法满足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居民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基于可持续性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各类金融机构应当不断丰富创新能够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积极推广县域助农取款、养老金存取、涉农保险等产品,并在服务上进行创新,如向低收入群体免收账户管理费、放宽最低存款额度等。在法律框架上,我国的普惠金融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受限于相关的配套政策,难以形成合理灵活、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市场体制,江苏省应有计划、分步骤的制定和完善普惠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形成系统性的法律框架,且各级政府也应根据各自特点制定民间借贷行为的相关制度,并完善金融配套政策。在消费者保护方面,《蓝皮书》强调要营造较为宽松、规范化的监管环境,既要实现金融风险防范,又要进行金融创新发展,因此金融机构要与政府部门共同发力,加强欠发达地区消费者金融教育,并构建多元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倡导签署仲裁协议,优化诉讼程序,提高纠纷处置效率。

《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报告蓝皮书(2018)》的发布,不仅纵观行业发展全局,以高瞻远瞩的视角为江苏省普惠金融行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行方向,更是深入行业发展实情,以脚踏实地的姿态为全省数以万计的普惠金融发展参与者提供了创新的可能,真切实际地为促进江苏省成长为全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心建言献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