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ye提出的RSS责任敏感安全模型介绍

Mobileye提出的RSS责任敏感安全模型介绍

针对如何保证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问题,Mobileye提出了一种解决办法——RSS(Responsibility Sensitive Safety,责任敏感安全模型),意在将人类对于安全驾驶的理念和事故责任的划分转化成为数学模型和决策控制的参考参数。这里对Mobileye提出的RSS责任敏感安全模型进行一个简单介绍,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Mobileye提出的RSS责任敏感安全模型介绍

一、RSS模型的目标

  1. 自动驾驶汽车绝对不可以因为自身的原因引发碰撞或者事故。即自动驾驶汽车只可能被动卷入交通事故,且不会成为事故的责任方。
  2. 当一个潜在的风险是由别的车辆造成,并可能会产生交通事故的时候,无人驾驶汽车应采取恰当的应对方式,来避免这起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

为达到这一安全目标,Mobileye对人类驾驶中具有主观性的常识进行数学建模,确保自动驾驶汽车永远不会主动导致事故发生,这些常识包括:

  1. 不同驾驶场景下的安全距离(纵向安全距离和横向安全距离);
  2. 什么是危险情况;
  3. 什么是危险情况下的正确反应;
  4. 谁要对事故负责。

一旦定义了什么是危险情况,是什么导致了它,以及危险情况下的正确反应,就可以定义事故责任的划分,即在危险情况下没有采取正确反应的一方需要承担责任。

二、RSS模型的四个常识

针对不同的驾驶场景,RSS 根据人类驾驶的“常识”分别建立相应的“常识”规则,来定义什么是安全驾驶、危险情况、正确反应,以及如何界定事故责任方。RSS建立的四个常识模型包括:

1、与前车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即使前车突然急刹,本车也可以及时反应,避免碰撞

追尾不是前车的责任,后车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何谓安全距离?也就是在最恶劣的情况下仍可以避免碰撞的距离,这里“最恶劣的情况”是指前车以最大的减速度开始刹车,后车发现后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并在反应时间内仍以最大加速度前进,然后改成以最小刹车减速度刹车,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都可以避免碰撞,那么对于自动驾驶车辆而言就不再存在追尾前车的可能性。

Mobileye提出的RSS责任敏感安全模型介绍

为此Mobileye的研发人员提出了一个最小安全距离计算公式,这个公式里的参数和常数可以根据路况、天气、驾驶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的交通状况。

Mobileye提出的RSS责任敏感安全模型介绍

2、与侧方的车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当换道时,必须留个其他车足够的时间反应

因突然并线而导致的追尾,责任在实施并线的车辆。这在现阶段的交通法规中,也是这么定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动驾驶汽车就可以不作为,RSS模型认为,即使旁边车道的车辆突然插入了自动驾驶车辆的前方,只要有足够的距离进行刹车,自动驾驶汽车也必须进行刹车避免碰撞。

Mobileye提出的RSS责任敏感安全模型介绍

Mobileye提出的RSS责任敏感安全模型介绍

3、路权的享有原则:不争抢路权

如果某辆汽车违反了交通规则进入自动驾驶汽车拥有路权的道路,自动驾驶汽车不能由于自己的路权高,就不对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采取任何行动,否则要承担责任。

Mobileye提出的RSS责任敏感安全模型介绍

比如在十字路口,自动驾驶汽车在自己的车道上行驶,如果有其他车辆闯红灯,虽然自动驾驶汽车有优先权,但是也必须遵循灵活运用路权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碰撞。

4、注意自动驾驶汽车周边的盲区,避免因视野盲区引发交通事故。

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是小区,由于环境复杂,无法避免会有行人突然闯到行驶的自动驾驶汽车旁边,这种情况下,可设定车辆的行驶速度比行人更低,如此一来即便发生碰撞,也可以把撞击的伤害尽可能降到最低。

Mobileye提出的RSS责任敏感安全模型介绍

需要注意的是,RSS描述的不是驾驶策略,而是对驾驶策略的结果进行安全判定,通过这种种规则的设定,Mobileye希望将自动驾驶汽车打造成一个经验老道的人类“老司机”,这个“老司机”心中有一杆关于“安全”的秤,知道什么样的情形下该采取何种行为,来提前预防、及时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及在事故无法避免时,如何将伤亡降到最低。同时,保护OEM厂商的正当权益,避免受到来自社会或监管方不合理的责任分配。

另一方面,RSS在定义不同场景下的危险情况、正确反应、事故责任划分中,是基于人类驾驶员的常识,而非仅仅法律法规,因此目前Mobileye正在积极推广RSS模型,希望能在业界、政策制定者、学者等社会团体之间达成共识,促进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