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的愛,離不開柴米油鹽

公元1068年。

大宋都城,開封。

一條新聞,刷爆了帝都人民的朋友圈:《男神蘇東坡再婚了,對象居然是……》

粉絲們看了,紛紛搖頭嘆息。

相比前任王弗——與男神強強聯手的奇女子(蘇東坡:我這位夫人,與眾不同),這位第二任夫人,實在是太,太,太過普通了。

她不會寫詩,不會唱流行歌,也沒什麼見識……可以說,分分鐘被前任輾壓。

一個是男神,一個是土妞。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把黃藥師和傻姑配一起,你覺得搭嗎?

蘇東坡與王閏之的cp組合,剛一上市,就呈現低開的局面。

這位土土的王閏之小姐,一開始也確實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竟會嫁給男神。

那個時候,她還不叫王閏之,叫王二十七娘,因為在家排行第27。

27姑娘和東坡是四川老鄉,比他小11歲,是一位非常樸實的鄉野妹子,平日,朋友圈的畫風基本上是這樣的:

“去年種的桑樹,今年長得很給力,蠶寶寶們有口福啦!”“今天上山採茶了,曬成狗,不過寶寶感覺很充實,哪個大V說過,‘勞動人民最光榮’,耶——”

在她忙著採桑炒茶的時候,蘇東坡在幹什麼呢?

東坡已經走出了大山,站在帝國的都城裡,享受著汴京的十里春風、粉絲的熱情歡呼。

他是文壇盟主的親傳弟子,國家領導人“內定”的下一任宰相,雖然目前官職不高,但已進入重點培養序列。

27姑娘與東坡之間,隔著10000個小編。

好在,兩人還是有交集的——堂姐王弗。換句話說,27姑娘應該稱東坡一聲:“堂姐夫。”

大V蘇東坡的手機微信群裡,也有類似“相親相愛一家人”“永遠的家”這樣的群。

27姑娘,在群裡默默地潛著水,仰望著姐夫每一次空降,所引發的轟動效應。​

圈子不同,不必強融,即便身處同一個群。

一晃到了18歲,爹媽準備幫她說親。

不出意外,她會嫁給一位同樣淳樸的四川小夥子,你耕田來我織布,在岷江綠如藍的江水畔,踏踏實實地過一輩子。

但,就在這個時候,家裡出了一件大事:堂姐王弗逝世了。

禍不單行,第二年,姐夫的爸爸也走了。

姐夫回到四川老家,面色很憔悴,身後跟著一個小屁孩,成天哭嚷著找媽媽。

大人只顧自己傷心,娃不能沒人照顧啊。

蘇、王兩家一合計,解決方案出來了。

王爸爸一臉嚴肅地問:“27啊,你不是從小就崇拜姐夫嘛,要不,你去照顧堂姐的娃?”

27姑娘懵了三秒,漲紅著臉,結結巴巴地說道:“我、我、我想想……應該……沒問……”

王爸爸一個爆栗子敲過來:“不是來徵求你意見,只是來通知你。”

27姑娘揉了揉腦瓜子,心裡的感覺有些複雜,茫然,擔憂,可能還有一絲淡淡的甜蜜。

——姐夫娶小姨子,在現代人看來,情感上有些膈應,但在宋朝,算是一件比較稀鬆平常的事。

隨便舉幾個例子。力壓歐陽修、勇奪狀元桂冠的大牛人王拱辰,娶了宰相薛奎的三小姐,不久,三小姐去世,他又續娶了薛家的五小姐;又比如,連中三元的超級學霸王曾,先、後娶了宰相李沆家的兩位千金……

姐夫“偏愛”小姨子(尤其是士大夫階層),可能有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由小姨子來照顧前妻留下的寶寶,相對更靠譜,畢竟是姐妹,血濃於水,總比找外人當後媽來的強。

第二,有助於維繫兩個家族之間的血脈關係。在宋朝,進士女婿很搶手,老丈人好不容易搶了一個今日狀元、政壇新星迴家,沒幾年女兒去世了,女婿要是另娶別家姑娘,兩家的關係豈不就斷了?沉沒成本有點大。

第三,嫁娶雙方對彼此已經有充分的瞭解,可以省去許多信息成本。

聽上去像交易,太過理性,一點都不浪漫。

或者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是王弗離世、6歲的幼子無人照料,“男神太太”的身份,無論如何也輪不到27姑娘。

等到東坡服孝期滿、27姑娘正式出嫁的時候,她已經21歲了。

按照權威人物司馬光的說法“男不過三十,女不過二十,過則失時矣”,她是個名副其實的老姑娘。

老姑娘跟著老公,帶著拖油瓶,離開四川大山,前往繁華的帝都。

婚姻生活,除了有一個不怎麼浪漫的開端,她還面臨著一系列現實的挑戰——

首先,前任王弗不是一般女人,學識豐富,見解過人,江湖人稱“行走的百科全書”。

相比起來,她擅長的領域顯得有點鄉土氣息,咳,採桑養蠶瞭解一下?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怪只怪,前任太膩害。

其次,男神老公愛好廣泛,精力旺盛,打交道的不僅有詩人、官員,還有和尚、道士、妓女……

這都是些什麼鬼?

從大山裡走出來、沒讀過什麼書的27姑娘,有點像劉姥姥進大觀園,搞不清楚狀況,既不敢問,也不知道該怎麼問,總不能說:“官人,那個,今天陪你們喝酒的蛇精臉小姐姐,唱的是個……啥?”

此外,她還面臨著一個自古以來就不斷困擾人類的哲學問題:如何當好一個後媽?

翻遍公眾號文章,除了收穫一堆負能量,還是負能量。

——這個婚,指不定哪天就會flop。

男神的愛,離不開柴米油鹽

東坡本人,估計一開始也沒太把27姑娘當回事兒。畢竟,精神層面上沒有共同語言,很難在一開始就引發興趣。

但,隨著時間慢慢推移,事情的發展卻超出了他的預期。

男神也是人。

風花雪月代替不了一日三餐,肚子餓了要吃飯,衣服髒了要有人洗,熊孩子病了,要有人照顧。

飲食男女,才是天經地義。

而在27姑娘的身上,恰好有一個尋常大家閨秀難以比擬的優勢:生活經驗豐富,能吃苦,會照顧人。

這個優勢,在一般情況下可能沒有太多發揮餘地,但在蘇東坡起起落落的仕宦生涯中,就顯得格外有能量,格外寶貴。

我們都知道,男神蘇東坡不走尋常路,畫風很清奇。別人是官越做越大,他是越做越“不靠譜”,從京城變成地方官,從重點培養對象變成“亂說話”的刺頭。

結婚後,基本沒在一個地方超過三年。

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一不小心還蹲了大牢,差點翹辮子。

出獄後,被流放到當時的蠻荒之地,湖北黃州。

一大家子人,可憐兮兮地呆在窮鄉僻壤,坐吃山空。

“我生無田食破硯,爾來硯枯磨不出”

東坡擅長的是寫字,吃飯靠的是讀者父母們的打賞,現在公眾號被禁言了,收入來源被切斷了,家裡沒米,娃餓的哇哇叫,怎麼辦?

東坡撓撓腦袋:“不如,我們種田?”

27姑娘第一個舉手:“官人,我支持你!”

夫妻倆行動力都很強,說幹就幹。

工作量有多大?

不是我們城裡人週末去郊區“摘摘草莓”“體驗體驗生活”,而是一片……五十畝的荒地。

不但要開荒,還要自己種糧食、種菜、蓋房子、築水壩、修渠道、織布,農作物的品種還特別多,有水稻、麥子、桑樹、棗樹、栗子、橘樹……

也多虧了27姑娘從小鍛鍊,體質好,農活經驗又豐富,上山下鄉都能hold住——換一個嬌滴滴的京城白富美試試看?可能連小麥和水稻都分不清楚。

有一天,家裡的水牛病了,奄奄一息。

牛醫診脈後,兩手一攤,通知家屬準備後事。

27姑娘大吼一聲:“刀下留牛——”

她怒懟牛醫:“小黑只不過是發豆斑瘡了,熬點青蒿粥,喝了就好。你會不會看病?醫師資格證拿到沒?在哪家醫院上班……”

當時,東坡估計被唬的一愣一愣的,懵了三秒,回過神來,怒讚一聲:“靠,我老婆真牛掰!”

事後,越想越得瑟,覺得必須要發個朋友圈,還專門@了好基友章惇,口是心非地嚷道:“哎呀,就這麼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讓你見笑啦……”

又一次,朋友來了,家裡窮得拿不出酒招待,東坡悶悶不樂,詩不想寫了,文章也不想更新了。

27姑娘淡定地起身,進屋轉了一圈。

進去時,兩手空空,出來時,手上就多了一罈美酒,比田螺姑娘還要神。

東坡又驚又喜。

她半喜半嗔:“誰叫你平時管不住自己的嘴啊。多虧我留了個心眼,順手藏了一罈,你看,今天派上用場了吧。”

不要小看這壇酒。

它催生了中國文學史上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前赤壁賦》的姊妹篇,《後赤壁賦》。

後來,東坡在總結自己的黃州流放生涯時,說了這樣一句話:“雖勞苦卻亦有味”。

我覺得,在“有味”這塊軍功章上,應該有27姑娘的一半。

除了不怕苦、不怕累、和老公風雨同舟,27姑娘還完成了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一個好後媽。

三個兒子,大兒子蘇邁是第一任夫人王弗所生。

身為繼母,27姑娘有沒有搞過差別待遇?

應該沒有。

直接證據是:她過生日的時候,東坡特地寫了一首情歌《蝶戀花》,裡面用到了一個典故“三個明珠,膝上王文度”。

王文度是東晉的一位大臣,王爸爸特別喜歡他,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討論事情的時候,常把他抱在自己膝蓋上。後世就用“膝上王文度”來形容父母對子女的疼愛。

東坡這麼說,就代表官方蓋過章了:老婆對三個兒子,都很疼愛,都像掌上明珠一樣寵著。

間接證據是:長子蘇邁在親孃去世後,從老家到京城,再從杭州到密州,都和老爸、繼母生活在一起,23歲就考中了進士。如果家庭環境不好,繼母頻頻作妖,成才之路恐怕不會這麼順當。

另外,一些生活小細節,也能看出27姑娘是一位賢妻良母。

某年臘八節,要煮臘八粥,要幫12歲的大兒子縫製新衣,要給剛斷奶的小兒子做輔食,還要給下人們打賞……

府裡一堆的事,東坡倒好,丟下老婆孩子,出門了。

去哪兒?西湖孤山。

去幹什麼?找兩個和尚聊天。

聊的事情很重要?只是為了嗨皮一下。

不是我黑他,人家自己在詩裡就是這麼說的(《臘日遊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下人們都看不下去了,催著老爺早點回家,他還磨磨嘰嘰的,一步三回頭。

要是沒有能幹的27姑娘一手搞定府裡大小事,東坡還能瀟灑地遊山玩水、寫詩唱歌?

27姑娘為家庭付出了許多,東坡記得她的好。

為了表達尊重與愛意,他寫詩,把她比作孟光,漢朝一位非常賢良的人妻;又說,自己比漢代的才子馮敬通有福,因為馮妻愛吃醋愛發火,搞的馮大才子的家庭生活一團糟。

他讚揚她大方,不像酒鬼劉伶的老婆,經常剋扣老公的酒錢。這一點尤其重要,要是沒酒喝了,東坡那一肚子的才華,只怕不太容易發揮。

此外,他還做了一件事。

不是送花送鑽戒,也不是買房買車。

詩人的思路總是格外清奇——他為她取了一個名字,閏之。

新名字暗含小心機。

她出生在閏正月,“閏”字有紀念意義;她是續絃,而“閏”字本身有增加的意思,可以說一語雙關。

王27娘,終於變成了王閏之。

不要小看這個變化。浩瀚史料中,僅有極少一部分女性有正式名字,多的只是面目模糊的楊氏、王氏、李氏……

就連唐太宗的女人、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后,我們也只知道一代賢后複姓長孫,對她的閨名卻一無所知。

王閏之三個字,一下子讓她從千千萬萬個“王氏”中脫穎而出,形象變得鮮活,可愛。

“土妞”閏之與“男神”東坡,相伴25載,四分之一個世紀。

那些年,他們一起風雨兼程,走過大半個中國,一起擔驚受怕,時刻擔心小命不保,一起開荒種田,一起燒東坡肉,一起兩鬢斑白,慢慢變老……

可能他們自己也沒想到,一開始畫風不搭的婚姻,硬是走出了一條低開高走的漂亮曲線。

這條曲線的背後,有東坡的尊重、愛護,也有閏之的淳樸善良、默默奉獻。

有時候我會想,相濡以沫,到底是不是愛?

可能,當事人的感受,最有說服力。

閏之逝世後,東坡毫不掩飾自己的悲痛。

他說,自己哭得“淚盡目幹”。

他說,從今往後,再也沒有人站在家門口,翹首以盼,等待自己回家。

他還說,這輩子虧欠她太多,要與她生死與共,合葬在一處。

或許可以這樣看,有的愛,是勢均力敵,例如東坡與王弗;有的愛,是柴米油鹽,例如東坡與閏之。

很難說哪個更好。

只能說,她們是在不同階段,那個最對的人。

正如東坡在詩中對閏之的稱呼:“老妻”。

“老妻勸兒痴”、“身後牛衣愧老妻”、“老妻猶解接黑牡丹”……

每當我讀到這樣的詩句,會忍不住輕輕一笑,透過這個一點也不浪漫的字眼,似乎能看到,他們平凡而又溫暖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