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要开启「养肺」模式,按摩4个穴位

不知不觉,在依旧炎热的天气中,立秋悄悄到来。2018年8月7日 21:30:34,太阳到达黄经135°,进入立秋节气。

立秋节气,天气依然很热,所以仍然要注意防暑。但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所谓“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

立秋的养生重点

立秋要开启「养肺」模式,按摩4个穴位

立秋的养生重点在于:养肺润燥

秋季,燥邪当令,燥易伤肺,因此金秋养肺最为适宜。

在干燥的气候中,人体容易出现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这对“喜润勿燥”的肺脏来说,很受伤!

秋季,每当肺脏受燥邪侵袭之后,容易出现干咳无痰胶痰难咯的“秋之咳嗽”,谓之“燥咳”。除了咳嗽之外,由于“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咽为肺气之通道”以及“肺外合皮毛”等原因,鼻部、咽喉皮肤,都会受秋燥的影响。

总而言之,在立秋之后的整个秋季中,“养肺”都会是主旋律,秋天养好肺阴

很重要!

立秋的衣食住行

立秋要开启「养肺」模式,按摩4个穴位

怎么样把“养肺模式”贯彻到日常衣食住行呢?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1

立秋属于初秋,此时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天气变换无常,如果不注意防范,在炎热之时吹风纳凉、冷饮无度的话,容易使中气内虚而受暑热和风寒的侵袭,患上阴暑证。

正所谓“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适当的“秋冻”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可选择薄衣御秋寒,着衣适宜不宜多,以免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

2

饮食原则应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主,最好远离辛辣、燥热的食物,并适当增加一些酸味食物,饮食宜忌如下:

滋阴润肺:适当食用芝麻、粳米、蜂蜜、枇杷等柔润食物,滋阴润肺、益胃生津;咽喉干痒或干咳无痰,不妨饮用圣原出品的舒息金畅饮,帮助滋阴润肺以达清润畅吸。

辛香之气:如芹菜,具有散发功能,可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

解暑清凉:如绿豆汤、莲子粥、薄荷粥等既解暑又清凉的食物,帮助消解夏日未散的暑气;

高蛋白食物:贴秋瞟,宜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鸭肉、泥鳅、海产品等,清暑热又补益。

刺激性食物: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物,如尖辣椒等;

生冷食物:寒凉食物,如西瓜等,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不宜过食;饮用奥丽戈益生菌固体饮料,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苦燥之品:苦燥之品容易伤津耗气,秋燥易使许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复发,因此忌食过燥食物,如苦瓜,或煎炸类的食物。

3

《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为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立秋之后,应早睡早起,借此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早起时,可以在床上放松四肢,闭目养神一会儿再起床。

另外,要适应秋季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的特性,并保持神志的安定宁静、心情舒畅,避免产生忧郁的悲秋情绪。

4

立秋时节,凉爽的天气正是锻炼的黄金季节,适宜做些运动:跑步,增强血液循环,速度以中速或慢跑为主;爬山,对心肺功能效果好,注意适当增减衣服;羽毛球,是一种舒适的室内运动,活动前要做好准备运动。

立秋的养生穴位

立秋过后,穴位按摩的关键在于润肺防燥,可以对这几个穴位进行按摩:

1

大椎穴

立秋要开启「养肺」模式,按摩4个穴位

定位:在颈部,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扭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凹陷处。

功效:立秋过后天气多变,易患感冒,按摩大椎穴有助于防治感冒、改善落枕及颈肩不适;具有益气壮阳之功,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方法:

冲淋:淋浴时可用水柱冲击大椎穴,水温需要高一些,以能忍受、不烫伤局部皮肤为宜;

温热:用按揉法点按大椎穴60秒,借助烤灯的温热效应温通大椎穴;圣原出品的艾苏葶,蕴含桂枝、艾叶、紫苏干姜等温性草本精华,助力按摩效应。

2

肺俞穴

立秋要开启「养肺」模式,按摩4个穴位

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除了舒缓穴位周围的颈项拘急、肩背痛之外,还可以改善如咳嗽、气喘、感冒等肺系疾患

按摩方法:

❶ 肺俞与大椎穴距离较近,可参考大椎穴的第❷种方法进行按摩,共同烤灯;

叩击法:取坐位,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手握空拳,轻扣肺俞数十下,同时抬手用掌从两侧背部由上至下轻拍,持续约10分钟。

3

迎香穴

立秋要开启「养肺」模式,按摩4个穴位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功效:疏散风热、通利鼻窍,是治疗各种鼻部疾病的要穴;疏面齿风邪,治疗各种颜面疾病

按摩方法: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点按鼻翼两侧迎香穴20次;早晚各做1-2组。

4

关元穴

立秋要开启「养肺」模式,按摩4个穴位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功效:培元固本、回阳固脱。秋季常按摩关元穴,可收敛人体阳气,还有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之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