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河南高考调包案,可能只是一场骗局”这篇文章?

行摄青年


事已至此,不能草草收场,希望能够彻查到底,公布真相。如果是学生在撒谎,那么他也要为自己的谎言付出代价,如果是另一种原因,更应该给大众一个交代。

“河南高考调包案,可能只是一场骗局”这个观点不是刚刚出来的,因为之前就有类似的案例。

2013年,考生杨某某曾向媒体反映高考分数被调包从而引起舆论轰动。为澄清事实,福建省考试院向18家媒体公开了杨某某全部4科的高考答卷原件。最终证明,是她在撒谎。估计是撒谎太专注了,杨某某几乎连自己都欺骗了。杨某某出神入化的演技,简直可以斩获奥斯卡了。而她的家长自然选择了相信孩子,最终成为了一出闹剧。

不得不说,考试一次考砸了还有第二次机会,如果诚信丢失了,人生将很难有起色。

今天,河南招办给出的这份公开信貌似证明了其中一个考生的笔迹鉴定完毕,证明这些答题卡笔迹一致,成绩也准确无误。

但是抬起头却是“致全省招生考试战线同志们的一封信”,明显不是给我们大众看的。


也是啊,这事情很简单啊,是谁在说谎,把那几位考生的原试卷公布一下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这样大动干戈呢?学人家福建省之前的应对方法,开诚布公自然真相大白啊。

明明有最简单实用的渠道,却偏偏选了最复杂的方法,就算没有问题,也容易让大家产生疑问。

目前,高考仍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渠道之一,而且是最公平的。我们必须保守这个底线,既然大众有质疑,就应该给出正面答疑。

而现在,只需要把原考卷公开,就可以水落石出了。


夜雨如书


从六号新闻爆出来到今天,学习考研帮一直在关注事件的进展,昨天河南招生办公室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信中明确提到经过规定程序查询四位考生的答题卡,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已经将情况反馈给考生及家长。但是由于考生已经报案,有关部门也立案调查,所以最终结果会在调查结束后公布。



公开信一出,一时间又将此事推向高潮,看了很多观点言论,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的说法。

第一,如此复杂的答题卡掉包事件不符合常理,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四位考生的学业水平成绩加上招生办公室的调查结果,很多人推测是学生撒了慌,故意导了这样一出戏。如果真是这样,就有点细思恐极,家长作为公职人员要实名举报之前,他们之间不可能不沟通,所以难以判断。



第二,可能真实存在某种黑幕和舞弊情况,但是在如此严格的程度监察下,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不好判断。如果真是这样,又会引发轩然大波和舆论关注,想想都觉得可怕。

作为旁观者来说,无法给出真实的判断。只是从心里特别希望真的是孩子不懂事,搞出了一场恶作剧。

高考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改变普通人命运的方式,如果真的有黑幕存在,那就真的不可理喻了。

对于此事,您的观点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分享,也希望有关部门及时更新调查动态,给社会也给高考一个真实的结果。

学习考研帮


这件事情很敏感,我觉得在正式结论出来前大家都不要自己下定论,说实话,事情真的匪夷所思,成绩冒名顶替可能会有,那是最后结果,结果作假相对容易,过程作假代价会高很多。但家长给的证据有很充实,所以是谜团,还需要权威证实。

其实查明事实很简单,除了那个笔迹鉴定需要公安部门专业鉴定,其它的把原始卷子重新检查一下就能得出结论,完全不需要这么久。

权威部门公布结果的时候,从打消公众疑虑和维护自身公信力的角度来说,最好把原始试卷全部公布出来,阳光下没有弄虚作假。

我来预测一下大概的结果,两种情况,三个结果。

第一种情况:学生自己考的不好撒谎了。

结果一: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种情况:试卷确实被掉包。

结果二:更多的学生开始质疑,河南这届高考彻底崩溃。

结果三:和学生家长私下达成协议,学生承认撒谎,但安排学生到一个基本不错的大学。


到底用什么名字能通过


昨天刷头条,突然一条“河南高考调包案”映入我的眼帘,看了整篇文章之后,我感到非常气氛,高考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关乎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甚至是一个家庭的未来。突然出现如此不公的现象,真的让人气愤。

但是今天中午再次刷到这条新闻的时候,事情却惊人的发生了反转,原来大家都以为的“调包案”在官媒的澄清下,让很多人都以为这从头到尾都是一场闹剧,而闹剧的始作俑者或者说背后黑手很有可能是几位学生的家长。当时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对于这件事情,我还没有彻底倒向哪一边,后来为了了解更多的真相,我又去知乎专门搜索了关于此次事件的回答,这一查才发现事情绝不是那么简单。

群众对于这次事件的关注点和疑点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考作为全国性考试,保密性是最高级,并且高考作弊或者徇私舞弊是要入刑的,仅仅因为帮别人调包试卷而铤而走险,风险是远远大于收益的。

第二、为什么90万考生只有这4位考生试卷有问题,而其他的却没有反映出来?这不免让人以为是家长和学生的故弄玄虚。

第三、从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最新审核结果来看,四位学生在学考中的成绩并不理想,只有一个学生得了A,其余3位学生均为B或C,甚至一位学生去年高考只有200多分,因此与今年高考成绩并不冲突!


然而,除了这些疑点证明是学生和家长的骗局之外,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这里面其他的疑点,我将一些线索提供如下:

第一、涉案学生苏某所在的高中是郑州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郑州一中,由于我是外省人对于郑州不是很了解,但是通过一些论坛发帖和郑州一中学生了解到,郑州一中是当地一所非常有名的中学,一本率都在88%以上,90%以上都是本科升学率,在这样一所高中就读,怎么可能就考300多分呢?更何况作为认识苏某的一些校友同学的证实,她绝对是有实力的。

第二、苏某平时成绩并非如网上谣传一样属于作弊的差生,在参加高考之前就曾获得过北京师范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虽然只过了初试,但是实力依然不容小觑。高考只考300分,显然落差太大了。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第三、此次事件实名举报者当中,有2位还是公职人员,并且还是政法机关工作人员,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吗?为什么还要冒如此大的风险去实名举报呢?能够在这些机关单位混到现在的,基本上情商和智商都是高手了,怎么可能拿自己的前途去和别人冒险呢?

第四、“河南省高考调包案”并非今年的个案和首例,据很多网友回忆自己当年的高考经历,他们也都表示河南一直存在高考替考和调包事件,并且这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因此,我们很有理由相信,这一次的案件绝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


综合以上所有的疑点,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静待有关部门的合理审查,还公众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

在这一次案件之前的“毒疫苗”事件已经让国人对医疗产生极大的怀疑,而这一起高考案,又是对国民教育的一次重大挑战,此事如果不能彻查到底,还公众一个交代,恐怕对政府的公信力会有巨大的损伤了!


胶卷记忆


确实是有骗局的可能,毕竟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前几年福建就上演过考生认为自己的考卷被掉包的情况,后来福建考试院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特意举行了媒体公开会,在10多家媒体的关注之下将其原始四科试卷全部公开,结果证明是考生自己在说谎。

▲答题卡座位号根据家长所说由05写成了06。

官方辟谣的文章说经过调查,答题卡,二维码以及笔迹都没有问题,可为什么不能学习福建这样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非要左一遍右一遍发表声明,却不真正的去公开,搞的我们老百姓怀疑越来越深。

▲河南省招生办关于答题卡掉包的回应。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家河南招生办压根就身正不怕影子斜,可能人家通过调查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对这几位家长已经不理不睬了,所以发布一个公告就拉到了。

具体的真相,相信只有公开原始卷子并对字迹进行鉴定才有可能真相大白,不然这种猜疑将会一直伴随着今年招生结束。

▲答题卡考号涂改严重。

事件从发生到现在以来,有呈发酵的趋势,很多人在网上都发表言论称自己当年也怀疑分数被改,并言之凿凿说自己的学习成绩如何如何,考试估分如何如何,结果和差距很大之类的话。其实我认为,事情到了现在的程度,一定要给围观的群众一个真相,不然始终是一根刺,扎在以后考生的心里。

期待有关部门尽快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让我们老百姓心安。毕竟对于普通老百姓还有山区的孩子们来说,高考是唯一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

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兽医新同学


目前,河南答题卡调包门事件如果搞新闻排名,肯定排在第一位。因为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他涉及的是全国千家万户家庭,说涉及每个家庭也不为过,只是早晚而已。

所以关注度特别高,因此也就出现不同说法也很正常,各种说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专业看待研究,也就更说明大家都急于知道事情真相的迫切心情。

分析归分析,研究归研究,在河南省纪委和监委的最后结论没出来前,谁也不要根据自己推论妄下结论,尽管当事者之一省考试院已经发布说,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没有一点违规,但毕竟不是作为监督的纪委和监委的第三方结论。

作为公众号“萧七的剑”作者认为高考调包案是一场骗局,从他专业角度出发自有他的道理,但不能就此肯定说是一场骗局

如果是小学生时期,家长有可能不会在注意和在意,特别是农村家长,忙于干活,更不会注意。而如果是高中时期,那平时考试成绩家长都会在意,特别是县城和市里的家长,条件好的家长更会注意,平时的家长会,学生即使想欺骗家长都不可能。所以说当事者家长应该都会对孩子平时考试成绩有大概了解,所以才会出现二三百分的差距时才会急于通过关系了解真相,并实名举报,特别是检察官更是知道无中生有和诽谤的后果。

所以我们现在都静候河南省纪委和监委的最后结论,在纪委和监委的官方结论没出来前,我们谁也不要再多说什么了,以免形成错误的结论和舆论影响,对查案和社会影响都不好。

真相很快浮出水面,让我们耐心等待!


醉美邯郸


我看了那篇文章,然后仔细思考了一下,一开始我对于这件事也是义愤填膺,但是冷静下来再思考一下,感觉有些地方是说不通的。我现在给大家梳理一下:

关于苏先生的女儿:

他女儿的分数在这四个孩子里面是最高的,平常模拟都是600多分,但是高考分出来是300多分。苏先生说作文题目和内容不是自己家孩子写的,而且他认为是有人模仿了他女儿的笔迹。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两篇作文,下面这张图是高考试题里面写的作文,之前曾有人说间隔距离大,这个是扫描件估计是因为框框,扫描上面没有框框,然后可以看出下面的图片字体左右前后都排列整齐,是应该写在框架里面的。

下面这张图片是苏先生的女儿自己手抄版本的,因为她女儿说自己的作文题目不是那个,而且内容也不一样,这是他女儿写的部分内容。我们可以从这两张图片里面看出,有些笔迹极其相似。比如不负年少这四个字,特别是那个不字和少字,简直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既然是模仿笔迹,那肯定是有些是模仿不像的。现在疑问来了:

1.别人为何要模仿他女儿的笔迹?她女儿平常也就是考600多分,这个分数勉强可以走个重点大学,为何不模仿能考650多分的人?

2.现在模仿一个人的笔迹有多难?现在不同于古代,大家都用毛笔字,小的时候写毛笔字也基本都是那几个书法家的。我们现在写字基本都是自由散漫的吧?可以这样说,随便找100个人出来写一段话,基本不会有人的笔迹是一样的。这个模仿笔迹根本说不通。

3.就算模仿笔迹是成立的,那么,在高考考场写一篇800字的作文用模仿笔迹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在高考考场这种极其严格的场景下,是否可以做到这种?如果真的可以做到,那还不如直接更换答题卡,更换名字更为简单。

4.如果想实现这种调包操作,至少涉及打通的人员估计不下20位,很多环境都需要打点打同。综合来说,成本太高,因为所换的人的成绩并不是很突出。

关于商丘的卢女士

卢女士介绍,女儿在商丘第二高级中学就读,“但学籍是永城市实验高中的”。她说,女儿平时的成绩都在550分左右,但最终的高考成绩只有243分。“语文97,数学32,外语50,理综64。”商丘永城的卢女士向新京报记者出示了4份写有女儿名字的试卷照片。

注意了,这两件事不是发生在同一个城市,也就是说,卢女士也认为自己的女儿考试成绩被调包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她女儿平时成绩只有550分,考试考了243分。这种情况在高考中会不会出现?其实,这种情况应该是常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常在学校模拟考试成绩都不错,但是高考也考的很差,属于发挥失常。

而吕卢女士认为自己女儿的答题卡被修改了,所以怀疑被调包了。而这个疑点在于:

1.她女儿平常成绩只有550分左右,就算高考考了这个分数,也无法进入重点大学。如果有人调包,这背的风险太大。

2.卢女士只关心答题卡的问题,却没有说她女儿自己估分估了多少,也没提供她女儿在学校历史成绩。是只有一次最高的550分还是每次都能达到550分?

而现在只有两名学生家长提供了相关的证据,其他两名家长没提供什么,只是持怀疑态度。而这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他们女儿的试卷和答题卡都调出来,鉴定笔迹,这样真相就大白了。

关于此事,您是如何看待的?欢迎留言评论说说您的看法。


保险岛岛主


近日河南4考生家长因怀疑答题卡被调包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毕竟河南是个高考大省,涉及到高考相关问题处理必须慎重,而河南省招办今天也给出了回复,确认答题卡并未调包!



而自媒体“萧七的剑”发表了题目为《河南高考调包案,可能是一场骗局》同样引发热议,给出的理由也让很多人信服!

事件背后的几点思考:

其一,纵观始末可能真的只是一场哗众取宠的骗局,毕竟谣言在自媒体时代传播很快,成本很低。但是对于高考作弊正如反驳文章分析一样成本太高!

而且这个事件切中了很多人的神经,尤其是公职人员身份,郑州一中名校,高考大省河南、高考公平等等都是非常容易被扩散的!

其二,伪装者可能存在我们身边,苏小妹平时成绩真实,高考估分600多,那么可最终的高考成绩确实可能有误,但这一切的前提都要建立在她的平时成绩是真实的,而且高考正常发挥!

其三,高考公平是个永远值得关注的命题,大家对此关注度很高恰恰是为了公平,作为一个河南人更能感受到大家对于高考公平的渴求,也希望相关部门在其他方面可以进一步保障公平,比如重点大学在河南招生计划,比如增加对河南高等教育的扶持等等。



谎言总有被拆穿的时刻,但是真相终会到来,这只是时间问题,希望尽快让大家看到真实的结果,让大家安心!


异扬说


河南高考调包这件事儿,本就是一场基于有意发泄而造成的闹剧。

如果真有人有这么大的势力能够撼动高考,其完全可以走点招,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这个事件从一开始就是家长的宣泄

家长为什么宣泄,因为他们觉得自家孩子平时600多分的成绩,为什么高考只有300多分?这一状况一定是考卷上出现了猫腻,他们根本你不相信孩子会考这么低的分数。

可事实上,虽然300分的差距可以作为一种小概率事件,因为很难发生,所以导致家长不信。但是,难道家长不考虑下,孩子真的没有问题吗?

要知道,太多学生在正规考试中,出现于常规考试明显不符的成绩,很多时候家长也只是理解为发挥失常。

而这些家长永远不去想,到底是不是因为监考变得更加严格,才导致诸如此类情况的出现?

从事件来看,无非就是家长的心理不平衡,一定要讨要一个说法。而高考本身却是非常严肃的,所以,才得到了如此广泛的热议。

其实,想要证明这件事儿很简单,只需要把考卷调出来公开就行。

但事已至此,恐怕最想要事件平息的人就是那些举报的家长。

再从替换考卷角度来说

高考是我们目前最公平的一种竞争方式,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健康还是疾病,都能够参加高考,并得到公平的待遇。

而大家知道要维护这种公平需要多少成本,甚至可以用数之不尽来描述。

在当前的环境里,想要掉试卷,需要涉及到监考、招办等等环节,还要需要解决保密措施。如果一个人如此之神通广大,为什么不直接买个点招?

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点招是什么,其实就是花钱买,这点大家也都认同。毕竟小比例的学生花大价钱上学,而这些钱用在正常考取的学生身上,这是一种很容易得到支持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相比来说,买点招可比买通这么多人容易多了,而且还要这些人冒着巨大的风险。

大家觉得这个事儿正常吗?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高考体系已经很完善了

参加过高考的人都明白,高考中大量的因素都是随机的,也就意味着想要买通的成本是否之高,同时还有点招、特招、单招等等方式,很多有能力的家长直接花钱找路子了。

更重要的是,替换考卷等同于在过程中买通,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不定性,成本也会很高。

而且笔迹那件事儿爆出后,如果调包是真的,也就涉及到定向替换,这样的操作难度恐怕会更大,成本将高到不可控。

所以,笔者认为:这件事儿是闹剧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真的有人又能力这样操作,也要找个成绩在一本线以上的考生才行,而四名号称被掉包的考生,只有一名成绩超过600分,其他三名均在520分到500分之间。

花这么大代价,冒这么大风险,至少也得奔着211去吧?


这件事儿其实涉及到以权谋私的可能性并不高,因为笔者实在没法理解,一个有如此能力的人,会选择更高成本的替换,而不是买一个点招。


小言詹詹


我给你们讲个我身边的故事吧,我是12级永城一高加强班学生,在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刘某,人品不好,每人和他玩,连和一块吃饭的都没有,每次考试都能考班级前五名,无论联考还是模考都考的很好,但我们和老师都知道他不诚实,每次高分都是作弊考的,而且从未被逮到。他怎么作弊呢,每次考试开始十分钟左右,2345助考网就开始出答案了,他就用手机抄,很尴尬有一次物理试卷有一大题数据错了,全校都没答出来,就他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一模一样,不言而喻,高考结束他考了350,全班都说你看到了刘标的成绩了吗?

这次事件有个永城的老乡,我从来不恶意揣测别人,但你们的学业水平测试大部分都是C,你们是三高的吧(没有侮辱三高的意思),高二成绩不好,平时考的好,解释不通啊!

还有为什么要换你们的答题卡呢,如果有换答题卡的能力,为什么不换一张新的好的,而且如果要换除了要换条形码,考生号什么的都要改,得不偿失。

不排除有换的可能,可在扫描答题卡之前就要判断谁的答题卡得分更高,在没有参考答案之前怎么看的出来。能调包的人肯定一手遮天,能一手遮天天的人不会冒这个风险,一旦泄露的话将会有成千上万人掉乌纱帽。

所以结果从一开始就出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