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宣傳和宣傳背後的故事

你多久沒看到菲律賓的新聞了?很久了吧。

你多久沒看到伊拉克的新聞了?也很久了吧。

所以菲律賓究竟發生了什麼?

如果你還有一點點注意就記得當年西方媒體大幅度譴責杜特爾特關於打擊毒販以及ISIS的事情,這並不意外,我知道在西方吸食大麻似乎是一個平常時間,但是實際上菲律賓最近發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伊斯蘭國在菲律賓的叛亂組織已經被平頂了,鄉親們可以回家了。

但是原先被ISIS糟蹋的一塌糊塗的菲律賓是需要重建的,在重建菲律賓被ISIS禍害的這一塊,菲律賓需要中國的投資,中國的基建,因此杜特爾特說了

西方宣傳和宣傳背後的故事

我想大家也一定可以非常清楚明白的知道,杜特爾特真的是需要中國,不是因為中國自詡為人類的救星,而僅僅是因為菲律賓需要基建,需要中國的基建公司,需要中國的投資公司來改善菲律賓的投資環境以及基建,我們能夠想得到,由此杜特爾特在說出

西方宣傳和宣傳背後的故事

西方宣傳和宣傳背後的故事

我不會覺得杜特爾特是壞人,他是一個菲律賓總統,他為了菲律賓的事業,為了菲律賓人民的幸福,希望有外國投資者來改善菲律賓人民的收入,改善菲律賓的基建情況,在這個前提下對中國說好話,我認為是完全可以理解,完全可以被期待的,畢竟我們也是從非常貧困的國家一路走過來的,我們不會滿世界大喊是中國要解放全人類,對吧。

然而中國的投資在全世界被視為壞人,“新殖民主義者”。

西方的宣傳巧妙就巧妙在他不是完全說謊話,他只是選擇性的報道一部分所謂的“事實”,新殖民主義,呵呵,讓我們看一下前段時間被特朗普開除耳朵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非洲的故事,蒂勒森在非洲演講, 抨擊中國是“新殖民主義”這個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蒂勒森還沒回國就突然得知被特朗普開除了,但是我今天說的不是這個故事,我說的是當蒂勒森說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的時候,在現場發生了什麼?

這一點,西方媒體從來沒說。

而實際上,在面對記者的時候,當時的非盟委員會主席就在和蒂勒森當面的時候,毫不留情的駁斥蒂勒森,非盟主席說:

我認為非洲國家很成熟,會以自己的意願衡量和任何國家的合作,並不存在什麼壟斷獨佔的現象

然而這段就沒西方媒體有意識無意識的被忽略了。

中非之間的貿易,簡單的說是中國為了尋求更多的客戶,更多的銷售網絡對於各國進行的基建投資,同時中國從非洲國家購買石油和礦石,這毫不奇怪,中國在印度也購買鐵礦石,在澳大利亞也購買各式各樣的礦石比如銅礦,在這些國家從未聽說過所謂的“新殖民主義”的說法,而完全一模一樣的購買手段,在非洲,則是“新殖民主義”。

我並不認為西方媒體不懂這個,實際上他們非常清楚其中的區別,正如同今天的《紐約時報》所說的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問題時候說到

在北京,一個敏感的問題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命運。該計劃一直是特朗普政府抱怨的焦點。它會提供補貼和貸款,幫助中國企業收購外國競爭對手、發展先進技術並在替代能源、機器人、電信和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 但這些擔憂並沒有轉化為在特朗普的威脅下放棄《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意願。 “我認為中國不會在《中國製造2025》上妥協,”位於北京的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達巍說。“這是競爭的核心。” ……

但自從中國官方拒絕了美國廢除《中國製造2025》的要求後,談判就陷入停滯。中國的一名發言人週四表示,雙方沒有進行實際的貿易談判。

無論2025就計劃如何,它本質上是一個提升中國價值鏈的計劃,也就是說這個計劃不是說去屠殺猶太人,不涉及到什麼種族歧視,不是為了攻打某個國家所做出的戰爭計劃,它是一個百分之百的純粹的內政問題,它僅僅涉及到的是中國提升價值鏈的問題,如此而已。

而且實際上西方媒體都知道,但是他們報道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動不動就扯到中美貿易順差和逆差的問題,實際上順差和逆差僅僅是因為國際分工的問題------就如同美國的IPHONE X出售到美國,上面印有made in china,算成中美貿易順差,那麼請問,中國從這筆蘋果手機的交易賺到多少?3%不到,那麼更多的利潤,例如說蘋果公司的利潤,例如說為蘋果手機提供零部件的韓國公司,日本公司賺的更多,為什麼美國不說?

這區區3%的能幹什麼?無非是中國作為最後一步的組裝而已,美國人真的那麼希望得到組裝蘋果手機的工作麼?這意味著在美國建立產業園,意味著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必須背井離鄉來到產業園工作,意味著他們必須超時去加班。

道理很簡單,作為電子產品,3月份的IPHONE X和10月份的IPHONE X在指標上百分之百的一樣,僅僅是因為月份不同導致差價不小,那麼蘋果公司就算能承受中美工人的工資差價,它能承受由於生產時間帶來的差價嗎?

不能。

可是如此簡單的道理,我三言兩語就說完了,你見過幾個外媒報道過?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不報道,它們就是不願意報道。

關於中國經濟開放的問題,關於中國公司購買他國品牌的問題在外國炒的沸沸揚揚,可是當年開放的時候,大家還記得不記得樂百氏純淨水?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小護士護膚品,大家還記得不記得美加淨,中華牙膏,孩兒面,北冰洋,舒而美,華豐方便麵,熊貓洗衣粉,活力28洗衣粉,太太樂雞精,三笑牙刷,絲寶集團,西安楊森……

都忘記了吧,比如說活力28

活力28的1:4的廣告是在CCTV播放的,產銷在中國多年位居全國首位,然而在和德國邦特色公司合資後,德方未兌現洗衣粉產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諾,“活力28”逐漸淡出市場。

是的,就這麼結束了。

美加淨當年被美國莊臣拿到商標後,作價1200萬元,而當1994年上海家化以5億元把美加淨品牌購回,僅僅這個一來一去,你可以看見,美國莊臣賺了多少錢。

我不想去煽動民族情緒,我只是客觀的告訴大家,當年一大批民族品牌破滅的時候,這些外資在中國的所作所為,只不過很少人去煽動民眾切反對他,在這次中美貿易戰中,有外媒幸災樂禍的表示,如果中國禁止美國的豬肉進口,將是中國的一大損失,因為美國的豬肉品牌是被雙匯併購了,中國禁止實際上是雙匯的損失,而毫無疑問,雙匯是中國企業。

而實際上早在2006年,漯河市政府將雙彙集團作價10億人民幣掛牌出售全部股份,而後,高盛集團和鼎暉投資合資投資公司羅斯克特以20億人民幣收購全部股份,其中,高盛佔51%,鼎暉投資佔49%,如果你硬說這是“中國企業”,我也無話可說。

  1. 外媒第一,外媒是不會說謊的。
  2. 如果外媒說謊,請看第一條

然而可惜的是,外媒的謊言並沒有阻攔類似於埃塞俄比亞之類的國家繼續吸引中國投資,並且引發非洲一大堆國家的豔羨---------近十年來埃塞可是以平均8%的GPD成長率的,以一個腦子不至於太過於弱智的正常政府都會認定埃塞做的是對的----------就是對了別問為什麼,你給我8%的成長率,我也覺得好的不能再好。

誰不是夢想有8%這麼高的成長率,如果在2000年前,在中國資本沒有進入非洲的時候,非洲的成長率能到8%,哪還有中國的事?

可惜沒有,就是沒有。

今天中國和非洲之間的貿易在quora被不少白種人說成是掠奪非洲資源,我除了呵呵實在找不到第二種想法,實際上美國人,尤其是蒂勒森在指責中國搞新殖民主義的時候,完完全全有一個非常簡單且可靠的辦法來防止中國搞新殖民主義,並且以美國的國力完全做得到,那就是:

由美國人提供資金和基建來保證非洲的現代。

而且中國從頭至尾並沒有去阻礙美國人,歐洲人來非洲搞投資,特別的是,尤其是在東歐各國,儘管德國人一直指責中國人在破壞所謂的“一個歐洲”政策,但是中國對東歐的投入,簡單的說,那是你們歐洲人的事情,難道你們德國人不是更應該關注歐洲人嗎?畢竟你們德國在歐洲,為什麼德國人不願意花一筆小錢拉重振類似於塞爾維亞,波蘭之類國家的基建呢?

要知道中國也就投入了區區200億美元而已。

然而德國就是不願意。我相信大家已經會很驚訝的發現,這幾個月都沒看到德國的消息了---------------是的,德國人又一次躲在歐盟的旗幟下,但凡有好處的時候,德國人就會出來大叫大嚷,但凡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德國人跑的比誰都快,沒有當大哥的責任,卻想要享受當大哥的好處,這種國家希望來領導歐盟。

我除了呵呵,不知道該說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